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有多少亲王没有葬在自己的封国?其中原因是否各不相同?

楼哥看明史 2024-01-31 15:36:50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以靖难元勋、太师、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扈从文武百官,以及京师三大营精锐几乎全军覆没,甚至连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本人都做了瓦剌人的俘虏,以至于留下了“堡宗”、“瓦剌留学生”这样的恶名。

瓦剌军队随即进犯京师,沿途洗劫了天寿山太宗朱棣长陵、仁宗朱高炽献陵,以及宣宗朱瞻基景陵。不但如此,就连京郊的几座亲王墓:越靖王、蕲献王、滕怀王、卫恭王诸坟也被劫掠一空。

戊戌,造越靖王等坟祭器。先是,诸坟赐祭器经胡寇残缺。守坟者以为言,故命重造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十八·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六》

土木堡之变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明代亲王按理都要去各自封国就藩,越靖王等人怎么会葬于京师呢?又有多少位实封亲王没有葬在自己的封国,其中都有些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未之国而薨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开国太祖朱元璋封建诸王,其中次子朱樉封秦王、第三子朱棡封晋王、第四子朱棣封燕王、第五子朱橚封吴王、第六子朱桢封楚王、第七子朱榑封齐王、第八子朱梓封潭王、第九子朱杞封赵王、第十子朱檀封鲁王。

就在册封后不久,赵王朱杞便不幸夭折,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位去世的亲王。然而由于其年龄实在太小(不到两岁),所以既无谥号,又没有记录其坟园位置,但肯定是葬在了南京。而对于明代亲王来说,之所以会葬于京师,最大的原因就是未之国而薨。

韩宪王朱松

朱松,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母妃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册封为韩王,封国辽东开原。

靖难战争剧照

由于年龄和靖难战争的原因,朱松在洪武朝和建文朝都没能前往开原就藩。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七日,他的四哥燕王朱棣在南京皇宫奉天殿登基称帝,实现了一个藩王从造反到做皇帝的逆袭。

此时天下尚未完全安定,开原更是僻在边疆,朱棣因此也暂时没有让韩王就藩。然而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十月,韩王朱松在南京去世,终年二十八岁,谥曰宪,葬于安德门外向山之原,即今韩府山。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九月,嗣封韩王子朱冲(火或)率领韩藩宗室改迁陕西平凉。由于韩宪王入土已久,最终由其女荣河郡主一家留在南京看守坟园。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正月,韩宪王妃冯氏去世,时任韩王朱徵钋请求将其棺木运往南京,与曾祖父合葬,但朝廷未予同意。

越靖王朱瞻墉

朱瞻墉,生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正月,仁宗朱高炽第三子,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册封为越王。

诚孝昭皇后张氏剧照

身为仁宗皇帝的嫡次子,朱瞻墉在洪熙元朝、宣德朝甚至正统朝的地位都十分特殊。宣宗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且都年幼,所以越王一直留在北京没有之国,应该是作为备胎使用。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六月,越王朱瞻墉去世,享年三十五岁,谥曰靖,无嗣除国。越王妃吴氏当日即殉葬,谥曰贞惠。

蕲献王朱瞻垠

朱瞻垠,生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仁宗朱高炽第四子,生母贤妃李氏。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年底的时候,时任皇太子朱高炽率领宫眷从南京来到北京,因为他的父皇朱棣准备正式迁都于此,朱瞻垠自然也跟着一起来到了北京。

史书中对朱瞻垠的评价很高,称他“自幼颖悟好学,喜儒术,为人谦和恭谨”。然而天妒英才,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十月,朱瞻垠去世,年仅十七岁,追封为静乐王,谥曰庄献。朱高炽继位之后,追封朱瞻垠为蕲王,谥曰献。

滕怀王朱瞻垲

朱瞻垲,生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月,仁宗朱高炽第八子,生母恭肃贵妃郭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册封为滕王,封国云南。

郭贵妃剧照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仁宗驾崩,郭贵妃随即殉葬。当年闰七月,滕王朱瞻垲去世,年仅十七岁,谥曰怀,无嗣除国。身为恭肃贵妃的长子,朱瞻垲之死,历来被认为颇有疑问。

卫恭王朱瞻埏

朱瞻埏,生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二月,仁宗朱高炽第十子,生母恭肃贵妃郭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册封为卫王,封国河南怀庆府。

