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体制内忙碌多年,竟输给外卖装修的成就感

职场的参读 2025-03-22 17:58:45

前几天,我刷到一则挺让人感慨的新闻。有个硕士学历的白领,原本安稳地在办公室工作,可公司突然要把他外派到离家特别远的外地。他不想去,加上年龄越来越大,在职场上很难再找到好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艺术涂料,于是转行干起装修,当起了油漆工。跟着师傅学了四个月后,现在他最高日薪能有1300元。可不少人却在冷嘲热讽,说“又想骗我去当牛马”。

我在体制内工作十多年了,想说句心里话:先把这1300元日薪放一边,要是不考虑地位、他人眼光和评价,干装修工其实比很多白领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现在很多白领的工作都局限在办公室里。每天就是凭空想方案,精心制作精美的PPT,频繁组织开会,还要给领导写讲话稿。这些工作大多流于形式,没什么实际用处。而且企业或单位规模越大,形式主义就越严重。之前美的等大企业明确表态要反对形式主义,像内部汇报不让用PPT,开会不能超过一小时,不要求写工作日报周报,下班时间不准开会等。这些企业越是坚决抵制,就越说明形式主义的问题有多严重。

体制内的人,更是深受形式主义之害。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搞材料、组织开会,而且很多会都是毫无实质意义的“神仙会”。不知道有多少材料写手为了改领导的讲话稿熬夜到凌晨,还有不少领导带着一群人反复琢磨用词,比如到底该用“去”还是“赴”地方调研。我在体制内工作这么多年,仔细想想,真正实实在在干成的事没几件。身边同事也都忙得不可开交,天天加班加点,可成果却寥寥无几。

大企业里的白领,工作状态和公务员差不多。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人很容易感到空虚,找不到做事的成就感,更别提工作的乐趣了。我常常想自己手头做的这些事到底有什么意义,能带来什么好结果,对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实际益处,可每次都想不出答案。相反,我甚至觉得自己做的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越多,对基层的干扰就越大,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也就越深。我想,这也是很多从事文案文书工作、不接触具体业务的白领共同的感受。

反倒是做一些看似简单、没什么价值的事情时,能让人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比如整理档案、打扫卫生,看着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那种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我喜欢做饭,当做好两菜一汤,看到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光盘见底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我也喜欢写作,每当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有人阅读、点赞、评论,尤其是有人说从中获得启发、提升了认知,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大厂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得了抑郁症,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吃不好睡不好,最后只能辞职。后来他开始跑外卖,每天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穿梭,运动量充足,每天能走两三万步,身体也慢慢好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每送完一单,他不仅能拿到收入,还能让别人吃上热乎的饭菜。每当收到顾客的一句“谢谢”,或是一个好评,他都能体会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成就感。

干装修工也是如此,能亲眼看着一个房子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变得漂亮、温馨,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拿到相应报酬,还经常能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感谢。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搭积木,或是用泥巴、树枝搭建小物件的经历,当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成就感简直要爆棚。网上也有不少人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装修自家院子和房子,看着毛坯房一步步变成自己梦想中的样子,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简直无法言表。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体验这样的感觉。

如今,大多数人已经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按理说,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做那些能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人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为了他人的看法和面子,一辈子都在做着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过着毫无乐趣的生活。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