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与曹操一生,华容道是关羽的高光时刻,了却这段情缘

昭烈名臣 2023-09-30 16:45:52

为什么华容道是关羽最高光的时刻?

曹操与关羽,一个义绝,一个奸绝,是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的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物形象,但在整部小说说,这两个人,却又实实在在相爱相杀了一生。

曹操是真的爱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关羽,关羽一生视为自己无上荣耀的汉寿亭侯,就是曹操给的,赤兔马也是曹操送的。

小说里,让关羽和曹操相识很早,关羽成名一战,温酒斩华雄,给关羽斟酒的就是曹操,从那个时候开始,曹操就对关羽另眼相看了。

如果没有华容道,关羽在后世的地位,肯定没有那么高,因为华容道,关羽升华了,他把义这个主题,彻底给展现了出来。

“忠”和“义”各有侧重,“忠”更强调群体义务,是为自己所属的群体尽心尽责,而“义”则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自我要求,忠是容易做到的,义是更难的要求。

三国演义实际上美化了曹操,尤其是华容道这一次,在整个溃败的过程中,曹操多次发笑,仰天大笑,喜极而笑,全都展现了曹操的英雄气概,当然这里面也有他的心机。

最后曹操看到来的人是关羽,部下劝曹操上前哀求关羽,而曹操一开口的,将军别来无恙,这一句话直接把关羽拉回到昔日相处之时,足见曹操此时说话技法之高超。

这里电视版三国做了一些技术处理,三国演义原文是,“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三国对关羽的形象塑造是文武双全忠义无双,其中夜读春秋就是关羽文的一方面,曹操说的这个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说的就是春秋里的一个报恩的典故。

关羽被曹操这么一点拨,内心的犹豫不决,过去种种开始浮现,最终关羽放走了曹操,哪怕是在被儿子提醒他立了军令状之后,依然放行,这很明显,有种忠义交战,最终舍生取义的感觉。

而经历了华容道,关羽也最终得到了升华,成了义的代表,关羽的这种义,在后世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甚至香港片中,警察和黑帮办事前都会拜关羽。

你对关羽放走曹操,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