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在争夺兵权中,为何会败给残暴的董卓

昭烈名臣 2023-10-01 21:10:23

中国历代王朝到了后期,都是腐败不堪,军队战斗力下降,最终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推翻了苟延残喘,孱弱不堪的王朝。

但各个朝代之中,东汉却最为特别,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这是王夫之对历史时的一句感慨,事实上东汉后期,朝廷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张角兄弟,利用瘟疫搞太平道,号称可以喝符水治病,一道符水按理说,是没什么治疗效果的,但张角和他的核心教徒,基本上属于对瘟疫群体免疫。

再加上当时,人们对瘟疫的恐惧,很多得了瘟疫的,都是被抛弃之后,死于饥寒交迫的,只要是宣城符水能治病,给予病人良好的照顾,有大量的人其实是可以痊愈的。

就这样,张角靠着太平道,迅速的聚集了大量的信徒,并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更后来的许多次改朝换代一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叛乱开始了。

但太平道虽然人数众多,但跟专业的军队比起来,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太弱了,尤其是东汉有两支百战之师,分别位于西北和东北,这些军队常年在边疆上打仗,可以说战斗力非常强悍。

皇甫嵩就是出身西北的名将,在皇甫嵩面前,黄巾军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历史上的黄巾叛乱,其实很快就被平定了。

但因为这次黄巾叛乱,东汉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应对叛乱,东汉授予了地方官员,军政一把抓的大权,这本是为了应对黄巾起义的临时措施。

但是放出去的权力,就很难再收回来,而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地方上有权势的士族,开始掌握军队,逐步对朝廷离心离德。

这里面,西北的董卓,其实就是个拥兵自重的典型,其实朝廷也不傻,感觉董卓其实都有点尾大不掉了,有意想用同样出身西北的名将皇甫嵩来接管董卓的部队。

当时董卓给朝廷的回信写的很清楚,如果不是我来带领军队,恐怕军队就是失控,而皇甫嵩虽然能力很强,但对于西北军的控制力,并没有董卓强呢?

这里面就是一个悖论,皇甫嵩是名将之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堪称完美将领,但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有底线,越是做事有章法,不会由着手底下士兵胡来。

但董卓出身相对就比较低,而且做事毫无底线,经常纵容手下士兵烧杀抢掠,而且对于士兵非常慷慨,朝廷的赏赐也都是完全分给手底下的士兵。

这样一来,实际上董卓的威望就比较高,但这种所谓的威望,本质上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当董卓不能满足底层士兵利益的时候,他同样也会被无情抛弃,这种模式,就是典型的后来唐末的藩镇军阀。

皇甫嵩因为有底线,对士兵有约束,因此在争夺军队的指挥权方面,的确是没有董卓强,但董卓这种毫无底线的带兵方式,当不能满足士兵利益的时候,也会很快被抛弃,没人真的会替董卓卖命。

后来董卓被杀,一个因缘际会做到了最高统帅的人,被吕布杀死之后,手下的人似乎也无所谓,他们并不关心董卓,只关系自己的利益,没底线的人,或许可以一时得势,但终究还是不能持久。

1 阅读:372
评论列表
  • 董卓带的那是兵吗? 比土匪还猛[笑着哭] 董卓怎么死的,什么行废立之事,那都是幌子。 他领的那帮子西凉土匪把整个都城的顶级士族全抢了一遍才是最要命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董卓死后,王允为代表的士族集团在没有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依旧拒绝西凉四大军头投降的原因。

  • 2023-10-02 15:31

    这个分析很对,地方豪强晋级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就是要不断的给手下分利益,那天利益不够,就指挥不动这些人了。典型的唐末藩镇割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