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离开总长一职,调去担任军科院第一副院长。
从职务调动来说,离开军队核心,被“边缘化”了。

我们知道军科院是在1957年筹建,首任院长兼政委是叶剑英,该单位属于大军区正职,与大军区、军兵种一个级别。可从配置来说,该单位属于高配。很多大军区单位一把手是大将、上将,甚至是中将,而该单位一把手是元帅,其他几位副职不是大将,就是上将。
军科院是军队科研单位,负责军事基础理论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及编修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其他有关的军事法规等工作。
粟裕作为第一副院长,协助叶帅抓总。

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有兼任一个“虚职”,国防部副部长。
如今提到国防部长,都知道是国务院下属的一个职能部委,可在五六十年代,国防部名义上是军委对外名义。也就是说在外国人眼中,我们军队最高机构是国防部。实际上,国防部并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依然由军委领导。
对此,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长,这就无疑抬高国防部部长的地位。
国防部副部长从对外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很高的“虚职”,因为没有实际指挥权。
1954年,彭老总担任国防部长后,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当选为副部长。1958年,萧克、李达不再兼任,粟裕兼任。1959年,黄克诚不再兼任,增加罗瑞卿、谭政、陈赓、许光达、许世友、刘亚楼为国防部副部长。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国防部不再行使做为“军委对外的名称”的职责,仅仅是国务院系统的军事工作机关,“国防部副部长”退出历史舞台。
很多人更不知道,1966年以后,粟裕担负的工作越来越重要,精力已经从军科院转到国务院工作,负责国防工业口,后成为国务院业务组成员,负责全国交通口工作,而且在七十年代担任军委常委,协助叶帅工作,再次进入军队核心之列。如果不是身体有恙,或许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自1958年离开总参后,就没有再被重用,这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