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小车,一款卖5.38万,一款卖11.98万,放在一起比较显得荒唐。但它们的目标用户,偏偏又是同一拨人。蔚来萤火虫的上市不是“对位特斯拉”,而是撞上了中国小型纯电车市场最强钉子户——五菱缤果。结果不难预测:一场血雨腥风,已经不可避免。
先看数据。五菱缤果2025款车长为3990mm,轴距2560mm,续航两档——203km和333km。起售价5.38万元,顶配不过8.88万元。蔚来萤火虫车长4040mm,轴距2610mm,续航分别为355km和410km,起售价高达11.98万元,顶配接近15万元。车长仅多出5厘米,轴距不过多了5公分,续航最多多出77公里,价格却翻了一倍有余。
问题来了:在这个细分市场,用户究竟要什么?答案很明确:她们要“可爱”,要“实用”,要“便宜”。她们是年轻女生,是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是家中老人的买菜代步工具,是对品牌无感但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群体。她们可能不会区分三合一电驱和PMSM,也不在乎800V还是400V架构。她们只在乎:这车好不好看,好不好开,好不好停,关键——贵不贵。
缤果能火,不是因为性能,而是因为精准地踩中了这群人的消费神经。四门五座,拎包上车,配色亮眼,空间不小,最低一公里电费不到3毛。它是生活工具,也是社交货币。她们要的不是汽车,是一种有个性的出行方式,一种被理解的生活态度。缤果的成功,是用5万块,给了她们“体面”和“自由”。
反观萤火虫,虽然打着“蔚来出品”的高端招牌,试图用更智能的座舱、更大的中控屏、更强的辅助驾驶来俘获同一人群,但却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这群人并不需要它。她们不是科技控,也不是智能驾驶的早期用户。对于她们而言,“400公里续航”不是价值点,因为城市通勤每天不过三五十公里,三天一充已经过剩。“L2级辅助驾驶”更不是刚需,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跑过高速,最多堵在早晚高峰的城市主干道。
更致命的是价格。你可以说自己贵得有道理,但消费者未必愿意为你的“道理”买单。一个市面上都用磷酸铁锂的级别,你上三元锂了,续航多了几十公里,然后你说值多5万块?不好意思,这里是中国市场,不是挪威。消费升级不是你说升级就能收智商税的。
蔚来想靠萤火虫下探市场,占领5-10万级别的小型电车市场,但忽略了这个赛道的残酷性。不是谁都能下沉的,哪怕你再高贵出身。五菱缤果从2023年推出至今,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维保体系和用户社群,其品牌亲和力和性价比已深入人心。而且在它之后,比亚迪海鸥、吉利熊猫、奇瑞小蚂蚁等早已将这个市场卷到毫厘必争。你一个新品牌、定价翻番、渠道刚起步,怎么卷得过人家?
更别说五菱此次发布的2025款缤果,不只是价格压榨,更是主动升级。新款缤果新增液晶仪表、倒车影像、胎压监测、快充接口等配置,实用性直接拉满。它不是一辆“低端车”,而是一步步在往“更合理的价格,更实用的体验”演进。而萤火虫呢?唯一能站住脚的优势,是换电,可符合萤火虫的换电站又有几座呢?
有人会说,萤火虫走的是“高质价比”路线,不是和缤果正面竞争。但市场从不讲理论,只讲交易。当两个产品价格差一倍,但实际体验差距没那么大时,消费者的选择是赤裸裸的。哪怕你续航400公里,她们也会觉得“多余”;哪怕你智驾更智能,她们也会觉得“无感”;而那多出来的五万元,在她们眼里,足够租五年的停车位,或是换三次电池。
缤果的卷土重来,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所有“科技定价幻想”的车企脸上。这不是价格战的问题,这是用户价值观的问题。在一个对价格敏感度爆表的细分市场里,高高在上的“技术优越”没有意义。你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定义趋势。
蔚来可能误判了这个市场。它试图用萤火虫下探低端市场,复制当年蔚来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成功,但很明显,它来的不是时候,也不是方法。这个价位段,早已不是靠“出身”就能吃饭的地方。这里比的不是谁科技炫,而是谁更懂用户。
萤火虫想做“最智能的小型车”,但市场只想要“最便宜的靠谱车”。这之间的错位,正是它未来最大的风险。而缤果,虽然看起来朴素无华,却恰恰说明了一个残酷现实:这不是品牌高低的较量,而是接地气程度的竞争。
萤火虫不是不好,只是它生错了时间,走错了战场。而五菱缤果,才是真正站在这场战役正确一边的“人民小车”。
这属实没事硬黑,两者定位配置完全不一样,也能硬拉一起比,你干嘛不能五菱面包车和MPV去比一下?
黑子
萤火🐛这价格,是来把它推进嘎嘎的最后一步棋。。。
五菱缤果还是老款,改了个中央扶手,还是前驱➕扭力梁悬挂,车身发飘
五菱缤果没这车洋气、有个性,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给的情绪价值不如这车。当然,看重性价比的可以选缤果
一个面包车比什么
不在一个档次,有什么好对比的。黑子
电价每公里三毛?你充的进口电?
未来活不过五年,自己作死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