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29岁男子发现颈动脉斑块,吃了3年他汀后脑梗,这是为何?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2-05 17:48:31

内容资料来源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2020年版),国家脑防委学术委员会编制,中国卒中学会发布。

2. 刘学立.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21, 13(4): 21-26.

3. 王晓杰. 脑梗死病因与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 53(12): 960-966.

颈动脉斑块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在各种危险因素的刺激下,造成的颈动脉内膜损伤,引起的脂质沉积、纤维斑块形成、斑块破裂等,由于颈动脉有Y型的分支,受到血流冲击作用,更加容易造成动脉内膜机械损伤形成斑块,严重时斑块可能会引起脑卒中风险,成为身体内不定时的炸弹。

29岁的浙江人黄鑫是一名程序员,经常熬夜加班,虽然还是二十几岁的年纪但是头发已经不剩多少了,脸色也蜡黄的可怕,看着跟三十五岁的人差不多的模样,根本看不出一点朝气。平日里喜欢抽烟喝酒,已经有好几年的吸烟史了,吃饭多数时间也是靠着外卖,长时间都是重油重盐的饮食结构,身体早就在无形中走向了下坡路。

2016年7月8日,他下班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吃完外卖就准备去洗漱睡觉。这时,后脑勺突然传来钝痛感,好像有人拿着重物一下又一下的敲击,疼的他脸色都开始发白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他轻车熟路的找到床头柜的止疼药,吃了两片后情况果然改善不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来到了一周后。15号下午,他实在是困得不行就点了一杯咖啡,刚喝没两口便觉得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沉重,双手不自觉地颤抖,怎么都停不下来。每多喝一口,就觉得疼痛多一分,只好把咖啡扔到一边,喝了一大杯水后才觉得舒畅一些。晚上下班往回走时,胸前区猛的刺痛一下,好像有一把利器穿透心脏,很快消失不见。

类似的情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时有发生,他慢慢的注意到无论是记忆力还是专注力,好像都跟不上节奏了,好几次他都忍不住质问自己,是不是已经不适合这个行业了?这个问题在体检报告上得到了回答。

其他同事的检查报告都显示没什么大碍,最多也就是几个结节,可是轮到他时,事情就没这么可观了。尤其是血压的情况,报告显示他的血压为163/103mmHg,他上网查了一下,自己这种情况属于2级高血压。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他连续三天在家监测血压变化,发现均超过了140/90mmHg,基本上高血压没跑了。

抽了一天空闲时间,他去医院复诊,并且说明了这些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方听完后点点头,随后说道:“你的确是高血压,而之前头疼、胸闷等情况其实都和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血管内长期的压力,人体也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异样,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身体已经出问题了,必须去医院好好看看。”

了解完这些情况后,黄鑫找医生开了一些药,吃了几天后情况慢慢的稳定了下来。陆续坚持了三个月的时间,血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基本上控制在148/93mmHg,虽然距离正常范围还有一段的距离,但是能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果已经是来之不易了。黄鑫也是这么想,按照这套法子,将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内都不是不可能的。

一年复一年,连续两年前往医院复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都算是不错,血压也发展的很平稳,没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对此,医生也颇感欣慰,每次都劝他要好好坚持下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明白这点后,黄鑫更是干劲十足,认为降血压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人算赶不上天算,时间来到第三年,意外也悄然而至。

6月15日晚上,他下完班回到家给自己煮了一碗泡面,吃完后还是觉得有些饿,起身又去冰箱找些吃的,这一来一回,忽然间就开始双腿发软,不受控制的跌坐在地上,看什么东西都有些犯迷糊,怎么费劲都瞧不清楚。这时,太阳穴两端也传来剧烈的疼痛感觉,很快就两眼一黑,失去意识彻底昏迷。

被送往医院时,他勉强清醒了一些,配合做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前壁可见大小约为9.2*3.2mm等回声斑块,CDFI显示,左侧颈总动脉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右侧颈动脉血流及频谐形态大致正常。头部ct扫描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可见大量斑点状少低密度灶。结合临床症状,考虑是急性脑梗死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受阻或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脑组织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脑动脉狭窄等原因引起,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长期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家属赶来时,手术还没有结束,等候在门外焦急的来回踱步,特别是黄鑫的母亲,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担心出个什么意外自己的儿子就回不来了。不幸中的万幸,这次手术非常的顺利,术后回到普通病房,母亲眼睛都哭肿了,看着医生走进来立马起身。

她急切地问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儿子之前确实有高血压,但是通过这么多年吃药,改善生活习惯等,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这些年复查也没听说有什么异常情况,这才过去多久的时间啊,情况怎么变成了这样?”

医生听着这话,心里纳闷的很,若真是家属说的那样,那么短期内确实是不会出现这些变故的。他仔细翻看了患者的病历本,也确实是没提示其他的异常情况。仔细询问用药习惯后,发现用法用量都没有异样,眼看着场面陷入了僵局,家属补充了一个细节,他有一份自制的健康食谱。

对此,医生顿时来了兴趣,了解后发现事情的真相就藏在这里!无奈道:“还是物质惹的祸啊!你儿子作为一名高血压患者,而且还长期服用硝苯地平降压药,怎么能能吃这三物呢,再好的血压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第一种,榴莲。虽然榴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但它也被称为热性食物,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控制体重,以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过量摄入高热量和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

此外,榴莲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虽然钾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但对于一些肾功能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过量的钾摄入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第二种,鸡汤。鸡汤通常被认为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但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其制作过程中的盐含量。很多人会在鸡汤中加入大量的盐或其他含钠调味品,而钠摄入过多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即使没有加入额外的盐,鸡肉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天然钠。

如果高血压患者过量饮用鸡汤,可能导致钠摄入超标,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鸡汤常有较高的脂肪,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控制脂肪摄入,以维持血管弹性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喝鸡汤需要更关注低盐、低脂饮食,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

第三种,浓茶。浓茶中含有较高的咖啡因,会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人感到精神兴奋,但这也可能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咖啡因敏感的高血压患者。

此外,浓茶中还含有草酸等成分,可能影响钙吸收,从而潜在影响骨骼健康。而且过量饮用浓茶还有可能导致失眠,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