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五菱宏光MINI EV火了之后,各种各样的电动代步车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车主的通勤需求,不过这些代步车虽然价格便宜,车身尺寸较小,但安全系数并不高,中汽中心针对车长小于4米的车型有一套专门的碰撞测试标准,名为“微型车专项测试”,这个测试标准相比正常车型更加宽松,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如果你想买一辆电动代步车,但比较看重安全性,那就尽量选择车长大于4米的车型。

比亚迪元UP,车长4.3米,是一辆尺寸更大、但碰撞标准更加严格的纯电小型SUV,那么本篇文章我们就来测评一下,看看它作为代步车使用的体验如何。先说一下基本参数,车身尺寸4310*1830*1675毫米,轴距2620毫米,一共有4个配置,301KM领先型、401KM活力型、401KM领先型、401KM超越型,指导价9.68-11.98万,测试车型为顶配的401KM超越型。

元UP属于王朝网车型,外观造型整体就是王朝系列的设计语言,你能看到这辆车不管是车灯、前后包围还是侧面腰线也好,都是向上的弧线,C柱还用了一个类似Smart棒球帽的设计来装饰悬浮车顶,让整个小车看上去活力满满,确实配得上UP这个单词。


来到内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仪表盘、中控屏、档杆、实体按键、杯架、手机托盘,该有的东西都有,并没有因为是小型SUV就省去一些实用的配置,内饰布局和正常的大车一样。而且这套内饰的用料也很好,摸到摸不到的地方大都是软性材质,而且很多都是皮质,在用料这块要比我开过的秦PLUS、海豹06 DM-i、元PLUS以及宋Pro都要好。

唯一不太好的一点,就是4款车型的配置搭配不太合理,顶配车型独享的配置太多,比如皮质方向盘、主/副驾电动座椅、全景天窗、手机无线充电、全车玻璃一键升降、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氛围灯、座椅加热、HUD、L2级驾驶辅助等,这些配置其它3个车型都没有,选装也不行。我觉得最起码把皮质方向盘、主/副驾电动座椅、座椅加热这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做成选装项,或者给次低配以上车型标配,这样搭配才算合理。

车机方面,首先元UP全系搭载液晶仪表,而不是像其它比亚迪车型那样,低配只搭载数显仪表(我觉得可以把这个配置换成皮质方向盘和座椅电动调节)。而中控车机则是比亚迪的低端车机系统,整体流畅度尚可,功能不多但该有的都有,而且比亚迪的车机有一个优点,就是高低配车型的车机功能都一样,仅仅是屏幕尺寸有区别,手机APP也是,哪怕是最低配的丐版车型,也有全部的APP远程功能,这点还是比较良心的。

然后我们再聊聊空间,作为一款小型SUV,元UP的车内空间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得益于1830毫米的车宽,车内的横向空间并不挤,后排地板纯平,腿部空间有接近2拳,头部空间3指,后备箱空间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地板下方还有额外的储物格,这个空间表现完全能接受。唯一的缺点就是后排座椅放倒后角度比较倾斜,大概率不能在车里睡觉露营了。


动力总成方面,301KM领先型和401KM活力型搭载95马力前置单电机,零百加速时间12.9秒,401KM领先型和401KM超越型搭载177马力前置单电机,零百加速时间7.9秒。我这台车是177马力的版本,动力表现很强,SPORT模式下随便一踩就有比较强的加速感,整套动力系统平顺安静(急加速会有轻微的高频电机声),ECO、NORMAL、SPORT三种驾驶模式区别也很大,总体体验很不错。不过我觉得177马力没什么必要,因为作为一款前驱SUV车型,这辆车在急加速时会有明显的扭矩转向问题(方向盘会偏移,大马力前驱车通病),还是比较危险的,95马力的车型已经足够日常通勤使用了。

底盘方面有好有坏,首先元UP的车内驾驶视野很像一个大车,并不像一个小型SUV,这可能是因为车比较宽、发动机盖隆起的原因。其次整个车开起来非常舒适,要比更大的元PLUS和宋Pro更舒服,悬架对于大坑、路面起伏、小碎路的吸收都非常到位,开起来也很像大车。但缺点是低速斜着过减速带、中高速连续变道这些工况,车身会非常晃,甚至晃久了会有点恶心,想买这辆车的一定要亲自去试一下。

至于能耗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给大家仔细测试,表显能耗是13.2kWh/100km,充电功率是没问题的,20%电量插上充电枪直接顶满65kW,总体上来讲没什么大毛病。

总结一下元UP,如果拿代步车的眼光来看这款车,确实是有点大而且有点贵了,不是特别合适,这款车更多还是适合作为家庭第二辆车去购买,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相比代步车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和元UP相同定位的竞争对手有元PLUS和五菱缤果Plus,和元PLUS比我更建议买元UP,不管是外观内饰的设计还是底盘的舒适性,元UP都更强,而和缤果Plus比则看你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追求设计感、质感、配置、舒适性这些方面,元UP更合适,如果你追求便宜和续航里程这两个指标,那么缤果Plus更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