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一大代表,有文化有地位,发妻去世后为何坚持娶乡下姑娘

梦桃说过去 2025-02-10 13:30:46

1927年,蒋介石实行白色恐怖,大肆屠杀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和群众。这年11月,国民党西征军进抵武汉,桂军正副军长胡宗铎、陶钧执掌武汉卫戍司令部,奉蒋介石之命继续为非作歹。因他们杀人无数,还被武汉人称之为“屠户”。

12月的一天下午,胡宗铎、陶钧派兵与日本租界巡捕一起,包围了汉口日本租界的一处住所。

不一会儿,两位青年男子就被押了出来,他们是中国民主革命志士詹大悲和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当天晚上9点,詹大悲和李汉俊被杀害。

英雄早逝,但他们的遗志却没有因此消失。在李汉俊牺牲后,儿子李声簧从此投身革命,直到武汉解放;两个女儿在成人后也先后参加了他参与创立的中国共产党。

然而,无论是李汉俊还是三个儿女,他们辉煌成就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人的默默付出,她就是陈静珠。

李汉俊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陈氏生下儿子李声簧和女儿李声馥后撒手人寰。李汉俊投身革命四海为家,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极为不方便,只好交由母亲照顾,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李汉俊为难之际,陈静珠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

1923年,李汉俊大胆向陈静珠表达了爱意,两人很快就公布了结婚喜讯。可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在大家眼中,以李汉俊的地位和学识,完全可以续弦一位名媛淑女、大家闺秀,而不是陈静珠这样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姑娘。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不理解,李汉俊却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他顶着压力坚决与陈静珠结了婚。直到李汉俊牺牲多年以后,众人才明白了他的想法。

女儿李声馥说:“我父亲当时有两个考虑,一是父亲喜欢简朴,他认为有一位勤劳、朴实的妇女持家,可以让他有更多的经历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他的事业;二是父亲看到我和哥哥还小,多年来无人照顾,因此希望有个贤良的后母照顾我们。”

后来事实证明,李汉俊的眼光很不错,陈静珠不仅无怨无悔支持着革命事业,还用心照顾着丈夫与前妻的儿女,将他们培养成才。

李汉俊一心扑在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上,甚至是财产,也毫不吝啬地贡献了出来。所以当他和陈静珠结婚时,几乎一无所有,连婚礼上穿的西装都是向兄长借的。

平日里,李汉俊穿着朴素,初次见到他的人都说他不像个大学教授,像个乡下佬。而李汉俊听到这些话也只是笑笑说:“我穿着简朴一些,方便与工人联系。”

婚后,李汉俊家里经济不宽裕,但他还是尽力资助其他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志。对此,陈静珠只是默默支持,当孩子们问“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穷”时,她也会耐心解释。

李声馥对继母陈静珠的感情非常深厚,因为她从小就受到了继母如亲生母亲般的疼爱。

李声馥记得,父亲对他们几个孩子非常严格,要求从小培养不怕苦、守纪律的好品质,而继母却非常温柔,也非常纵容他们。

有一天遇到刮风下雨,原本要去幼儿园的李声馥看着外面恶劣的天气打起了退堂鼓,说什么也不肯出门。继母陈静珠心疼道:“天气不好,孩子又小,今天就不去了吧。”

有了继母的撑腰,李声馥就更加不愿意去幼儿园了,但没想到父亲坚决不答应,他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锻炼孩子的时候,不但要去,还不能迟到。”

看着丈夫不容商量的态度,陈静珠只好温柔地劝导李声馥。虽然李声馥最后还是去了幼儿园,但继母温柔的深情还是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大革命时代,李汉俊在湖北省任教育厅厅长,李声馥已经上了一年级,哥哥李声簧也上到了四年级。

开学那天,李声馥和哥哥都参加了考试,考完以后,学生们就到操场上等待成绩下发。可天公不作美,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起了毛毛细雨,学生们被雨水淋得瑟瑟发抖。

成绩出来以后,雨还是下个不停,许多孩子都由家长接了回去。这一天,李声馥和哥哥也破天荒地坐上了父亲常用的人力车,把他们拉回了家。

回到家后,正当李声馥还在纳闷父亲为何突然派车来接他们时,父亲也从外面回到了家。一进门,父亲就批评继母道:“你不该擅自用车,那是公家的。”这时,李声馥才知,是继母担心他们被雨淋坏了,才派车去的。

这件事给李声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既记住了父亲不能用公家资源的教导,也记住了继母的关怀。

令李声馥最为感动的,还是继母对父亲的忠贞不渝。

李汉俊和詹大悲被捕那天两人正在下棋,敌人就从外面冲了进来,用枪逼着他们走。陈静珠被吓得不轻,可她还是镇定了下来,当看到丈夫脚下穿的是拖鞋时,还关心地叫他换了鞋子再走。李汉俊平静地回头对妻子说:“不用换,我过会儿就回来。”

可李汉俊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陈静珠后来才得知,他们在被押走后当晚,就被敌人在汉口单洞门附近杀害了。

第二天,当武汉卫戍司令部将杀害李汉俊的布告贴出后,陈静珠伤心欲绝,几乎昏厥过去,此时她的腹中已有孩子。

不久,敌人又将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也关押了起来,但由于李书城身份特殊,没几天就被放了出来。后来,李书城通过关系才将暴尸街头多日的弟弟遗骸收敛起来安葬。

当时,李声簧已经十四岁,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他立即投身革命。因李声馥只有十岁,她便一直跟着继母陈静珠生活,二十多年后,妹妹李声䭲出生。

从此以后,陈静珠含辛茹苦地抚养着两个女儿。

抗战爆发后,眼看日寇一步步逼近,陈静珠带着女儿们逃难到宜昌,又辗转步行20多年到鄂西山区避难,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武汉。

然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与困苦,陈静珠始终没有改嫁的念头。解放后,她和李声馥一家一起生活,又开始照料着李声馥的儿子,并时常向外孙讲述其外公的故事。

有一天,陈静珠对外孙说:“跟你外公一起死的有好多人,他们的妻子都改嫁了,可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你的外公不是一般人,他是干过大事的人,有学识的人,我只想把他的儿女培养成人,这样才对得起你的外公。”

从陈静珠质朴的话中,足以看出她爱情的忠贞。

1964年,陈静珠带着对李汉俊的思念离开了人世。在另一个世界,李汉俊会感激她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和辛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