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纪检审查调查工作里,谈话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推进。很多人好奇,面对复杂的情况和形形色色的被谈话人,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答案是肯定的。这些方法紧密围绕谈话目的,遵循纪律与法律规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巧妙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剖析这些实用的谈话策略。
政策攻心:用政策唤醒理智与初心政策攻心是审查调查谈话的核心策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耐心讲解政策,引导被谈话人主动如实交代问题。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用思想工作唤醒他们的初心,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同时讲清宽严相济的政策,分化瓦解涉案人员,加快办案进度。
被谈话人情况各异,他们的社会经历、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以及违纪违法的原因和程度都不相同。所以,他们在谈话中的思想活动复杂多变。这就要求谈话人员时刻关注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教育,不能千篇一律。
执行宽严相济政策时,要精准把握宽严尺度。宽大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严格也不能超出法律界限。讲解政策务必全面、准确且有分寸,不能误导被谈话人,更不能违规操作。还要区分被谈话人的自我辩解和对抗行为,对于合理申辩要耐心倾听、认真核实,避免盲目指责导致冤假错案。最重要的是,传达的政策要明确可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信任,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
证据揭示:精准出击,发挥证据最大威力证据是审查调查的关键,但不能随意使用,特别是核心证据,一定要选准时机。只有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示,才能充分发挥证据的作用,达到一击即中的效果。
那么,哪些时机适合出示证据呢?主要有五个关键时刻:一是被谈话人在交代与否之间犹豫不决时,出示证据能让他们明白我们已掌握情况,断绝其侥幸心理;二是他们试图掩盖破绽、编造谎言时,证据可以击碎其伪装;三是陈述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时,证据能直击要害,让他们意识到无法蒙混过关;四是避重就轻、心存侥幸时,出示证据可以撕下他们的伪装,让他们知道必须全部交代;五是自恃有后台、死顶硬抗时,选准时机出示证据,能打掉其嚣张气焰,使其陷入被动。
情感激化:以情感为突破口,唤醒良知每个人都有情感,再顽固的被谈话人也有柔软的一面。对于良知未泯的人,巧妙运用情感因素,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利用他们对组织的感恩、对家人的情感等,引导其向善,抑制其趋恶倾向。
一个有良知的人,对组织的培养往往心存感恩。哪怕这种情感很微弱,我们也要抓住这个切入点做思想工作。在某专案中,谈话对象曾顽固对抗四十多天,后来原领导出面做工作,让他感受到组织没有放弃他,最终选择配合调查。
运用情感激化策略时,要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法结合起来。缺乏情感触动,道理和法律就显得空洞;只谈感情,不谈道理和法律,被谈话人就无法真正认识错误。
分化瓦解:直击利益痛点,打破攻守同盟因利益结成的同盟看似坚固,实则脆弱。一旦打破利益平衡,同盟就会瞬间瓦解。我们要找到他们的利益痛点,利用利害关系人的心理和矛盾,瓦解攻守同盟。
对于事前共谋、事后串供的人,利用他们害怕当“替罪羊”的心理,或他们之间的矛盾,促使其交代问题。在共同违纪违法案件中,利用同案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不信任感,进行分化瓦解。如果同案人有攻守同盟,在分别谈话时,抓住口供中的漏洞,各个击破。
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引导积极配合谈话是从心理对立走向心理相容的过程。要让被谈话人配合,就不能与他们形成对立。我们先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再与之对话,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过去,还为他们指明未来的出路,引导他们选择配合调查。
当然,对于他们的错误,要毫不含糊地指出,并依据纪律和法律进行解释说明。肯定和否定都要把握好分寸,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从对立走向配合。
心理引导:掌控心理,引导走向正轨谈话是一场心理战,考验双方的心理稳定性和对对方心理弱点的捕捉能力。同情心人皆有之,但谈话人员要理性控制,避免被利用。比如在某案件中,新同志就被被谈话人编造的谎言误导,而老同志则能迅速突破。
我们要抓住被谈话人拒供、假供的心理原因,点明他们的心思,揭露谎言,给他们台阶下,引导他们分清是非,不要一错再错。心理引导的目的是让被谈话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谈话没陷入僵局,我们就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矛盾追踪:揪住矛盾,突破心理防线矛盾追踪法是在谈话中捕捉被谈话人暴露的矛盾,结合证据分析判断,追踪、揭示和突破矛盾。这些矛盾体现在情绪、判断、语言、事实、逻辑以及与其他涉案人员陈述等方面。
比如,被谈话人情绪突然变化、对形势政策判断错误、语言前后矛盾、事实细节无法自圆其说、逻辑不通,或者与他人陈述不一致等。利用这些矛盾,能动摇他们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如实交代问题。运用这一方法,要精准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口供和证据,找出能击中要害的矛盾点,突破心理防线。
迂回包抄:旁敲侧击,逐步逼近核心迂回包抄法是先从生活琐事入手,如询问亲属交代事宜、工作交接情况等,让被谈话人放松戒备,自然地与我们对话。然后循序渐进问清基本情况,再切入谈话主题,让他们觉得无法回避主要问题。
这种方法从侧翼提问,让被谈话人在轻松氛围中暴露有价值的信息或矛盾点,为追问主要问题创造条件。使用时要提前准备,有计划地进行,避免暴露意图,确保问题围绕中心,逻辑严密。当相关具体问题问清楚后,选择恰当时机追问主要问题,让被谈话人无法推脱。
审查调查谈话的方法策略丰富多样,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案件和被谈话人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不是死板的教条,我们要掌握其背后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让每一次谈话都能发挥最大效能,助力案件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