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抽调了200多万志愿军入朝参战,这些部队基本涵盖了当时国内的四大野战军。
除了百万大军之外,为了此次作战我军的名将也是尽数出动,一野这边的彭老总、二野的陈赓大将、四野邓华和韩先楚将军,以及三野这边的宋时轮。
而作为三野在半岛的代表,宋时轮更是指挥了荡气回肠的长津湖战役,该战役是我军歼灭美军数量最多的战役之一。
因此,很多人认为宋时轮在抗美援朝期间的加分项,足以让他在上将中处于拔尖的水平,甚至可以迈进大将之列。
那么,立下这么大战功的宋时轮,为何却在1955年未能跻身大将行列呢?

《长津湖》电影中宋时轮将军(剧照)
首先,宋时轮的上将肯定是没问题的宋时轮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无论是从履历和能力上来看都是没有问题的。
和陈赓将军一样,宋时轮将军也是黄埔五期出身,在大革命失败后宋时轮将军在老家湖南组建了萍醴边游击队继续进行斗争,他也是最早上井冈山的将领之一。
在红军时期,因为调侃过“洋顾问”当时担任红军师长的他被派到了红军大学学习,在长征期间被编入到学长陈赓大将的干部团中。到了陕北之后,干部团大部被编入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充实中层指挥员队伍,宋时轮也得以担任红15军团的作战科长,并在东征期间率领2个营的兵力,与阎老西部2个军周旋。
而这也是他在抗战前的最高光时刻,从这也能看出宋将军确实是我军游击战和机动防御的一把好手……

抗战前的宋时轮将军
抗战开始后,宋时轮被编入到了贺老总的120师队伍里面。
1937年,宋时轮被任命为120师第358旅(张宗逊)716团团长,是八路军最早的15个主力团长之一。日军全面攻占山西之后,八路军也开始到敌后开辟根据地,宋时轮的所部被改编成雁北支队和八路军第4纵队(纵队司令皆是后来的上将和大将),在冀北期间宋时轮所部总兵力高达5万余人,论兵力比新四军还多。虽然在建设平西根据地期间,被日军多次围剿,但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刻宋时轮所部得也保持在3000人以上。
1940年,宋时轮卸任晋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并进入抗大学习(我军高级将领晋升需要进入抗大)一直到抗战结束。
从宋时轮的履历上看,15个团长之一让他在抗战期间的职务肯定是符合于我军上将标准,甚至于他曾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这样的二级军区司令(和陈赓大将的太岳军区平级),也让他可以展望一下大将。

在平西建设根据地期间,左一为宋时轮,右一为邓华
抗战结束后,为了充实山东我军队伍,宋时轮跟着当时一起去延安学习的陈老总一起回到了山东,并担任最新成立的山东野战军参谋长一职。
在根据地反击战和出击京浦路作战中表现可圈可点,当然在山东野战军期间,也经历了泗县对桂军的不胜以及宿北、鲁南战役的胶着,在1947年山野和华中野战军合兵之后,宋时轮也被任命为新的“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华野参谋长则是由陈士渠担任。
有一说一,从山野的参谋长变成纵队司令,对于宋时轮来来说确实算是“降级使用”。

新的华野班子,宋时轮很难跻身其中
不过,担任一线纵队司令员的宋时轮在随后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他将渤海出来的10纵打造成华野防御最强的纵队,正是靠着在10纵的优异表现,淮海战役结束后成为了三野四大兵团司令之一(陈士渠、王建安和叶飞),并带领为了渡海战役准备——当时三野战斗力最强的9兵团,入朝作战后更是打出了让美军胆寒的长津湖大捷。
而纵观宋时轮在解放战争期间的职务——主力纵队司令和兵团司令,再加上志愿军副司令员这个职务,按照当时我军上将授予标准“红军时期师级以上、抗战时期正团、1952年后正兵团级以上”,宋时轮将军完全符合每一时期的标准。
故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宋时轮担任上将实至名归。

宋时轮上将,实至名归
和大将比,宋时轮还缺少什么?那么在长津湖迎来军事生涯巅峰的宋时轮,能否有资格跻身大将之列,或者说如果大将的队伍扩充到15-20人的话,宋时轮能入选呢?
答案很遗憾,是否定的……

