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攻潼关多惨烈?六十万人马对两千孤军,却久攻不下,死伤惨重

史说新读 2023-12-25 13:49:01

黄巢率大军渡过淮河后,由于在南方各地掳掠了大量财物,粮饷很是充足,所以一路上不似之前那般烧杀抢掠,所过扰害并不剧烈,沿途只是强征、裹挟走一些青壮年扩充军队, 并不甚扰民。此刻的大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政紊乱,兵连祸结,早已由盛转衰,又失去了天下人心,大有即将油尽灯枯的迹象。

即使到了这般田地,唐王朝仍然还有些忠臣良将。譬如泰宁节度使齐克让,麾下仅有不足一万兵马,面对黄巢数十万“钢铁洪流”,仍然螳臂挡车,节节抵抗,从淮河之畔一直缠斗到河洛大地,最后又鏖战至素有关中东面锁匙之称的潼关,目的是希望能阻抗、迟滞黄巢军前进的势头,给震恐不已的唐廷赢得一些喘息之机。

彼时黄巢大军已经扩充至60万众,这是一支令人生畏、可以摧毁一切的强大力量。黄巢统兵以破竹之势横扫中原,很快逼近古都洛阳,唐军虽然拼命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在巢军的猛攻下,洛阳城门轰然倒塌,这是自安史之乱以来这座十三朝古都首次陷落。

洛阳沦陷后,潼关岌岌可危。屯兵潼关城外拼死固守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心里很清楚,凭自己这点兵马是绝对挡不住黄巢大军破关捣入关中之滚滚铁蹄的。他一面督军构筑防御工事,准备拼死固守、阻抗巢军入关,一面上书朝廷,苦苦哀求道:

“将士屡经战斗,久乏资储,州县残破,人烟殆绝,东西南北不见王人,冻馁交逼,兵械刓弊,各思乡闾,恐一旦溃去,乞早遣资粮及援军”。《旧唐书》

对齐克让来说,粮草已耗尽 ,矢尽援绝,将士疲惫厌战,大敌迫近,只得指望朝廷伸出援手了。可此刻的长安城早已乱成一团,朝廷自顾不暇, 哪还指望得上!接到齐克让从潼关发来的告急奏疏,唐僖宗六神无主,当朝宰相卢携打起精神 ,好不容易拼凑起两千多神策军,命将军张承范带领他们火速驰援潼关 。

唐僖宗李儇亲自检阅这支即将入援潼关的神策军,为援军打打气。神策军听起来威猛响亮,说白了这不过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老的老,小的小,能上阵打仗的没几个, 带队的将军张承范曾与王仙芝打过仗,有一定军事经验,他心里很清楚,知道战场上的胜负主要是由实力决定的,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于是对小皇帝实话实说:贼众多达数十万,我军仅有这两千多训练不足、未经实战的新兵加上齐克让麾下那不足一万缺吃少穿、饥疲冻饿的泰宁军,恐怕挡不住贼兵进攻,而且后援不继、粮饷匮乏、士气低迷,我等对此颇为寒心......皇上您还是要加紧增派援军,加强后勤保障啊!李儇满口答应,说将军你先行一步,到潼关后坚持几天 ,后续援军就会源源开至......

张承范就这样心怀忐忑地带领一群新招募的士兵前去潼关助守,行经华洲时,想到城中食宿一夜,明早再行,到城里一看大吃一惊,城中一片死寂,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原来华州刺史裴虔已经调离此地,城中守军已一哄而散,百姓皆出城藏匿于山野间,街道上只有丧家的流浪狗在到处乱窜。士兵们到处搜寻,竟然在华洲府衙仓房里找到千余斛被遗落的粮食,大伙儿得以饱餐一顿,还凑够了3日的军粮,次日继续出发。

张承范率两千神策军跌跌撞撞行到潼关,立刻布防守御,彼时负责防守外围的齐克让军已经断粮了,将士皆饿得面无人色,仅靠意志力在强撑着。就在张承范抵达潼关前线的头天,黄巢军的前锋也开到了,与齐克让的泰宁军对峙相持着。很快黄巢率数十万主力大军也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只见关下旌旗招展,人喊马嘶,乌央乌央的大军漫山遍野卷将过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齐克让率领一群饥寒交迫的将士面对数十倍的敌军竟然没有退缩,而是鼓起勇气浴血抵抗,居然奇迹般地击退了黄巢军前锋发起的进攻,但黄巢志在必得,旋即亲自督帅主力大军投入战斗,数十万人齐声喊杀,震动天际,号称铜墙铁壁的潼关亦为之颤抖。

巢军轮番冲击,从中午打到傍晚,齐克让带万把将士拼死苦战,表现得很是英勇,但毕竟饥饿难当,许多人已无力举起刀枪,齐克让只得下令焚烧营寨,再交替掩护,缓缓退入关内。但饥饿难耐的泰宁军官兵已经无法做到有序撤退了,他们争先恐后往关内逃去,齐克让也无力禁止,计划中的有序撤退变成无序溃逃。潼关左侧有一条狭窄逼仄的但能通行的谷道,张承范来得匆忙,兵力又少,没注意还有这条通道,或一时疏忽大意没有派兵扼守。

