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无昏君为什么也没能摆脱衰落的定律?

史说新读 2023-12-27 12:34:33

1796年正月初一,御极已有六十年的乾隆皇帝端坐于紫禁城太和殿之上,殿前广场上是顶戴花翎、斑斓朝服的上千名王公大臣,如潮水一般的叩拜山呼。九时三十二分,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微笑着递到跪拜于地的嘉庆皇帝手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利交接,也是清王朝衰败的开始。

千百年来,权利授受之际,几乎每一次都少不了血雨腥风,骨肉相残,甚至天下动荡,民不聊生,但是自从雍正首开“密建皇储”制度,乾隆又别出心裁,想出这招“生前传位”,清王朝的权力交接就再未出现过血腥。

然而,和平交权虽然保证了皇权的稳定,但也造就了后世帝王中规中矩,甚至稍显迂腐的性格。

清朝的皇子教育被后人视为最严格、最系统,也是最成功的,乾隆就曾经说过:“皇子读书,唯当讲求大义,期有裨于立身行己,至于寻章摘句,已为末务。”也就是说,皇子读书,追求的是个人品性的雕琢,修身养性,存天理灭人欲。

这样的教育虽然使皇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造就了清十二帝无一个昏君的盛况,但也使他们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勇气,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嘉庆皇帝。

一说到嘉庆帝,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在乾隆死后短短十天之内诛杀和珅,守丧期间赐死老皇帝的宠臣,貌似有点不孝。

其实嘉庆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乾隆在三十八年就将十五子颙琰秘密立为皇储,并细心的观察了二十二年,能在刚毅精明的乾隆眼皮子底下上位,证明了颙琰的优秀。

史载,颙琰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孝顺。乾隆荣升太上皇后,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嗣君处理不好与自己的关系,毕竟自古至今,还没有一个太上皇是幸福的。

事实证明,乾隆是多虑了,血气方刚的嘉庆比他想象的还要乖巧,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他十分恭敬的做着大清的“吉祥物”,每天认真出席每一个他应该出席的活动,从来不做任何决定,也不发布任何命令,他只遵循一个原则:一切听皇爷处分。

当时入贡的朝鲜使臣就生动的记述了这一点:“初不游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赐宴之时,“侍坐上皇之策,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

嘉庆二年,皇后喜塔腊氏病故,嘉庆甚为悲痛,但为了不给太上皇带来晦气,他第一次单独做了一个决定:皇后葬礼以最简单、最迅捷的方式处理,另外他还专门叮嘱大臣,尽量营造吉祥氛围,“朝夕承次,诸取吉祥”,凡大丧之日来见上皇的大臣,不可着丧服,穿素服即可。

那么这一切是不是嘉庆故意做出来讨好仍然握有实权的老皇帝呢?如果你一直能保持这个水准二十年多年,假的也成真的了。

至于说在乾隆刚咽气就赐死和珅,也并非出自对乾隆的不满,更不是如一些史书所言,是因为和珅聪明反被聪明误,送给嘉庆的那柄玉如意。嘉庆对和珅的痛恨,是基于责任感,在他看来,和珅是皇爷晚年朝政日非,腐败日甚的罪魁祸首。

正如嘉庆所说:“督抚大吏勒索属员,也不尽为私贪,无非结交和珅……是以层层剥削,皆为和珅一人。”

嘉庆看得很清楚,腐败已经成为关乎大清存亡的大问题,如果要熄灭起义的熊熊烈火,必须刹住上下贪腐的风气,而要刹住腐败之风,就要从和珅抓起。

所以,乾隆死后的第十八天,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被赐死。

所以,在亲政的第二个月,嘉庆就颁布谕旨“求直言”,鼓励官员揭露朝中弊政,高压反腐,于是,一大批以廉洁著称的大臣进入了朝廷中枢,而十一个身居要职的省一级高官中有六个因贪腐被踢出了朝堂。

老虎如此,苍蝇更是一大片,如湖南布政使郑源涛因公开卖官被斩首,湖北安襄道台胡齐山贪污军饷三万两,处绞刑;武昌同知常丹葵勒索百姓,丢官罢职……

除了反贪,嘉庆还非常亲政,虽然比不上他的皇祖父雍正,但也相差不多。史载,嘉庆在位二十五年间,没有一天不早起,天还未亮,他就秉烛批阅奏章,甚至常常忙得忘记吃饭;遇到出巡,更是要早起数刻,提前把一天的公事办完。

节俭也是嘉庆坚持一生的品质。刚刚亲政,他就下令,今后祭天及谒陵,仪仗减半,皇后嫔妃不必随行,同时禁止向自己进贡古玩字画。他直言不讳地说,进贡古玩除了助长贪风,别无益处,“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真粪土之不若。”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得。嘉庆四年六月,大臣上报说,去年年底从叶尔羌采解入京的一块特大玉石在运送途中,因为道路难行,难以按既定时间运抵京城,请皇帝批准延期。

