古往今来最为感人的一篇祭文,作者自此之后无意在人间!

小龙文史哲 2023-01-18 19:24:01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然而苏东坡先生在此后也加了一句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之前作者在看《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当徐阶在回应陈洪的拉拢的时候,也说出了祭十二郎文中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祭十二郎文》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且打动了古往今来那么多的文人骚客。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韩愈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熟悉他的《师说》、《进学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先生赞扬他道:文起八代之衰。但是他却有一段非常凄惨的童年经历:

韩愈三岁时,他的父亲便逝世。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随后,韩会因受宰相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我们可以看到,韩愈自小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在文中写道:即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韩愈从小就和他的侄子相依为命,然而他的侄子却只比他小几岁,因此从中可以看到的更多是兄弟间的感情.然而韩家命运多舛,韩愈的几个长兄都早早地离开了人世,韩家只剩下他和他侄子两个男丁来继承香火,因此韩愈回忆起张嫂的叮嘱:韩氏两氏,惟此而已!说这话的时候韩愈年纪尚小,不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然而当他真正明白的时候,才知道嫂嫂的言语中是多么的悲伤。

随后韩愈长到了十九岁便去参加科举考试,过了几年终于考上了,也有了第一份工作,便急急忙忙的想把侄子接过来一起生活,然而人生多不如意事情,韩愈的事业颠沛流离,一直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他去当时的国都长安去寻找机会时,他的侄子便离他而去了,韩愈大感悲伤,一连几日都不能下笔写字,直到第七天才终于能平复心情来写这篇祭文.

韩愈在祭文中感慨道:自己年龄不到四十岁,眼睛就不好使了,头发也都发白了,牙齿也都松动了,想起来了自己家族的人都是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于是韩愈也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活着,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更为年轻的侄子去世了,而自己这一副病老之躯还能继续活着。因此韩愈很难相信这件事情,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甚至在文中写下了: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过不了多久就会跟着你一起死去了),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等等令人读来悲痛的句子.随后也埋怨了自己作为大人的不称职,没有照看好自己的侄子,只求今后能当个农民,把自己和侄子的儿子抚养成人,女儿嫁出去,也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了。

韩愈的这篇文章,作者也看了四五遍了,然而不同时期看到的感慨完全不一样,最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没有经历过亲人离世,读来也只是感慨韩愈的悲惨身世,然而当我经历了一些事情再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韩愈心中无法明说的悲痛和对人世间的绝望态度,也能与作者稍微有点共情了,甚至读来也会掉眼泪了。

伟大的文章就是这样,它所描绘的东西很简单,一份历经千年都不曾消退的人类真挚的情感,无论何时的人去读,都会被它所打动,因为它描绘的是人类的共情,伟大的灵魂与生命。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