而齐克让的溃兵慌不择路,见关门一时难以挤进,就从左侧那条谷道鱼贯而入,人马践踏,居然把这条荆棘布满的狭窄谷道碾压成“通衢坦途”。

当晚,齐克让军已经撤入关内,张承范把携来的粮食物资拿出来分发,以激励将士,鼓舞士气。和齐克让交流一番后,张承范得知黄巢军有60余万人,且兵精粮足,战力凶猛,潼关很难守得住,遂开关目送齐克让率败军往长安方向撤去。 送走齐克让后,张承范默默回房,在油灯下给唐廷(唐僖宗)写了份遗书,大意是:

“我率军离京六日,已经抵达潼关,但没见一兵一卒来援,粮饷更是渺无音讯。我抵达当天,敌军也源源开至,镇守关外的齐克让军已经断粮数日,将士都饿瘪了,目前我以两千弱旅抵抗六十万“贼军”,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假如丢失潼关,我自然负主要责任,但朝廷的宰辅大臣们恐怕也难辞其咎。听说皇帝想学明皇(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幸蜀,欲逃到西蜀避难,真要这样瞎干,那么天就要塌了,大唐就会土崩瓦解。我乞求皇上、辅臣们以国事为重,万勿一走了之,另外无论如何要设法给我增派点援军以及运些粮草来,这样大唐王都或许还有救”。

史料记载,张承范这份遗书的结尾两句写得荡气回肠,颇具气势,原文如下:

“使黄巢继安禄山之亡,微臣胜哥舒翰之死”!

原来,在124年前,大唐名将哥舒翰(突厥籍)也曾率军在潼关与安史叛军展开激战, 即史上著名的潼关桃林之战。因杨国忠进谗言,加上唐玄宗瞎指挥,打乱了哥舒翰的战前部署, 兵败被叛军俘虏,后来被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杀。哥舒翰兵败潼关,20万大军仅剩数千人,从此大唐迅速由盛转衰 。

张承范当然不愿重蹈哥舒翰覆辙,但形势逼人,且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只有两个选择——战死或逃跑。他既然选择当大唐的忠臣烈士,肯定不会当逃兵,于是选择了拼死固守,虽然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以 两千人对抗六十万大军!说得不好听叫蚍蜉撼树或螳臂当车,但同时也能说明张承范 的勇敢与忠诚, 他敢以两千对数十万,说明唐军的血气与斗志仍存,在这风雨飘摇的末世挽歌中,大唐的豪迈勇武之风仍然没有彻底泯灭。

次日清晨,黄巢挥军攻关,巢军前仆后继,执着地强攻地势险峻的潼关天险,鏖战了大半天,守军的箭矢即将耗尽,张承范指挥将士们用砖石、滚木抛砸敌军,仍死战不退。

黄巢见守军困兽犹斗,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且潼关天险一时很难攻破,就驱赶千余百姓取土填坑,将关城外的壕沟填平,夜里又派人将潼关城楼烧毁。次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巢军一次次猛攻,又一次次被击退,双方的死伤都很惨烈。混战中,黄巢意外发现了潼关左侧那条被齐克让部溃军踏平的谷道,心中顿时有了主意,遂下令停止攻城,暂时撤围休整一番,来日再战。当夜,黄巢遣悍将尚让、林言率精锐偷偷穿越谷道, 与主力大军一起夹攻潼关城。张承范察觉有异,急派部将王师会带领800将士前去堵截尚让、林言所率奇兵,但为时已晚,而且800人哪里敌得住数万人的围攻?双方刚一接触,唐军就被击倒一大片,王师会只得带领残余士兵退回关城内。

第二天一早,黄巢军从两面夹攻潼关城, 仅有两千人的张承范军拼命抵抗,但人手太少,无法分兵两面阻抗,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巢军奋死登城,唐军溃散,王师会力战不支,不愿被俘受辱,遂挥剑自杀了。张承范率残部杀出重围 ,幸运地逃出战团。一直狂逃到野狐泉,才遇到姗姗来迟的奉天镇援军两千余人,张承范对援军将领苦笑说:“你们来晚了,还是退守京师吧”!

黄巢虽然攻下了潼关天险 ,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似乎有些胜之不武。他以60万大军和饥疲不堪的齐克让一万羸弱之军血战了大半天,还让齐克让全军安然退走;和张承范两千孤军激战一、两日,虽然破关,但还是让张承范率残部溃围而走,确实有点尴尬。

黄巢攻克潼关后,长安门户洞开, 唐廷震动,派使者前来表示愿意授予黄巢天平军节度使的官印,但仗打到这个份上,黄巢已经不稀罕什么节度使官衔了,他觊觎的是近在咫尺的长安城,说白了就是想坐坐龙椅。

对唐廷的册封,黄巢嗤之以鼻,未予理睬。因为,长安城就在眼前,似乎唾手可得!

0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