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易获得升迁的岗位被时人戏称为帝师王佐鬼使神差

史海撷英 2024-12-21 18:27:45

同光年间,京师官场中流行着一句谚语,曰“帝师王佐鬼使神差”,以形容京城各部院衙门职官的升迁趋势。

晚清时期,不论京官外官,其编制已经远远不足以供应广大的候补队伍。即便是在职官员中,升迁的机会也十分渺茫,大部分中下级京官如果不在特定的岗位上,一辈子就难以得到提升。

清王朝二百多年形成的文官选拔和晋升制度,在进入晚清以后形同虚设,固有的制度被破坏。加上朝廷财政困难,卖官鬻爵的情况愈发严重,科甲出身的官员优势渐失,统治者更注重那些愿意出钱的人入仕为官。

就拿翰林院来说,道光以前翰林选官享有一定的优先权,散馆之后即可授职。但自道光以后,翰林官的特权丧失,散馆之后很多翰林无法获得实缺,开坊则更难。

同样,内阁、六部和其他部院衙门的中下级官员,补缺亦十分困难。所以才有了“帝师王佐鬼使神差”之说。

何谓帝师?

帝师广义上来讲是指教授皇帝读书的师傅,清朝初中期,皇子都在上书房读书,所选的老师一般都是当朝大儒,且本身的职务也不会太低,起码都是二品以上的官员。

同治帝、光绪帝二帝冲龄即位,为了确保他们的教育质量,师傅的人数比先前有所增多。且同、光二帝是以皇帝的名义接受教育,与皇子的等级不同,故而他们的授课场所不在上书房,而选在了弘德殿、毓庆宫。所以凡是奉旨在弘德殿、毓庆宫行走者,一般都被认为是帝师,实际上这当中有很多人是滥竽充数的,根本没有接近皇帝的机会。尽管如此,他们因为顶着帝师的帽子,在仕途上前程上就比一般的官员享有特权,只要缺出,两宫太后就会以皇帝的名义特授。

何谓王佐?

这里的“王”即指恭亲王。咸丰帝驾崩后遗诏以顾命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最高权力。政变中,恭亲王出力最大,作为回报,两宫太后授其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要职,一时间,恭亲王权倾朝野,主掌国家的内政外交。

军机处向来是国家的心脏,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总理衙门的地位迅速上升,其地位与军机处平起平坐。这两个核心机构有一大批“章京”协同办事,而他们服务的对象都是恭亲王,所以便有了“王佐”一说。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恭亲王身边当差,升迁的机会自然优于其他部院衙门。此外,恭亲王府邸还设有一大批官员、包衣之类的服务人员,他们同样也是“王佐”群体,更容易获得提拔。

何谓鬼使?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廷与列强各国的交往增多,尤其是洋务运动兴起之后,朝廷与各国使臣频繁交往。

迫于严峻的国际形势,清王朝还派遣留学生赴各国学习先进科技,同时又选派得力大臣前往各国考察宪政,采购各种装备等等。这些人的思想较为先进,在新兴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朝廷对他们很重视,其升迁速度较一般官员优越很多。

爱新觉罗・奕䜣

当时国内的守旧派对国外新兴事务嗤之以鼻,凡是与各国列强打交道的都被称为“鬼子”,就连恭亲王也未能幸免,得了一个“鬼子六”的绰号。既然被称为鬼子,那么与各国打交道就被成了“鬼使”。

何谓神差?

如果不道明,大部分读者会认为神差可能是那些负责祭祀的官员,实则不然。这里的神差是指在神机营当差的官员。

神机营始于明代,清初时就曾设立,因其武器装备以火器为主,故名“神机”。康熙时期正式成立神机营,与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一起,成为拱卫京师和出征克敌的精锐部队。

至晚清时期,神机营的建置仍在,但其战斗力已非昔日可比,与其他八旗军队一样日趋腐败。但是在清廷眼中,神机营的地位依然很高,其职官非满人不得充。

神机营各职官升迁速度较快,很多满洲亲贵都有在神机营任职的经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荣禄。

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四者升途较捷,且一般人很难得此美差。当时京师中失意没落官员很多,他们既羡慕又妒忌,所以才将此官场风尚加以讥讽。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