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自学《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的一问,做好读书笔记,每月记一次教育随笔,每节课后记教学随记。并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交流研讨,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学服务。
2、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发展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树立"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
3、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或自修,浓化教师学习风气,不断充电,使其自身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鼓励教师订阅专业刊物,学习研究教材,掌握更适合于自己的教法,随时学习,借鉴,吸收新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动态。使每位教师不仅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教学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举行学期末“校级优秀课”、“优秀备课”、“优秀集体备课组”、“优秀作业”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持之以恒做好各项常规业务工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5、多形式、全方位推进校本培训。学校要积极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尊重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在教研中的积极性,用教师喜爱参与的研究活动搭建教师展示才华、享受成功的平台,发挥网络、视频培训的优势,拓展培训的时空范围,提高培训的效率,让校本教研成为吸引教师、凝聚教师、提升教师、成就教师的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