身为仁宗的幼子,朱瞻埏从小便极受宠爱。当朱瞻埏生病时,朱高炽甚至特意为其祈福。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卫王在成年之后,一直留在北京,史称“宣宗抚爱之,未就藩”。宣宗驾崩后,由于继位的英宗朱祁镇年幼,卫王还曾多次代替皇帝前往南京孝陵以及北京天寿山致祭。

戊戌,以三月清明节,遣卫王瞻埏往南京祭孝陵。—《明英宗实录卷十四》

卫恭王与明宣宗剧照

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十月,卫王朱瞻埏去世,年仅二十三岁,谥曰恭,无嗣除国。王妃杨氏在一个月后自尽殉葬,谥曰贞烈。

忻穆王朱见治

朱见治,生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闰二月,英宗朱祁镇第八子,生母靖庄安穆宸妃万氏,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七月册封为忻王。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的时候,朱见治行冠礼后出阁读书。未曾想出任忻王侍讲的进士张宽,宁愿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项忠麾下打仗,也不愿意留在王府。

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二月,忻王朱见治去世,年仅十五岁,谥曰穆,无嗣国除。自越靖王朱瞻墉以后,已经有二十多年未再发生过亲王未之国就去世的现象,故而礼部经过精心研究,这才考订了一套流程出来。

申懿王朱祐楷

朱祐楷,生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宪宗朱见深第十四子,生母荣惠恭妃杨氏。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八月册封为申王,封国四川叙州(今四川宜宾)。

宪宗朱见深剧照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七月,申王朱祐楷去世,年仅十七岁,谥曰懿,无嗣国除。由于不可能再之国,其在叙州的王府修建工程被紧急叫停。另外又因为朱祐楷已经出府,与前文忻穆王略微区别,所以礼部又重新制定了一套流程。

戊戌,礼官奉旨议上申懿王丧葬礼仪。谓成化八年忻穆王薨未曾出府,申王薨已出府。今拟依忻穆王例,参以在外亲王例,定为仪注。—《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

归葬北京

除了上述未之国就去世的亲王以外,还有一些人明明已经前往封国就藩,为何死后又葬回京师呢?我们也来看一看。

秀怀王朱见澍

朱见澍,生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二月,英宗朱祁镇第五子,生母庄静安荣淑妃高氏。土木堡之变周年祭的那一天,朱祁镇回到了北京,随即被软禁于南宫之中。闲极无聊,整日以造小人为乐,朱见澍便出生于这一时期。

南宫复辟剧照

南宫复辟之后,朱见澍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三月被册封为秀王,封国河南汝宁府。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九月,秀王在奉天殿向兄长宪宗朱见深“陛辞”,正式前往汝宁府就藩。

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七月,之国不久的秀王朱见澍去世,年仅二十一岁,谥曰怀,无嗣国除。然而这位秀怀王虽然没有儿子,但却留下了两个女儿。宪宗极念亲情,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将弟弟的棺柩运回京师安葬,两个女儿则被接进宫中抚养。

上念王乏嗣,不忍遐弃,遣中官奉迎灵柩归葬于京城之西山。—《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

岐惠王朱祐棆

朱祐棆,生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十月,宪宗朱见深第五子,生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七月册封为岐王,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二月之国湖广德安府。

孝惠皇后邵氏剧照

本次岐王之国动用的船只多达九百余艘,沿途起用的船夫高达数万人,随行官校宦官一路为非作歹,影响极坏。可惜在德安没住上几年,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十月,岐王朱祐棆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谥曰惠,无嗣国除。

由于王妃王氏也已经去世,岐惠王的兄长孝宗朱祐樘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参考秀怀王的成例,将弟弟运回北京安葬。

雍靖王朱祐橒

朱祐橒,生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六月,宪宗朱见深第八子,生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七月册封为雍王,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八月之国湖广衡州府。

明代亲王之国前,都会去天寿山向历代先帝的陵寝辞别。然而朱祐橒却以自己身体抱恙为由不想去,结果惹得孝宗勃然大怒,表示即使让王府官员扶着也必须去。

己卯,雍王祐橒奏: “臣之国有日,当躬诣长陵等陵告辞。偶感病,乞免行。”上曰: “王既有疾,令本府官扶侍行礼,其往回日期特宽之。”—《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二》

长陵

不敬祖先的代价是巨大的,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正月,雍王朱祐橒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谥曰靖,无嗣国除。据《明史》的记载,朱祐橒其实是死于地震。此时在位的武宗朱厚照派司礼监太监黄中去衡州府,护其丧还葬西山。

