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根据地知多少(七)

小凝萧关 2024-02-12 10:18:43

二十五、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新四军的第1、第2支队和第6师及中共地方组织在江苏长江以南坚持抗日斗争的基地。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苏南人民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纷纷组织抗日自卫团体。

1938年夏,新四军第1、第2支队在陈毅、张鼎丞、栗裕、傅秋涛率领下挺进苏南,建立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后又东进和北上,发展淞沪和苏中地区。

苏南根据地形势图

1939年12月,中共苏皖区委员会成立,吴仲超、谭启龙、邓仲铭先后任书记。1941年3月,苏南地区抗日部队编为新四军第6师。4月,苏皖区党委改为江南区党委,第6师师长谭震林任书记;建立江南行政委员会,何克希任主任,下辖5个专员公署,建立了县、区抗日政府和群众团体。苏南军民不断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7月,日伪军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清乡”,宁沪铁路被封锁。9月,苏常太地区划归苏中管辖。江南区党委仍称苏皖区党委。

1942年5月,第16旅政治委员江渭清兼任苏皖区党委书记。1943年3月,苏南区行政公署成立,江渭清兼主任。

1945年1月,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和第16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随后向浙西敌后进军,使苏南根据地获得大发展,至7月,西起芜湖,东至淞沪,北濒长江,南抵浙西天目山麓已连成一片,建立19个县级政权。10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苏南根据地的部队和党政干部北撤至苏中。

二十六、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

新四军第1师和中共地方组织,在江苏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坚持抗日斗争的基地。

1938年,扬州、泰兴等地沦陷。1939年1月,新四军第1支队所属丹阳县游击纵队一部渡长江北进。10 月,苏皖支队和挺进纵队进入六合、江都地区开展抗日斗争。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10月在海安召开临时参议会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制定团结抗战纲领。

1941年1月,苏中抗日部队编为新四军第1师。3月,中共苏中区委员会成立,刘炎任书记,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

不久,苏中军区和苏中行政公署成立,第1师师长栗裕兼任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刘炎任政治委员,管文蔚任行署主任,下辖4个地委、专署和军分区,逐步形成西迄京杭大运河,东到黄海边,北至兴化、东台,南达长江边的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4年9月,增设第5、第6地委,领导镇江、丹阳、武进、苏州、常熟、太仓、江阴、无锡等地区恢复工作。

1945年1月,粟裕率第1师主力渡长江南进苏浙皖边,叶飞任苏中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4月,管文蔚任苏中军区司令员,陈丕显任苏中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

至7月,苏中抗日根据地有县级政权18个,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人口825万。

二十七、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四军军部和第3师及中共地方组织,在江苏淮海、盐阜地新区坚持抗日斗争的基地。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淮海、盐阜地区组织抗日武装,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40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1941年5月改为华中局)确定将苏北作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当年8~10月,八路军第5纵队进军淮海、盐阜地区,开展根据地建设。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毅,曾直接领导过盐阜根据地的创建。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于盐城,第5纵队编为新四军第3师。盐阜和淮海两区先后建立区党委和军区,成立民主政权,盐阜区由刘彬任区党委书记,宋乃德任行署主任,洪学智任司令员;淮海区由金明任区党委书记,李一氓任行署主任,覃健任司令员。

1942年底,成立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和苏北军区,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兼任苏北区党委书记、苏北军区司令员及政治委员,辖淮、盐阜两个地委和军分区,保留了行署。根据地军民在苏北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和“蚕食”,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

1945年7月,成立苏北行政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李一氓任主任委员,原淮海、盐阜行署改为专署。这时,苏北抗日根据地东临黄海,西至运河,南迄盐城、淮安县境,北抵陇海路,有20个县级政权,面积为2.3万平方公里,人口360余万。

二十八、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广西左江和右江地区。亦称左右江苏区。

1929年12月11 日百色起义,成立了红军第7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邓小平(当时名邓斌)任中共红7军前敌委员会书记、军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雷经天任中共右江特别委员会书记和政府主席。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成立了红军第8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王逸任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

随着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运动的发展,右江地区的百色、恩隆(今田东)、奉议(今田阳)、果德(今平果)、东兰、凤山、凌云和左江地区的龙州、凭祥、养利.(今大新)、崇善(今崇左)等县相继成立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并成立赤卫队和工会、农会等群众组织。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共有人口约200万。

1930年3月下旬,左江革命根据地被国民党军占领,红8军一部转向右江地区,后编入红7军。

11月,红7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进,韦拔群、陈洪涛率部分武装在东兰、凤山地区坚持斗争,至1932年冬,右江根据地完全丧失。

0 阅读:94

小凝萧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