抗美援朝回国之后的宋时轮将军
以10大将为例。
宋时轮的资历和战绩,对上他们中随便一个都很难与之相比。
在10大将中,陈赓大将在红军时期是宋时轮的老学长和上司(干部团时期),在加入红15军团参加东征时期,军团长就是徐海东大将,粟裕大将更是华野时期一直领导宋时轮,哪怕是在分兵时期,宋时轮的10纵也是经常配属给粟裕的外线兵团作战,也是当时粟裕除了1、4和6纵之外指挥最多的纵队之一。
到了三野时期担任兵团司令的宋时轮,同样也是受副司令员粟裕指挥。

粟裕和宋时轮将军
而除了粟裕这位长期的直接领导之外,张云逸大将是我军资历最老的将军之一,在华东军区时期还是副司令;黄克诚大将虽然和宋时轮都是纵队司令,但黄克诚将军在东北军区是副职级,而且在红军时期还是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军团副职级别),同样的职务也有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他就是东北军区参谋长和副司令员、谭政大将是东北军区和四野的政治部主任,同样也是副军区级的;王树声和罗大将的资历和职务都同样也要排在宋时轮将军前面。
故而,单纯从这个标准上来看,宋时轮将军是很难跻身10大将之列。

我军的大将阵列,每一个都是战功累累
那么,我们退一步来说,如果大将名额是15-20个的话,宋时轮能否有机会?
以前我们一直说萧克镇上将,虽然后来证实没有这回事,但足以证明萧克上将的资历和能力确实在上将里面是拔尖的。
宋时轮和萧克上将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红军时期萧克上将就是军团长,抗战时期还是120师副师长以及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巧合的是宋时轮的当时就隶属于萧克上指挥。同样的例子还有同为的上将的张宗逊将军,他在1937年120师改编的时候就是宋时轮的旅长;邓华将军则是当时志愿军的代理司令员(宋时轮为副司令员)。

萧克和张宗逊上将,皆是宋将军的老上司
而在解放战争中,职务在宋时轮之上的我军上将其实也不少。
比如东野的103,也就是刘亚楼上将,他之前就是东野的参谋长,后来虽然也和宋时轮一样是兵团负责人(带领14兵团),可后来也升任为空军司令员,是兵种的负责人。同样出身东野的萧华上将在资历上也要比宋时轮将军优秀。

上将里面表现不俗的刘亚楼将军(剧照)
华北野战军的杨得志在半岛的时候同样和宋时轮一样是副司令出身,在抗战时候也都是八路军主力团团长和纵队司令员,同样也不逊色于他,而且在战绩上要强于宋时轮,毕竟杨得志可是华北野战军的第一战将。

杨得志上将
再说到抗美援战场上,宋时轮将军虽然是三野的代表人物,但因为长津湖战役中三野也付出了战损将近5万人的代价(多数为冻伤)以至于绝大部分时间都缺席战役,其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出场次数以及战果是要稍逊于韩先楚、邓华等一众副司令员。

和宋时轮同为志愿军副司令的韩先楚将军(剧照)
哪怕是再回到三野的内部里面,宋时轮将军在上将里面也并不占据什么绝对的优势。
在1949年改编成三野之后的4个兵团司令中,宋时轮是唯一一个以纵队司令员入选的。
当时王建安是山东兵团副司令,在济南战役中还和宋时轮将军搭档过,叶飞将军一直都是粟裕兵团的副司令,在粟裕代理华野副司令期间,叶飞一直担任兵团实际指挥负责人的身份指挥第1、4和6纵;而陈士渠则是和刘亚楼一样都是以野战军参谋长身份担任兵团司令,其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负责指挥陈唐兵团,从这个角度上看宋时轮和这三位司令员相比要显得单薄一点,甚至很多人认为9兵团司令员应该是许世友、陶勇几个人中产生。

三野四大兵团司令,宋时轮的资历和职务比其他三个还是有点劣势
单纯从这个角度上看,宋时轮将军在上将的队伍里面,也并非是独一档的存在。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哪怕是大将的标准扩充到15-20人,宋时轮将军无论是资历上,还是解放和抗美援朝时期的战绩上看,都很难够到这个标准。
当然宋时轮将军的上将是实至名归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美双方长时间都讳莫如深的一场战斗,你告诉我是大捷?
论资历,远低于萧克:论军事才干,远低于邓华,那可能跻身大将?小编找事吸眼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