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虽然短暂,但是却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片段和各种英雄人物,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写的是荡气回肠,更是把三国故事,种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但事实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要说伟大,三国肯定不是华夏之最,要说战乱多,那两晋南北朝才是最疯狂的时候,那为什么偏偏三国的故事就那么好看呢。
三国那段历史,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神人”特别多,诸葛亮就不说了,能精准预言各种事情,还有就是郭嘉,这几年被吹捧的热度,都快要超过我家丞相了。
郭嘉的神机妙算,在三国里是出了名的,比如说官渡之中,用雄辩的才能论述了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十大原因。
更加夸张的是,曹操和袁绍相峙期间,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再有第三方杀进来,局势会立刻改变,当时曹操就特别惧怕孙策。
郭嘉却说这不是问题,孙策虽然勇武过人,但不大注意警戒,一定会被人刺杀,没想到这话居然就被说中了,孙策正准备带兵渡江背刺曹操,结果真的被刺客杀掉了。
要不是丞相大人地位不可撼动,这郭嘉才是真的妖,类似的各种神人预测的言论为什么在三国时期会如此之多呢。
三国时代这样的人物辈出,有时代的特点,也有历史的共性在里面,先说时代的特点,那就是东汉末年三国这段时间里,特别流行人物点评。
所谓人物点评,就是根据一个人的相貌言谈举止,来点评一个人,一两句话就能预测未来,甚至当时的刘劭,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就叫《人物志》,详细介绍了人物点评的方方面面。
曹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人物评点,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名望,因此曹操想尽办法让当时这方面的牛人来点评自己,结果得到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两句著名的人生标签。
这种人物点评,必然涉及到对于人物未来命运论断,而且这种论断,在有些时候,简直准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历史的共性,那就是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所谓胜利者书写的,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胜利者只会留下,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记忆和言论,而会抹去那些对自己不利的。
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所谓胜利者书写,主要是因为失败的人物都死了,打仗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活下来的就是胜利者。
这种谁输谁赢的预测,所谓准,本质上就是一个概率问题,郭嘉说曹操赢,要知道官渡之战,胜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预测出曹操一定赢。
就跟顶级球赛一样,输赢随机性很强,随便说个输赢都是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蒙对,你能连续多场说对,才算你厉害。
只不过战争不是体育比赛,只能进行一次博弈,郭嘉说曹操能赢,还有一层意思是,他必须这么说,这实际上是战前动员大会的发言稿,任何情况下,哪怕是危如累卵,你也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一方必胜。
还有就是郭嘉预测孙策被杀,要是一个人生性鲁莽,算命的说他会死于非命,这个本身都会应验,而且是无论是否死于非命,算命的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本就是关乎人心的话术和骗局罢了。
郭嘉不但预言了孙策的死,还预言了孙策什么时候,这就纯属后人记录的时候,往他身上附会的了,因为这个东西,本身他也不符合易经预测吉凶的原则,只是后人为了美化郭嘉,硬加上去的而已。
你认为三国时期,为什么神人特别多,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