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的争议,说明有些人缺乏感恩和普爱,散谈我的七点感受

钧翔说健康 2023-09-01 23:02:02

改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纵观古今中外,有很多势在必行的、利国利民的改革,最后或是胎死腹中,或是功败垂成,改革者落得身败名裂之下场的屡见不鲜,又给后世留下了多少“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和长叹。

改革总会有阵痛,因为改革总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大部分人的短期利益,于是不可避免的会有反对之声、阻碍之举。

所以,最近落地实施的医疗保险改革出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实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浏览了很多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了相关政策,发现医保新政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架构设计也是没有问题的,确实使大部分人的医疗保障得到了提高。虽然确实使一小部分人的短期利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对声音,对此还是有很多困惑的。下面我将我对于医保新政的看法整理如下。

1、新医保政策确实影响到了一小部分人的眼前利益,比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金额的减少。之所以说是极少一部分人,是因为拥有个人账户的只是职工医保,而更多的人只是参保的没有个人账户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不过仅是这极少一部分人群的声音便足以在网上形成一股遮天蔽日的风暴。

这些声音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却代表不了更广大的群众。

现在网上关于医保新政的讨论,居于负面的居多,谁要是支持新政,马上就会被口水淹没。

但在现实中,很多职工医保人群对新政至少是持理解和观望态度的,而更多的持城镇居民医保的人群则是拍手称快的。

2、很多人只是着眼于个人账户金额的减少,而缺乏对整个政策的了解。其实不仅是普通老百姓 缺乏对新政客观的了解,就是很多管理者也未必对此有仔细的研读和清醒的认识。

当反对声音出现时,有些地域的管理者便手足无措的让辖内所有药店参与统筹,虽然这一措施短期内便平息了民愤,而且引起了从上到下的呼应,但这种表现正是对新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的。

让药店参与统筹,不但大大减缓了医保新政的改革力度,而且也是对原政策的部分否定,看似是亡羊补牢,实际上只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3、如果仔细研读医保新政,会很容易发现新政更有普惠性、公平性和战略性。

如果你现阶段正需要治病住院,可能很快就会发现新政策的好处。而如果现在还没有健康需求,可能对于新政就缺乏客观的体会。

医保新政使有限的医保资金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弱势群体得到了更多保障。不少人认为城镇居民医保要比职工医保缴纳的少很多,可报销比例却逐渐接近,这不公平。这一点很好解释,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国家机器的话,这一点又很难解释。

4、所谓保险,就是对未来发生的不可预期的伤害多一层保障。

个人账户的设立,使人们过于关注每月的短期收入,而忽视了未来的长期的保障,这本身就背离了保险的真正理念。

于是在很多人心中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住院报销比例再高也是应该的,最好是免费医疗,而我个人账户中的钱少了则是万万不该的。

这种观念可以理解,只是贪得无厌而已。

不过,在很长时间内,管理部门对于个人账户性质的界定是很有争议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那部分钱明明就在个人的钱包里,却给花费设定很多限制,这就好像要求所有人都有“坐怀不乱”的高贵品质一样。

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取消个人账户应该提上日程。

5、如果一个人是金刚不坏之身,最后还能无疾而终,那么他购买医疗保险肯定是亏的,但这样的人是几无存在。

人总会生病吃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很大几率住院治疗的。

为什么现在社会保险的缴纳率几乎达到了100%,除了政策督导外,保险确实能带来的实打实的保障是有目共睹的。

保险不但可以提供切实的帮助,而且也会带来心灵的慰藉。

现在的社会保险虽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国家对之的大力付出,以及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不能随意抹杀的。

6、反对声音总是反复提及保险是自己交的,但却很少提及自己所工作的企业和单位的付出。虽然企业给员工缴纳保险是一种义务和职责,但不能据此就忽视企业为此巨大的付出。报销比例的逐渐提高,既有国家的巨大支出,强力的法律保护,更是众多企业和纳税人的辛苦付出。饮水当思源也,人应有感恩之心。

而不断攀升的医疗保险费用,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无视企业的利益和承受能力,也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7、当然,新政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反对声音,肯定也是有很多不足的,比如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导;对困难和不足缺乏调研和预判;着眼于看病贵的问题,却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缺乏分级诊疗的支持;对灵活就业人员支持不够,缺乏对中医药的重视等等。

医疗保险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改革的成功,最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稳定,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