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 王晓,《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心血管病学杂志,2019。
2. 李逍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诱因及其预防策略》,中国医学期刊,2020。
3. 赵云辉,《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18。
高血压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时间吃降压药,作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的典型代表,氨氯地平具有降压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等优势。它的药物半衰期达到了35-50小时,部分患者仅需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产生效果。但凡事总有例外,32岁的河北女子杨静,坚持服用氨氯地平来降血压,半年后前往医院复查,结局却惊呆了所有人!
杨静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从业也有十多年了,对学生始终都是认真负责,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外,还关注他们的个人生活,无论哪个学生找她寻求帮助,杨静都能第一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长时间的努力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只要是她带的班经常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受到了不少的表扬。
2018年,这一年她带的班级即将面临中考。这段时间她的压力也非常大,从早自习到晚自习,寸步不离的陪着这帮学生们。困得不行了才勉强趴桌子上打个盹。5月12日晚上,她正在办公室里批改卷子,看了没几张头却疼的厉害,太阳穴两端突突直跳,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好几根。她放下手里的东西,两只手用力的按压,试图缓解些许的疼痛。
晚上回到家,她觉得浑身都像是散架了一样,洗漱完就躺在了床上准备休息。奇怪的是,一沾上床便怎么都不想睡觉了,翻来覆去好一阵睡意全无。无奈只好起身找出平时服用的褪黑素,担心一粒不管用又多吃了两粒,这才勉强睡着觉。第二天起床,脑子里像是一团浆糊,昏昏沉沉的很是难受。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四天,多集中在晨起或者夜间。偶尔批阅作业或者讲题目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好像看不清楚东西了,所有的文字聚集在一块,很快又自行分散,恢复正常。差不多出现了三四次,到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视物模糊的时间也比之前更久。眼看着中考在即,她也顾不上请假,一拖再拖便拖到了中考后,这才不情不愿的来到了医院。
她一开始以为是眼睛出了问题,挂的眼科专家号。但是经过裂隙灯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后,发现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看着一堆的报告单,杨静刚想开口询问是怎么回事,对方却抢先一步说道:“你之前查过血压、血脂这些基础情况吗?”她茫然的摇摇头。见状,医生建议她去做这方面相关的检查。
按照对方的提示,她来到了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为其测量了血压,数值显示169/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结合她的症状表现,考虑为高血压患者。之前出现的头晕、头疼、失眠等,其实都和血压升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听完对方的解释,杨静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却换上了一幅担忧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医生,我这病是不是要吃很多的药啊,我看别的高血压患者都是一堆瓶瓶罐罐,而且一吃就是一辈子,这可怎么是好啊!”医生耐心安抚对方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只开了一盒氨氯地平,并交代了药物的使用方法。
离开医院后她不敢马虎大意,而是严格执行医嘱用药,面对医生提醒的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她一一记在心里,想着自己可不能再因为高血压的问题进医院了。趁着暑假的空挡,她天天在家里研究一些养生食谱,早晚各一次测量血压,稍微有哪天血压偏高了就紧张的不行,反之则高兴的不得了。一连过去了三个月时间,血压下降至149/94mmHg。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1月,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她每天起床都显得特别困难,动不动就感冒了,发烧、拉肚子、咳嗽等都是常有的事情,次数多了她也就习惯了。认为只是个小感冒不打紧。11号晚上,她回到家后好好地泡个脚,倒水时胸口突然针扎一样的疼痛,像是有一把利刃穿过。很快恢复如常。
她心里有些纳闷,担心是不是血压升高了,于是回房间测了一次血压,发现情况比他想的要号,显示148/92mmHg,并没有明显的波动。见状,她长舒一口气,想着自己还是太紧张了。一连几天时间过去,身体也没有发出其他异常的信号,渐渐的也就忘记了这回事。直到18号下午,她才意识到事情早就没有自己想的这么简单了。
那天她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堂数学考试,收卷时手突然不听使唤开始哆嗦,随着抖动的节奏愈发的频繁,她手里的东西全部落在了地上。人也不受控制的向一旁栽倒,脑袋磕上了桌角,发出巨大声响。门口的学生探出头来,发现老师已经倒在了地上,急忙招呼人往医院送。
送医后急行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心脏彩超提示未见器质性病变。测量血压发现已经达到了173/111mmHg。综合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考虑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绞痛。心绞痛通常发作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多表现为胸背部或者上腹部不适,导致心绞痛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高血压则是最常见的诱因。
长期血管高压,动脉内皮会受到持续的损伤。内皮损伤后,动脉壁变得更加脆弱并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即脂质、胆固醇及其他成分在动脉壁的堆积,最终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的存在可以导致血管的狭窄与硬化,降低血液流通的效率。
醒来后,杨静还有些不知所措,得知事情的经过后更加困惑,不解的问道:“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近期血压控制的挺好的,为什么还发展到了这一步呢?”医生听着她的抱怨,心里也是有些纳闷,接着询问了一些生活细节,没有找到不对的地方。紧接着又开始询问药物,发现她长期服用氨氯地平降压后,顿时一拍大腿,表示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医生无奈叹息道:“还是无知惹的祸啊,氨氯地平虽然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但也有自己的服药禁忌和适用人群。你在服药过程中虽然注意了用法用量,可唯独忽视了这两处细节,而这正是导致你突发心绞痛的诱因!不只是你,临床上超半数的高血压患者,都曾在这事上跌过跟头!”
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平滑肌细胞,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改善心绞痛的目的。但服用氨氯地平时,需要特别注意服药时间和饮食习惯,尤其是清淡饮食。
第一点,注意服药时间。氨氯地平的半衰期相对较长,通常为30到50小时,每天固定在相同的时间服药,这样可以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最小。一旦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波动过大,可能会造成血压的不稳定,导致昏厥、晕眩或其他与低血压相关的症状。
第二点,注意清淡饮食,饮食对血压和肝脏药物代谢具有重要影响。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食盐中含有大量钠元素,过多的钠摄入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升高血压。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会在高盐饮食的条件下被部分抵消。
因此,采取清淡饮食可以辅助药物发挥最佳效果。此外,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往往与高血压有关。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身体对心脏负担。
除了这些外,酒精、含葡萄柚的食品也需避免。酒精可能通过扩张血管增强氨氯地平的药物效应,增加低血压的风险。而葡萄柚或其汁液中含有的某些化合物会抑制氨氯地平在肝脏中的代谢酶活动,再次影响血药浓度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