嘉庆立马就下了一道谕旨:“一接此谕,不论玉石行至何处,即行抛弃。”

嘉庆十六年,皇帝五十一岁寿辰,御史景德奏请依前代皇帝的做法,于京城演剧十日,却不想马屁拍到了马脚,嘉庆以“溺职”将其革职,发往盛京守坟。

另外,嘉庆还非常亲民。每次出巡,只要遇到百姓喊冤,他一定会停下来,细细询问,批示有关部门迅速处理。东巡盛京时,甚至还曾亲自审问民案,为民做主。

对待大臣他也非常平易近人,有一年湖北学政杨怿回京觐见,当时七月酷暑,嘉庆正挥扇不止,一见杨怿,立即就将扇子置于一边,在长达一个多时辰的奏对中,虽然汗如雨出,却再未拿起扇子。

甚至在他最粗暴的一次表现中,依然富有人情味。

嘉庆四年,御史洪亮吉上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折,其中历数乾隆朝的种种弊政,说今天的大清国政治之败坏,已百倍于二十年前,现在是“各省官员贪者十居其九”,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同时还指责嘉庆的反贪过于“仁柔”,惩贪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查处的“十不及一”。

虽然嘉庆对这份奏折非常恼怒,将洪亮吉下狱问罪,但事后还不忘专门派太监去刑部叮嘱一句:“读书人不可动刑”,这句话也让洪亮吉感动了一辈子。

可以说,嘉庆在各个方面都堪称帝王的标杆,却唯独缺少了勇气和魄力,而这两样正是当时的大清最缺少的东西。

除了腐败之外,大清还有太多难题没有解决,虽然乾隆带着“十全老人”的荣耀进了坟墓,却留下了一地的烂摊子,比如“财政赤字”,比如人口大爆炸带来的无业流民问题,比如吸食鸦片带来的武备松弛、人浮于事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试举几例:

首先是人口问题,众所周知,雍乾嘉三朝是历史上人口大爆炸的时期,人口从清初的不到一亿飙升至嘉庆十六年的三亿五千万,虽然玉米、番薯的引进解决了一部分吃饭问题,但就业却无法解决,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从乾隆六十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才被平定,其他小规模的暴动更是此起彼伏,什么天理教、老佛门、一炷香、红阳教、清茶教等等接踵而出,目不暇接……

嘉庆十八年九月,两百多名天理教教徒,兵分两路,于上午九时攻进了紫禁城,与一些信教的太监里应外合,攻打到了皇后寝宫附近。多亏皇子绵宁带领卫队全力抵抗,才没有闹出皇后被玷污的笑话。

武备松弛更是让人担忧。

嘉庆八年四月,嘉庆出行路过神武门,一名叫陈德的厨子突然冲出来刺杀皇帝。当时嘉庆身边有两百多名侍卫,可这帮酒囊饭袋看见挥舞着菜刀的陈德,竟然全都吓傻了,愣是没人敢动。多亏当时在轿边的定亲王绵恩下意识挡了一下,争取了点时间,才避免了惨案的发生。

按常理,大清开国以来第一起皇帝被刺案背后绝不简单,但庞大的审问团审理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凶手背后没有任何主使,只是因为找不到生计,又受尽欺凌,才怀揣一把菜刀,欲刺驾以图“青史留名”。但连陈德也没想到,能如此轻易的进了神武门,靠近皇帝,使他差点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

嘉庆十年,一个叫萨米文的无业游民扛着铁枪直闯神武门,驻守神武门的侍卫竟然打不过,一连好几个人被捅伤,直到几十位侍卫赶来增援,萨米文才被侍卫赤手空拳打死。后来嘉庆得知此事感到莫名其妙,侍卫竟然赤手空拳迎敌,想不通的他让人调查,结果报告送上来,嘉庆差点没气晕过去,原来神武门的侍卫嫌兵器太重,平时竟然都是空手上班。

嘉庆二十年,嘉庆去祭扫东陵,路上兵部尚书突然奏报,带在身边的兵部大印竟不知被谁偷了。嘉庆大为震怒,下令严查,调查的结果更让人惊心:大印居然在三年前就丢了,一直被司员隐瞒到现在。

嘉庆二十三年,嘉庆按惯例为武进士举行传胪大典,但皇帝早早就位,武状元和武探花却怎么也等不到,大典只好中止。事后一调查,原来是太监忘了开宫门,武状元和武探花四处找门,也没找到……

虽然一再发生官员玩忽职守的事件,但这个问题却怎么也解决不了。嘉庆二十四年四月,又有一名普通老百姓,乘守门者不备,潜入紫禁城,一直走到内右门,深入大内,才被太监发现。

