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模范集体

小凝萧关 2024-02-12 10:18:42

一、狼牙山五壮士

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在狼牙山与日伪军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五位英雄。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对晋察冀军区发动空前规模的“扫荡”。9月25日,3500多名日伪军包围河北省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妄图消灭在这一地区的八路军部队和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指挥机关和群众转移后,当晚6班奉命坚守山脚的东口到棋盘陀的阵地,钳制日伪军,掩护连队转移。战至次日,打退日伪军多次猛烈的进攻,毙伤90余人,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转移的方向,他们毅然向棋盘陀顶峰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子弹、手榴弹打完后,就用石块砸击,面对步步紧逼的日伪军,宁死不屈。

最后,在班长的带领下,砸烂武器,纵身跳下 23 丈高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带伤脱险。

为了表彰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授予葛振林、宋学义“勇敢顽强”奖章。战后,在棋盘陀顶峰建狼牙山三烈士塔,后改为五勇士纪念塔。

葛振林和宋学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去世。葛振林1981年离职休养,离休前任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

二、八女投江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率领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胡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于1938年10月上旬随抗日联军第5军一部西进,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与日伪军遭遇。

她们为掩护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战至弹尽,宁死不屈,砸毁枪支后,毅然走下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诵。

冷云资料图片

三、刘老庄连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顽强抗敌、壮烈殉国的英雄集体。

1943年3月16日,江苏北部淮海区日本侵略军1000 余人,分兵11路,合围新四军驻梁岔的部队。该部闻讯转移。17日被日军包围于涟水老张 集、朱杜庄一带,激战半日,于黄昏后突围,转移至跞皮镇、刘老庄等地。

次日晨,又遭合击。4连在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后陷入重围,数次肉搏,突围未成,固守待援。日军以大队骑兵冲击,并集中火力进行毁灭性射击。该连干部、战士大部伤亡,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将仅有的20余人组织起来,除留用枪支外,其余全部拆毁,烧毁文件,掩埋烈士遗体,奋力突围,战至弹尽,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重新组建第4连,第7旅领导机关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为该连82名烈士举行了公葬。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四、郯城战斗模范连

八路军山东军区第6团第8连的荣誉称号。前身是平江起义后组成的红5军的一个连队,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长征和平型关战斗。

1943年初在山东省郯城战斗中,首先攻上城头占领南门,保证后续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全歼日伪守军,在山东军区首创攻城范例。

1943年8月1日,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8连“郯城战斗模范连”称号。随后,在攻克相州,解放胶县和诸城的战斗中,缴获轻机枪 43挺,长短枪千余支。

1946年在四平、拉法战斗中,战绩突出,又获“战斗模范连”称号。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在第1次战役球场至军隅里沿公路一线的战斗中,一夜连续攻占6个山头,控制了998高地,打退十余倍于己之敌的17次反扑。在汉江南岸守备战中,该连3排战至最后一人,仍坚守阵地。

1951年7月所在军领导机关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1954年1月志愿军总部给该连记集体二等功,赠“屡战屡胜”锦旗一面。1962年5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红旗连”称号,赠送一面锦旗和140枚红旗徽章。

五、群众工作模范团

中国八路军第115师第3教导旅第9团,群众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

该团于1938年1月组建。在建立山东泰西抗日根据地和开辟巨南抗日根据地期间,深入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政权和共产党组织,发展地方武装,组织抗日群众团体。在他们帮助下,坚持抗日斗争的巨野县马楼、蒋海、徐堂、葛集、大李楼“五大村”被山东省人民誉为“红五村”。

1939年9月,山东长清县王庄被日本侵略军包围,该团第2连连长万杰三带领部队掩护群众安全转移,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直至牺牲。每逢战斗间隙,干部战士积极开展为群众做好事的活动。行军时“宁绕百步走,不踏一青苗”。盛夏奔袭作战,饥渴难忍,路过果林,无人摘食。雪天深夜进村,通宵蹲坐雪地,也不打扰群众。

1941年春节,驻巨南地区连队,为了尊重当地风俗,特意离村露宿野外雪地。为了帮助群众战胜灾荒,打破日本侵略军的经济封锁,该团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并在部队中开展每人每天“节约四两米”活动,把节约的粮食支援群众,自己以糠菜树皮充饥。1941年,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领导机关赞誉该团为“群众工作模范团”。

1946年离开定陶县时,当地人民在欢送的路旁摆着水和镜子,赞扬该团的纪律清如水、明如镜。几十年来,这个团人员不断更新,始终保持和发扬了做群众工作的光荣传统。

0 阅读:3

小凝萧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