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岗位晋升和调资两边踩坑:事业单位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宛丝听涛 2025-01-20 22:22:54

事业单位改革后,单位里的工作人员统一称为职员,其身份由以前的干部岗位和工人岗位两种划分方法变成了三种岗位,即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其他没有技术职称又不做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就是管理人员,对应的岗位称为管理岗位。

改革运行一段时间后,实践发现,美其名曰的管理岗位,无论在晋升还是薪资调整,都是两边踩坑。

01、先说晋升

可能是相关部分注意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呼声,2021年曾出台一个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职级并行的文件,参照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试行职级并行,在某个岗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又没有违法违规情形,没有相应的职务,可以享受高一级的待遇。比某职员在管理九级科员上工作了十五年后,晋升为管理八级(相当于从科员晋升为副科级),这就是职级并行。

规定是好规定,可惜的是只针对县市区以下的事业单位,范围非常有限。只适用于县市区所属的事业前单位中,例如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以及县直各部门延伸到乡镇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规格最多也就是一个科级,如各县市的中学,医院,至于乡镇里的事业单位则主要是股级规格,也就是管理九级。

县以事业单位实行职级并行,确实解决了这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天花板问题,不过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就是解决的职数非常有限,比如乡镇的事业单位,并行最多也只能并一个管理八级,很少能并到一个管理七级,其他事业单位的职员大多也就级从十级晋升到九级退休。

主要原因是职数有限,有规定也难以落实,最后的结果是极少数岗位的人受益,多数管理人员面对事业单位的职级并行也只是空喜一场。

至于县以上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连空欢喜一场的资格也没有,职级并行不适用县以上的事业单位,市直各主管部门的事业,都是正科级以上的事业单位,高一点的也有正处级规格的。

岗位设置的时候,管理岗位设置的岗位职数,尤其是管理七级、管理五级、六级不是想设就能设的,即使单位人数多有岗位空缺,想聘岗,也要有相应的任职文件,不是说有空岗,就可以去监申请聘任这个岗,想聘必顺先按干部管理权限,取得任职文件,这么一说,所谓的聘岗其实是多了一道程而已,与专业技术岗位,只要取得了相应的技术资格,单位有空缺的职数,就可心文件申请聘岗大不相同。

一句话,管理岗位职级晋升难上加难。

02、再说薪资

不知事业单位薪资改革设计时出于何种考虑,管理岗位除了办事员与科员与专业岗位的员级职称的人员相同外,管理八级以上的人员岗位工资,普遍比专业技术人员低,例如管理八级相当于副科,规格为正科级的事业单位,管理八级是单位的副职,结果岗位工资比中级九级的岗位工资低,而成为班子成员的副职,无论是难度还是日常操心程度远比一个中九级难得多,但工资待遇事实上比中九级低。

这是2021的调资标准

至于管理七级,则更是低于中八级,不少管理七级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而岗位工资比中八级低,绩效工资系数比中九级低。

让人不解的是这种差距竟有扩大趋势,就是说专业岗位管理岗位的岗位工资差距在继续扩大,如2021年管理七级与中八级两个岗位调整额都是170元,而今年的调整中中八级是280元,管理七级为275元。

今年的调整标准

低一点也就算了,关键是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还有晋升空间,可以晋升到副高六级,甚至五级,而管理七级绝大多数则在管理七级已经是天花板

03、从现实看

选岗确实要迅慎重,除非考不过任可专业技术职称外,应尽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取得一项职称,然后选择专业技术岗位,反正事业单位除医院、学校、科研机构外,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性并不强,压力不大。

而管岗位事多而杂,人也累,还看不到成果,主要是付出与回报不相称,并且往上走非常艰难,一个单位能进班子的人也就三两个,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专业技术岗位就容易多了,与僧多粥少相反,恰好是粥多。

0 阅读:1

宛丝听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