宗室中人吸食鸦片更让嘉庆头痛。

嘉庆二十四年,朝廷举行大典,宣布科考成绩。按理,充任导引官的贝子德麟应该早早来到太和殿,带领新科进士站队行礼,但太阳已经三丈高,他也没到场,导致大典无法按时进行。嘉庆很奇怪,命人一查才发现,此人正躺在家中吸食鸦片。于是大怒,当即将他革去爵位,然后拉至宫门外,打了个半死。

然而几天之后,又有人重蹈覆辙。御前侍卫副总管安成出任庶吉士考试监考,由于没过足烟瘾,考试完了才来。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清廷的决策者却束手无策。

大清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国家最危机的时候,身居高位的不是果决的实干家,而是一个平庸的老好人。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那个“和平交权”。

和平交权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让“接班人”产生一种“安全第一”的心态。

纵观历史上有作为的明君,哪一个不是历经波折,从众兄弟中杀上来的,远的有汉宣帝刘洵、周武帝宇文邕,唐太宗李世民,近的有扳倒鳌拜的康熙,九子夺嫡的雍正,即便是隋炀帝也是杀伐果决的主。

唐王朝为何能在安史之乱后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就是因为中间的几位皇帝都是非正常继位,比如被宦官仇士良拥立继位的唐武宗李炎,以皇太叔继位的唐宣宗李忱等等。

经历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时刻面临生死的考验,自然不怕再失去什么,而嘉庆却偏偏是一个什么都怕的人。从十三岁被密立为储君,到三十六岁从父亲手中接过帝位,漫长的“接班人”生涯,对他的性格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在二十多年的储君生涯中,嘉庆养成了凡事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性格,做事信条是不犯错误、不留辫子、安全第一,作人风格是中庸平和、不标新、不立异、不出格。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除了“安全第一”的性格局限外,头脑和观念也是嘉庆身上沉重的枷锁。作为一个从书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他手中除了“圣人心法”和“祖宗旧制”以外,没有任何新的利器。

三十年间,嘉庆熟读了历朝《实录》,那些被史臣们不断圣化的祖先,以及丰功伟绩让他心仪不已,他认为,祖宗们留下的一卷卷实录和圣训,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永远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所以,在最需要改革,最需要对大清动大手术的时候,嘉庆选择了最保守的治疗方案——敬天法祖。

事实上,对嘉庆来讲,在父皇尸骨未寒之际诛了和珅,完全是为了镇压白莲教这个火烧眉毛的任务,重压之下不得已采取的非常措施。当危机一过去,他身上优柔寡断、安全第一的毛病就立刻复发了。

洪亮吉的奏章说得并非危言耸听,大清的腐败之癌已经到了晚期,“国法之宽,及诸臣之不守国法,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乱世需用重典,人心懈怠之极的情况下,必须痛下杀手,加大惩贪力度,重塑监督体系。

虽然嘉庆上位后,对贪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手软,但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正如洪亮吉所说,惩处者都是撞到枪口上的倒霉蛋,发现者还不到腐败官员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朝廷“打老虎”,早已演变成了“水过地皮湿”,作用极其有限。

所以,监督体系必须进行改革。

而人口问题当时也不仅困扰着中国,也困扰着世界,然而欧洲通过大力发展工商业,来吸纳过剩人口,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中国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把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发展海外殖民作为解决人口的方法,那么完全有可能搭上刚刚开启的全球化之车,清王朝也完全可以迎来中兴。

历史对嘉庆帝提出了全方位进行变革的要求,然而他却选择了坐以待毙。

其实,嘉庆不是不想改革,而是不敢改革。拆掉祖宗建起来的百年老屋,全盘重新建造,不是他的行事风格,更不是他敢于承担的历史责任。

正如他在《守成论》中说,一个王朝建立之初,都有十分完美的规章制度,但到了王朝中叶,往往有大胆的子孙,自作聪明,任意变更成法,结果,旧房子拆了,新房子也没建起来,“亡国之君皆由于不肯守成也。”

所以,他选择了时时刻刻学习“实录”,一生一世效仿祖宗。

据载,嘉庆每日早期洗漱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恭敬端坐,阅读先朝“实录”一卷。除巡狩斋戒外,天天如此,寒暑不间。

针对腐败问题、财政问题、人口问题,他一一根据祖训,提出了一整套中规中矩的治理方案。

在贪腐上,他将重心放到了教育上,他选拔了一部分清官,希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人、教育人、启发人的天良。

他在自己的《才德说》中明确了选择人才的标准:“夫才德全备之人上也德优于才者次也,才过于德者又其次也。……宁可使才不足,不可使德确歉也。”

