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2月15日报道,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公开批评美国"无视国际规则",同日美防长赫格塞思强硬要求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责任,跨大西洋联盟裂痕引发全球关注。
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德国元首用"车灯下被吓坏的鹿"形容欧洲处境。施泰因迈尔直言美国新政府的世界观与欧洲存在根本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具体政策层面,更涉及对国际秩序基本规则的认知。柏林方面特别指出,华盛顿近年来在多边协议退出、贸易壁垒设置、军事部署调整等关键决策中,多次未与欧洲进行充分协商。五角大楼负责人的表态加剧了紧张态势。赫格塞思援引冷战时期艾森豪威尔的比喻,将欧洲防务支出不足形容为"把山姆大叔当傻瓜叔叔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防长此次发言选择在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直接向欧洲各国防长传递压力信号。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国防开支新标准引发轩然大波。根据白宫最新要求,北约成员国需将军事预算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相当于现行标准的2.5倍。数据显示,2024年北约欧洲成员国平均防务支出占比仅为2.3%,德国实际支出比例更低于联盟平均水平。欧洲理事会内部文件显示,法德意西四国已联合拟定反制方案。该方案提出建立"欧洲防务优先基金",计划在2026年前将欧盟共同安全预算提升至800亿欧元规模。巴黎政治学院研究员指出,这项计划实质是在北约框架外另建欧洲自主防务体系。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则选择不同路径,华沙当局已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4.2%,成为首个达到美国新标准的欧洲国家。
从2017年特朗普首次质疑北约"过时论",到2024年拜登政府批准《通胀削减法案》打击欧洲新能源产业,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已积累八年。欧盟委员会统计显示,美欧贸易争端涉及的关税总额从2016年的32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217亿美元。慕尼黑安全会议发布的《2025年度安全报告》揭示关键数据:欧洲民众对美国信任度从2016年的79%骤降至2024年的43%,同期对欧盟自主防务的支持率从31%攀升至68%。这种民意转变正在重塑欧洲政治家的决策取向。德国联邦国防军改革方案泄露文件显示,柏林计划在2027年前组建快速反应部队,这支3.5万人规模的作战单元将完全脱离北约指挥体系。
大西洋两岸的博弈正在产生外溢效应。英国《金融时报》披露,法国正推动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加速自贸协定谈判,试图削弱美元在拉美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意大利则重启与北非国家的能源管道建设,这项被搁置十年的计划旨在降低对美液化天然气的依赖。莫斯科与北京对欧洲的动向保持高度关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瓦尔代论坛上称"单极世界正在崩塌",中国外交部则重申"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国际观察家注意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期关于"多极世界需要平衡力量"的表态,与中方立场出现微妙呼应。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跨大西洋关系并非全面恶化。在网络安全、太空开发、人工智能军事化等领域,美欧合作仍在深化。北约框架下的"锁盾2025"网络防御演习,参与国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美德法三国联合研制的第六代战机原型机,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首飞。欧盟对外行动署内部评估认为,当前紧张态势可能促使欧洲加快战略觉醒。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组网,到欧洲防务基金的实质性运作,布鲁塞尔正在构建独立于美国的安全保障体系。这种趋势既带来挑战,也孕育着国际秩序变革的新机遇。
经济领域的裂痕同样触目惊心。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欧盟对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1%,创下199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额增长23%,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占比达到68%。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公开指责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是"披着环保外衣的保护主义",该法案导致欧洲企业面临每年至少120亿欧元的额外成本。
军事部署调整成为新的冲突焦点。五角大楼宣布将撤回部署在德国的F-35中队,这些先进战机将转场至波兰拉斯克空军基地。柏林方面立即作出反应,批准向以色列出售"箭-3"反导系统的德国制造部件,这笔价值17亿欧元的军售完全绕过北约军备审查程序。意大利海军更是在地中海举行"没有美国参加的"联合演习,参演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北非国家,演习区域覆盖了美军第六舰队传统巡逻范围。
美国五角大楼(资料图)
能源领域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欧盟委员会通过紧急立法,要求成员国在2026年前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恢复至2021年水平的50%,这项决定直接冲击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利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披露,欧洲买家已秘密签订为期十年的俄气采购补充协议,合同总额高达800亿欧元。美国参议院随即通过《大西洋能源安全法案》,禁止向购买俄气的欧洲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法案附带条款明确将制裁范围扩大到参与北溪管道维修的欧洲公司。
科技竞争成为新的角力场。欧盟即将出台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草案显示,布鲁塞尔计划将34种战略矿产的对美出口关税提高300%,这些材料涉及半导体、电池和航天工业。ASML公司证实,应荷兰政府要求,已暂停向美国芯片企业交付三台极紫外光刻机,这批价值15亿欧元的设备原定于本月运往加利福尼亚。美国商务部迅速反制,将七家欧洲量子计算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获得美国专利技术授权。
民意层面的对立日益尖锐。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18-29岁欧洲青年对美国的好感度降至历史最低的29%,较其父母辈下降超过50个百分点。在巴黎和柏林街头,抗议者焚烧印有北约标志的旗帜,要求退出军事联盟的请愿书在半个月内收集到470万个签名。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发起"别忘记诺曼底"运动,在《华尔街日报》刊登整版广告,警告欧洲"背叛二战盟约将付出代价"。
在这场世纪博弈中,军事专家注意到两个危险信号:美国陆军首次在立陶宛永久部署"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发射架距离加里宁格勒仅80公里;德国联邦议院则通过决议,授权国防军可使用常规武器保卫欧盟外部边界,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首次在非北约框架下明确宣示武力使用范围。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坦言,大西洋两岸正在经历"离婚冷静期",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美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转折。当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挪威北极圈内演练极地作战时,2000公里外的布鲁塞尔,欧盟27国防长正签署《联合防空宣言》,决定建立覆盖全境的导弹预警系统。这套耗资220亿欧元的防御网络完全由欧洲企业承建,计划在2028年投入运行。耐人寻味的是,宣言文本刻意避免提及北约现有防空体系,项目负责人来自空客防务而非洛克希德·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