寿定王朱祐榰

朱祐榰,生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十一月,宪宗朱见深第九子,生母安妃姚氏,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八月册封为寿王。

寿王原本想求江西袁州府(今江西宜春)为自己的封国,但江西地方官对此强烈反对,最终改为了四川保宁府(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七月正式之国。

武宗朱厚照剧照

四川一地由于“诸夷杂处”,且运输艰难,朱祐榰在保宁府待得并不如意。因此在岐惠王去世之后,寿王向大侄子武宗乞恩,让他得以迁国德安府。

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七月,寿王朱祐榰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曰定,无嗣国除,归葬于北京。

汝安王朱祐梈

朱祐梈,生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九月,宪宗朱见深第十一子,生母庄懿德妃张氏。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八月册封为汝王,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九月之国河南卫辉府。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二月,世宗朱厚熜南巡承天府。当月二十八日,车驾抵达卫辉府,朱祐梈则以郊迎的大礼迎接这位侄子。结果当天晚上行宫失火,差点烧死世宗。不知道汝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有没有汗流浃背,要是皇帝死在了他的地面,那可真是百口莫辩。

丁卯,驾抵卫辉。汝王祐梈郊迎,入朝于行殿。上降旨劳王,赐宴如仪。已,遣驸马都尉邬景和,礼部尚书严嵩送王还国。复赐书谕王,加禄米岁五百石。夜四更行宫火。是时法驾已严办,侍卫仓卒不知上所在,独锦衣卫指挥陆炳负上出御乘舆,后宫及内侍有殒于火者。—《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一》

世宗朱厚熜画像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闰七月,汝王朱祐梈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曰安,无嗣国除。世宗遣保定侯梁继璠往卫辉府,迎王柩归葬于京师。

泾简王朱祐橓

朱祐橓,生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三月,宪宗朱见深第十二子,生母荣惠恭妃杨氏。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八月册封为泾王,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四月之国山东沂州府(今山东临沂)。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的时候,刘六、刘七起义席卷整个山东,青州衡王府、沂州泾王府、兖州鲁王府都在兵锋之下,泾王朱祐橓不得不“奏乞发兵救护”。最终武宗调宣府和辽东边军平叛,开始了皇帝本人抢夺兵权的第一步。

沂州古城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七月,泾王朱祐橓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谥曰简,无嗣国除。应继妃魏氏的奏请,泾简王归葬于京师,宫眷也全部返京居住。

景恭王朱载圳

朱载圳,生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二月,世宗朱厚熜第四子,生母靖妃卢氏,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二月册封为景王。

自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三月皇太子朱载壑去世之后,朝堂之上就分为了裕王派和景王派。裕王朱载坖,景王的兄长,年纪仅比他大了一个月。卢靖妃在宫中颇为受宠,加上世宗世子没有再册立新太子,所以景王的夺嫡之心极其强烈。

裕王朱载坖剧照

夺嫡之争纠缠了十几年,最终景王落败,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二月之国湖广德安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景王朱载圳去世,年仅二十九岁,谥曰恭,无嗣国除。其棺柩归葬于京师,王妃王氏也回京居住,直到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才去世。

居四年薨,帝谓大学士徐阶曰: “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

结语:北京西山在明代的时候,是皇家专属墓地,妃嫔、太子、皇子、亲王死后都葬于此处,有一句老北京俗话叫作“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甚至于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地名可以揭示墓主人的身份。

比如道公府,指的是就是悼恭皇太子朱祐极。又比如雍王府街、申王府街,指的自然就是本文之中提到的雍靖王朱祐橒、申懿王朱祐楷。其实在明初的时候,亲王一旦之国,哪怕绝嗣除国,也不会归葬于京师。

比如太祖第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楹、第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仁宗第九子梁庄王朱瞻垍,都葬在了自己封国。就是从秀怀王朱见澍开始,宪宗重情重义,不忍弟弟今后无人祭祀,此后成为了惯例。

4 阅读:1491
评论列表
  • 2024-02-04 15:46

    只是劫掠祭器?是不是就是说没被挖坟?

    楼哥看明史 回复:
    没有挖坟,那个工程量太大
  • 2024-02-05 04:35

    夭折的好说,古代医疗环境不好,但是身强体壮十几岁就死了,很微妙啊

  • 2024-02-05 06:38

    瓦剌盗取了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的陵墓?你是从哪里得知消息的?

  • 2024-02-05 05:54

    宪宗自己儿子多,儿子确大多无嗣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