一句话,用人唯德。

在这样的用人思路下,嘉庆一朝的中枢大臣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道德操守不错,办事谨慎小心。乾隆留下的老臣王杰因“忠清直劲,老成端谨”被欣赏,刘墉也因“清介持躬”而被重用,另一名重臣董诰更是以廉洁著称,史书称其“父子历事三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

然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杰出的政治才华,少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创新精神。对于嘉庆朝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提出略有新意的解决办法。

而此时的清王朝急需的并不是有德的循规蹈矩之徒,而是敢于打破旧有秩序的改革先锋。因为大清朝此时的腐败是典型的制度性腐败。

僵化的财政制度,失灵的监督体系,贪渎的文化传统是嘉庆朝政治腐败的三大主因,其中又以财政制度为甚。

从雍正设立养廉银开始,近一百年间,物价飞涨了好几倍,而官员的工资待遇却一直未变,在这种情况下,贪污就成了大多数官员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要解决腐败问题,就要与财政改革结合起来,摆脱祖制“永不加赋”的桎梏,大幅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给官员加薪,把灰色收入变成白色收入。

然而,嘉庆皇帝却坚决发对加赋,因为他害怕增加税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不加赋也不要紧,从其他方面增加收入也可以,比方说发展工商业,解除矿禁,让民间力量来开采铜矿,以吸纳剩余人口等等。

但这些他都不许,嘉庆说:朕广开言路,不是广开言利之路,国家经费自有来源,怎么可以穷搜山泽之利呢?

于是,嘉庆皇帝治理财政困难的方针就成了大力提倡节俭。

可惜,这种做法,早已证明作用不大。

前期的嘉庆还只是在大事上遵循祖制,后来逐渐演变为无论大事小情均要“法祖”,死都要按“实录”办事。

比如,嘉庆二十年,礼亲王家仆犯了错,被礼亲王囚禁在私室,严刑拷打,极其残忍。嘉庆听说后,将礼亲王削去爵位,关押进宗人府。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嘉庆就在翻阅《实录》时发现了“祖例”,当时平郡王骄纵跋扈,无缘无故打死平民,还折断了两个百姓的胳膊,但康熙仅是将其削去爵位,并未将其收押。

于是,嘉庆觉得:礼亲王的罪比平郡王轻得多,不应该被监禁,所以“敬承家法”,临时改判,释放了礼亲王。

嘉庆二十四年,文颖馆走水,太监们吸取了此前天理教趁火灾混入紫禁城的前车之鉴,并未打开宫门求援,而是自发组织救火,最终成功的将火势扑灭。

照理说,太监们反应迅速,没让火势蔓延,且杜绝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嘉庆应该嘉奖才对。然而,他又从《实录》中找到了老祖宗关于救火的旧例:凡内宫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打开宫门,让值守宫外的卫士参与救火。

就这样,嘉庆根据《实录》,追查了当日值守的太监,处罚了守门的侍卫。

可以说,就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一概照章办事的原则,使盛世之后的大清迅速走向衰落。

嘉庆是一个好人,后来的道光、咸丰、乃至同治、光绪也都不是骄奢无道的昏君。

比如道光,他在位时期,一直关心朝政、亲力亲为,并且他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特别节俭。他的衣服破了就打上补丁,缝缝补补之后继续穿。过寿辰宴请大臣,也只是一人一碗长寿面。

咸丰帝亦是如此,他为挽救时局,两下《罪己诏》,面对西方列强,一度试图留下来,“鼓舞士气,团结军民”,与侵略军决一死战。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清军在几次保卫战中败得一塌糊涂,甚至连一次像样的战斗都没有。

大清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他们虽然为此痛心疾首,但都是做了一些缝缝补补的工作,多年的皇子教育,和平的权利交接让他们失去了变革的勇气。

唯一一个历经磨难的光绪,在手中无权,事事被挟制的情况下,还怀揣着一个恢复往日荣光的梦想,实施了改革,虽然仅有百日,但相比他的前几位祖宗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勇气和魄力。

清朝确实没有一个昏君,但从乾隆开始,就基本全是庸君,他们虽然私德良好,但一个不敢承担任何风险的统治者,注定是平庸的人,不能成大事的人,在千年不遇之大变局前,最关键的不是勤奋,也不是仁爱,更不是节俭,而是眼光、观念和勇气。

而这正是和平交权所带来的最大弊端。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温室里的花朵就算有人工制造的风雨,也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24-01-01 09:22

    是世界工业化的大势和海洋时代的到来,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制度的全面落后,当时清末任何一位帝王放到中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流的圣贤君主,耐何身处末世当此五千年未有之变和时代的局限性,此时的大清换谁来了都不好使,他们能把大清经营到最后还能体面的退位己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死的会更难堪并且还会多拉千千万万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