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带“大礼包”访美,特朗普丝毫不留情,礼物收下,关税免谈

兆视观察 2025-02-21 17:46:32

据环球网综合报道,印度总理莫迪13日携能源采购清单与军售协议访美,特朗普却在联合记者会上直言"对等关税政策不会为印度开后门",将这场高调外交的博弈底色暴露无遗。

印度总理莫迪启程访美前签署了价值18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协议,美方却在首脑会晤后明确拒绝调整对印关税政策,这场精心策划的“礼单外交”遭遇现实政治的冷水。

新德里试图用"对华强硬"姿态换取华盛顿的关税优惠,甚至提前放出"采购美国战车发动机和液化天然气"的风声。

特朗普的回应却让印度措手不及。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鎏金吊灯下,这位商人总统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宣布:"印度收我们多少关税,美国就收印度多少。"这句话直接击碎了莫迪团队的幻想——即便印度承诺将美国能源进口量提升至战略储备级别,即便双方设定了2030年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的目标,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依然纹丝不动。

特朗普和莫迪(资料图)

印度外交团队为此次访问准备了长达半年的“诚意清单”:承诺采购24架美制MH-60R反潜直升机、6座AP-1000核反应堆以及未来五年进口4800万吨美国液化天然气。这些数字被印媒渲染为“史上最大规模对美采购”,但华盛顿的反应让新德里始料未及——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将准备好的讲稿推到一边,直言“印度对哈雷摩托征收50%关税,美国就必须以同样方式回应”。这种不留情面的表态,直接戳破了印度“以市场换优惠”的幻想。数据显示,印度对美商品平均关税税率高达12.1%,而美国对印产品征税仅为3.3%,这种结构性失衡让特朗普的强硬有了底气。

军火交易的表象繁荣难掩深层矛盾。印度国防部宣称将引进F-35生产线,但五角大楼官员私下透露,首批交付时间不会早于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恰好卡在印度国产五代机AMCA计划首飞之后,暴露出美国对技术转让的真实态度。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莫迪专机降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当天,美国国务院宣布批准向巴基斯坦出售4.5亿美元的F-16战机升级套件。这种“两边下注”的策略,让印度战略界响起一片质疑声——花费90亿美元采购的36架F-35,究竟是对抗区域威胁的利器,还是束缚战略自主的枷锁?

F-35战斗机(资料图)

能源合作看似成果丰硕,实则暗藏不对等条款。印度承诺将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提升至总需求的15%,意味着每年需多支出38亿美元外汇。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墨西哥湾天然气离岸价约为每百万英热单位2.3美元,但运抵印度港口的到岸成本却飙升至7.8美元,价格差异主要来自运输和保险费用。这种“用高价能源换政治支持”的模式,正在印度国内引发激烈争论。全印工商联合会算过一笔账:若按协议履行能源采购,印度制造业成本将上升2.3%,足以抵消莫迪政府过去三年通过减税创造的竞争力优势。

移民问题的交锋撕开了温情面纱。特朗普在闭门会议中要求印度接收“所有非法滞留美国的印度裔公民”,这个数字不是莫迪团队预期的104人,而是72万人的庞大群体。印度内政部紧急预案显示,若按美方要求执行,每年安置费用将超过12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更棘手的是,印度在美侨民每年汇回国内的侨汇高达870亿美元,占外汇储备的23%,任何影响在美印度人权益的政策都可能动摇国家经济根基。这种相互绑架的利益链条,让双方在谈判桌上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对华钢铁关税的“投名状”反而成为负担。印度在莫迪出访前48小时宣布对中国钢铝制品加征关税,试图展现“与美国站在一起”的姿态。但印度建筑商协会的紧急报告显示,本土钢厂目前只能满足62%的螺纹钢需求,缺口部分原本依赖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后,孟买地铁三期工程的钢材采购成本暴涨19%,工期被迫延长三个月。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暴露了印度在产业链上的脆弱性——其钢铁业焦煤进口依存度高达85%,而中国恰是印度第三大焦煤供应国。

莫迪带回的“成果清单”在印度议会引发轩然大波。反对党议员晒出两组对比数据:价值28亿美元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采购价比埃及同款机型高出17%;承诺购买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比卡塔尔现货市场贵22%。这些细节刺激着印度民众的神经,毕竟该国仍有1.4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竞选集会上的一句话,或许道破了这场外交博弈的本质:“我告诉莫迪,美国不是慈善机构,想要公平贸易就得先学会公平。”当印度外长苏杰生强调“印美关系已超越交易性质”时,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却泼来冷水——过去五年美国对印技术转让总量比美韩合作少73%,甚至不及美越军事合作的水平。

印度外长苏杰生(资料图)

这场访问留下的最大悬念,或许藏在印度商工部那份未公开的评估报告里:若美印全面实施对等关税,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将损失54亿美元出口额,这相当于行业全年利润的18%。当莫迪在回国专机上审阅文件时,他的经济顾问团队正在连夜测算另一个数字——为平衡对美贸易逆差而承诺的千亿订单,究竟需要多少印度农民卖掉土地、多少工人接受降薪才能兑现。这些问题没有出现在联合声明里,却注定要写进印度未来十年的发展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