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池坝,我们远去的芳华

银柳聊商业 2024-03-27 10:36:34

仅以此文献给当年奔赴代池坝参与祖国能源建设的朋友们

A君来成都,自当年代池一别,我们多年不见。我请他吃成都有名的皇城老妈火锅,他却说要吃连锅子。正好我家不远的人人乐旁边,有著名的郑连锅,便随了A君的愿。

街上寒风飕飕,店内热气腾腾,服务员布着酒菜,A君说:“今天放开嗨,我买单。”

“开玩笑,我是东道主。”我说。

“你是东道主,你忘了我当年的承诺......”A君说着对服务员说:“你再上个豆瓣碟子,来份青菜,就是做泡青菜那种青菜。”

“对不起,先生,有豆苗,就是碗豆尖,有生菜,没有你要的青菜,豆瓣厨房炒菜有,我这就给你拿去。”服务员转身走了。

“可惜,不能复原当年的味道了......还记得么,代池,我们在新工队,那个冬天的晚上,白水煮青菜蘸豆瓣......”A君望着我说。

一道闪电从我脑海里掠过,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你诅咒发誓说,将来要请我们吃一顿正宗的连锅子......”

那是1978年的冬天,我们一大批矿二代分别从重庆、永荣、荣昌、威远、加阳等地招工来到代池坝煤矿,我们算是幸运的,我们的父辈们当年穿蓑衣戴斗笠在丛山峻岭中泥墙草顶开创共和国能源产业。如今迎接我们的却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型矿山。多年以后,我做新闻记者跑遍全川时才发现,当时的代池坝煤矿是全川条件最好的矿。

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煤矿,都是先生产后生活,生产生活区连在一起,一到吹风天,“煤”花飞舞漫天“黑”。我去XX煤矿看望我的同学,穿双白色回力鞋去趟商店回来,立马换个颜色,黑乎乎的。以致于当地农村女孩子都放言不嫁矿工,说是嫁了矿工,终年肚皮是黑的。

代池坝煤矿不是这样,井口在两山峡谷脚下,一条从山里发源的清江河沿山势向外往冲出,一个大S弯绕出来,冲出了一片开阔的河谷,生活区就建在河谷两岸。运煤的机车沿着河谷边的山腰直接通往山外的车站,远离生活区,初到矿山的人,如果不介绍,你压根不会想到这里是座煤矿。

我们去的时候,矿已全部建成。新工宿舍就坐落在清江河桥头旁的公路边上,一幢建成不久的四层楼房,我和A君住在三楼。站在走廊上,可以看到缓缓流动的清江河水,清澈而透明,河床中大大小小的卵石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白光;河的对岸是一大片簇新的建筑群,办公大楼、电影院、灯光球场、职工茶园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都集中在这里,是代池坝最繁华的中心;往上的山坡上,职工宿舍鳞次栉比,宿舍边上是职工食堂,越过这些再往上便是起伏的山峦轮廓线。当时的矿山,同我们一样年轻而充满朝气。

矿井投产前,我们的工作是给运煤的机车道铺碎石,刚开始大家还干得热火朝天,都想给领导留给好的印象,半个月以后就干不动了,体力消耗大,饭又吃不饱,每天不到下班时间,就饿得咕咕叫。当时我们按地面工定粮,每月30来斤,平均每天也就一斤二两,一月吃两次肉,平时伙食没有多少油水和副食。A君个子比我大,早上吃三个馒头二两稀饭。中午半斤干饭,全天的定量就没了,到了晚上吃二两饭还是透支。后来我们只能定量吃饭,早上四两,中午半斤,晚上三两,这样一来,一天到晚都是饿的。

那时最盼望吃面,尤其是臊子面,豆腐和肉做成的臊子多少有点油水,每次去食堂吃面,排队时还有说有笑,面一端到手里就再没有人说话,食堂内外立马响起吸溜吸溜的声音,此起彼伏。记得当时流行一个龙门阵,说是矿党委许书记从山那边侯家寨下来,车在半山上就听到山下吸溜吸溜的声音,书记问:这是啥子声音,司机回答说:吃面条的声音。

这按今天的流行语叫段子,但却真实纪录了当时我们的生活。面条吃了也不管用,尤其是冬天夜长,不到10点又是饥肠辘辘,大家只能坐在床上摆龙门阵,因为饿,话题多以吃为主。寝室四个人,A君发言最为踊跃,也很专业,他父亲就是一个炊食员,做了一辈子饭。

“这个天气,晚上最好是围着火炉吃连锅子......先把五花肉白水煮至7成熟,切成薄片、加上白萝卜片下锅,就着蘸水吃,蘸水里放蒜、葱、辣椒油,吃起安逸得很。有条件弄鸡架骨熬汤做连锅,那味道就更巴适......”

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听着A君给我们画饼充饥,清口水不断往喉头上涌。一天晚上,快10点了,我躺在床上看书,A君一身风雪走了进来,手里拧了一个烧得红红的铁皮炉,他把炉往屋中间一放,对我们吼到:“莫睡了,起来,我给你们做连锅子吃。”那个又冷又饿的晚上,那真是爹亲娘亲不如铁皮炉亲,兄弟们一翻身都起来围住了炉火,我这才看到,A君一只胳膊下还挟了一大抱青菜。他顺手从床下面拉过一个洗脸盆,把菜放了进去,对我们说:“分下工,你们去洗菜,我去找锅,再想法弄点蘸水来。”说完他走了出去。

等我们洗完菜,他拎着一只铝锅回来了。“炉子、锅都是从老工人那里借的,找不到调料,给他们分了点豆瓣,先说好,今晚打平伙,菜加上豆瓣,共计五角二分钱,正好我们四人,每人一毛三分。”那时,我们刚进矿,既没有定岗更没有定级,每月只发最基础的工资,相当于生活费,大家手里都紧巴巴的。

一番折腾后,锅里水滚了,菜丢下去,四双筷子拚命把菜往下按,又眼巴巴地等菜翻上来。A君给每人碗里夹一坨豆瓣:“条件就这样,将就吧,冲点水,就可以蘸菜了。等将来有条件,我一定请大家吃真正的连锅子,向毛主席保证。”A君板刷式的平头,长方脸,宽肩膀,其形象非常像后来电视剧《亮剑》中的魏和尚。

“现在想起来,那晚的清水煮青菜是我这些年最难忘的连锅子。”我对A君说。从郑连锅出来,在人人乐停车场,我送A君上车,他要赶回荣昌。

“没有青菜,不然我们今天可以复制出来,算是一种怀念。我晓得你是文人,喜欢怀旧,要么找个时间重回代池去,我们再去煮一锅?”A君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笑着问我。

“老兄啊,有也复制不出来了,那晚的清水煮青菜煮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那是你我的芳华,没有岁月可回头......”我说。

2021年冬至于成都广褔桥

0 阅读:0

银柳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