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政治交易的产物,战报里全是它被击落的记录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4-09-25 16:16:32

根据外网的消息,俄罗斯一架苏-35S发射R-37M空对空导弹,在213公里之外击落乌克兰的一架米格-29。

俄罗斯空军具备213公里之外的击坠能力?先打个问号

这事有两个意外:

1.俄罗斯空军竟然还有213公里之外击落敌机的能力?

2.乌克兰竟然还有能起飞的米格-29。

第一个疑点先放一边,倒是说一下米格-29。看到这个新闻,笔者第一反应:米格-29,怎么又是你?

从问世以来,米格-29只要出现在战报中,那基本都是被击落的那一方。

1991年海湾战争,米格-29在开战首日就被F-15C击落3架。在整个战争期间,伊拉克的米格-29不是被击落,就是被摧毁在机场。

1999年科索沃战争,米格-29表现更糟糕。南联盟在空战中损失6架米格-29,却无一战绩。另外还有5架被摧毁在地面机场,毫无建树。1999年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冲突,苏系战机内战,米格-29对苏-27。战斗结果是厄立特里亚空军的4架米格-29被埃塞俄比亚空军的苏-27战斗机击落。自服役以来,米格-29在几次冲突中,都没有像样的表现。在空中记录中,都是被击落的那一方,实在是不堪。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米格-29表现这么糟糕?

被击落的米格-29

很多人说米格-29是跟苏-27“高地搭配”的,其实都是拿美国F-15和F-16的模式硬套。从研发背景、飞机性能、装备数量等多个角度来看,米格-29跟苏-27完全就是重复建设。如果不是政治因素,米格-29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现。当年美国搞出F-15后,发现这飞机好是好,但也实在是贵。所以就继续研发了“又小又便宜”,并且很注重格斗的F-16。为了控制成本,早期型号连使用中距弹的能力都阉割了。在关键数据指标上,F-15和F-16也完全体现了“高低搭配”的思路。比如F-15空重12吨左右,F-16则是9吨不到;F-15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0吨,F-16则是19吨。得益于更小的身形,F-16只需要一台发动机。另外,F-15有完整的BVR(超视距交战)和近距格斗能力,而F-16只有格斗能力,这就在航电上简约了很多。所以,F-16的成本只有F-15的一半左右,且制造工时也短很多。截止到1990年,F-16一共生产服役了2200多架。

早期的F-16不能打中距弹,但是预留了升级的能力

而米格-29,一开始就是起源于苏联的70年代开始的“先进前线战斗机”项目(PFI)。当时米高扬和苏霍伊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前者是更接近固定翼的MiG-23,无论是潜力还是颜值均大大落后苏霍伊的T-10方案(苏-27的前身)。眼看中标无望,米高扬通过政治关系打通苏联政府和军方高层,将PFI拆分成“重型前线优势战斗机”和“轻型前线战斗机”两个项目。同时,米高扬立即推翻原有设计,全面采用类似T-10的气动布局,并竞标“轻型前线战斗机”,发展出米格-29。

左边是苏-27最大的方案,后来被推翻,右边是后来落地的方案

然而,因为一开始就是照抄的T-10,这导致米格-29并不轻。其空重达到了11吨,只比F-15轻一点。而且,同为双发设计,也保留了BVR能力的米格-29,完全就是一个略微缩小版的苏-27。其采购成本也占到了苏-27的70%,而F-16的成本是F-15的一半。所以,截止到1990年,米格-29的生产服役数量只有790架,是F-16的1/3。更要命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以显示跟苏-27的区别,米格-29被大幅度减重,并采用了双中推而不是双大推。这也导致米格-29的有效载荷降低,内油极少。现在有很多分析数据,证明米格-29的机动性能很好,狗斗能力不亚于F-16。飞过米格-29和F-15的美军退役飞行员拉塞尔少校,就曾撰文披露自己驾驶米格-29与F-16交手的情况。拉塞尔称:

“米格-29具有推重比优势,所以在空战中不必像F-16那样拼命拉到9g,6.5-7g就足以咬住对手。根据我的经验,驾驶米格-29在4500米高度以350节(648公里/小时)以上速度拉杆时,只要过载不到8g,那么米格-29就能转弯中继续加速!与F-16交汇时,即使米格-29的速度只有230到250节(426-463公里/小时),仍能通过垂直爬升来占据高度优势。”

饶是有这么高的评价,米格-29在历次战争中(尤其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从未取得过击坠记录。

苏联解体后,北约获得了大量的米格-29,跟自家飞机做过很多对抗测试

因为每个对手都吃死了米格-29的最大弱点——航程短。

你机动性能不错是吧,那我就不靠近你,远远的给你“放风筝”。等到米格-29的燃料耗的差不多了,再跟上去缠斗。而此时的米格-29因为油料不足急于返航,已经无法做更多动作了。

实际上,苏联也意识到米格-29作为一款“低档”轻型战斗机并不是很低档,所以后来也搞了更微缩的方案“产品33”。这个方案采用单中推RD-33,单垂尾,机腹进气,咋一看有点像F-16。

产品-33

不过“产品33”方案没有落地的机会,一直到就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与巴基斯坦要搞一款合作搞“枭龙”,倒是借鉴了产品-33的部分技术。

0 阅读:24

世界的多重视角

简介:不同角度,了解世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