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那年,班主任翻三座山头找来,今年她住院,我默默签下名字

庆庆说情感 2025-03-15 06:15:24

文/舒云随笔 素材/毛林

(声明:为方便大家阅读,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是毛林,今年42岁,现就职于市里三甲医院,是一名外科主任医师。

一个月前,我和往常一样巡视病房,在一个病房里,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庞,映入了眼帘,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当即让实习医生,调出她的病历。

病人家属见到我神情突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站了起来,紧张地问道:“医生,这…,这我妈没事吧?”

身旁的医生和护士也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都一齐看向了我。

我脸色严肃又凝重,他们都不敢问,加上平时在科室是严厉出了名的,私底下同事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毛铁子”。

因为我“铁石心肠”,对下属既严厉又苛刻。学医救人不是儿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严谨,也就是对自己苛刻严厉,也是对病人的负责任。

没一会儿,实习医生小张就跑了过来,轻声说道:“毛主任,这是病人的病历。”

我打开病历,一看名字,李凤娟,心里突然颤抖了一下,又转头看向睡在病床上的老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岁月爬满了她的脸庞,银发满头,这就是一辈子贡献给了三尺讲台的老教育家。

我的眼眶突然感到一阵湿润,强忍住泪水,深吸一口气,看着病床上的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我的心又揪了起来,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赶紧查看起了病历。

实习医生小张,见我查看起来病历,忙在一旁跟我汇报道:“毛主任,病人今年64岁,昨天晚饭后突感胸闷气短,有呕吐的症状,家属送来就医,初步判断有心梗的风险,当晚紧急住院观察。”

家属在一旁紧张的看着我们,看年纪比我小十来岁,应该就是他的儿子。

我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对他说道:“放心吧,你母亲会没事的,我们晚点会给她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

上午查完病房,回到办公室后,心情仍旧久久不能平息,刚刚的病人不是谁,她就是我的初中班主任,李凤娟老师。

自从初中毕业后,于李凤娟老师已经一别近30年了,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可当年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没有李老师就没有我毛林的今天。

1983年,我出生在六万大山中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四人,母亲瘫痪在床多年,家中全靠父亲一个人在支撑。

父亲只有小学文凭,没有什么技能,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三亩水田外,山上的十几棵八角树,就是我们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我是家中老大,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是一点都没错,我十岁那年,自从母亲为摘八角爬树摔下来导致瘫痪后,我的童年就没有了。

每天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得爬起来,背上竹筐,到地里割猪菜,回来后还要将猪菜剁碎,再生火淘米,把粥煮上,泡上咸菜,等粥煮好后,我把弟妹们喊醒,弟妹他们吃早饭时。

我打水给母亲洗漱,再喂母亲吃早饭,一切都弄好后,才轮到我自己,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了,眼看就要上学迟到了,只能就着咸菜,随意扒拉两口白粥,就匆匆跑去学校。

我们那个时候小学生,上课学到鲁迅的一篇文章《三味书屋》,同学们有感而发,都学着鲁迅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唯独我是例外,因为我上学从来没有早过。

放学铃声一响,同学们都成群结队,路上一起嬉闹慢慢回家,我永远都是不合群的那一个,因为我得赶回家做饭喂猪,所以每次我都是奔跑在学校往返路上。

农活不忙的时候,父亲会去镇上找零活干,说白了就是靠着一身子力气,挣的苦力钱,通常都是一拿到工钱,就给我母亲买药,如果有结余的话,会买半斤猪头肉,改善一下我们家里伙食。

父亲脾气火爆,如果他干活回来,没有见到我把家务干完,他会冲我大骂,嘴里会将在外面收到的气撒到我们身上,虽然他不会打我们,可我们都怕他。

父亲是个负责任的男子汉,他唯独不会对我母亲红脸,不管是母亲健康的时候,还是已经瘫痪在床时,他对我母亲都特别有耐心,每天干活回来,他都会第一时间,将母亲抱出房间,然后点根旱烟,陪她说说话。

小学考初中结束后,我就没空再去学校了,天天都在家里干活,就连初考成绩出来后,都是班上同学来通知我的。

我的成绩考得很不错,同学说,按照往年的分数线,我能考上镇初中的重点班,还说老师让我们尽快填好个人资料信息,以免影响初中录取。

当天晚饭过后,我默默收拾碗筷,父亲搬来木凳子坐在母亲旁,夏天闷热,他快速摇晃着手中差点烂成两节的竹扇子,给母亲带去一丝凉意。

我想了好久,终于鼓起勇气,停下了手中的活,轻声说道:“初考成绩出来了,要填个人资料了。”

可能是我声音太小了,加上夜晚虫鸣声嗡嗡作响,父亲并没有听到我的话,还在自顾自地摇着扇子。

我见父亲没有反应,也不再说什么,收起碗筷,就准备进厨房,结果这个时候,母亲突然喊住了我。

“老大,你刚刚说什么,是初考成绩出来了?”,母亲一脸关切地问我道。

我见母亲还是关心我的,心里一阵暖意,对母亲点点头。

父亲这才反应过来,他扯着嗓子喊道:“啥时候考试了,也没见小子说,这次考得怎样啊。”

听完父亲的话,我看了一眼母亲,这才轻声说道:“考得还行,老师说可以上初中的重点班。”

母亲听到我考得好后,她也很高兴,笑着说:“哎呀,我就知道咱们家林子读书有天分的,好…,好啊!”

父亲在一旁没有说话,昏黄的灯光下,我看不清他脸上的神情,我瞄了他一眼,随后又低下了头。

父亲良久后才开口,他说道:“去年村头的老四,他家老大也是上初中,一个学期得花近200多块钱呢。”

我听了父亲的话,也听出了他的意思,知道是家里困难,不想让我去读初中了,我强忍住泪水,转身进了厨房。

进了厨房后,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不争气的落了下来,在班上,我的成绩是总是第一名,说我不想上学,那是不可能的,可家里的情况我也明白,可我实在是接受不了。

我在厨房抹着眼泪的时候,母亲却在外面和父亲起了争执。

母亲对父亲说:“林子这孩子,你是知道的,懂事勤快,现在学习成绩又好,你为啥不让他去上初中,难道将来要和我们一样,窝在这个深山里面吗?”

父亲却轻叹一声,无奈地说道:“孩她妈,你也不是不知道,咱家这个情况,她是老大,就得做出牺牲,这再过两年就是个大小伙了,是一名劳动力了,现在哪里有钱供他读书啊。”

母亲听完父亲的时候理由,她丝毫没有犹豫地说:“以后不用给我买药了,我不吃了,这钱你留着给林子读书,这总成了吧?”

父亲见母亲一副斩金截铁地样子,他沉默了好一会儿,说道:“你的药肯定不能停,林子也让他去读书,这总可以了吧。”

母亲得到了父亲的承诺,这才朝厨房这边喊道:“林子,你出来一下。”

我擦干了眼泪,缓缓走了出去,母亲叮嘱我到位:“林子,这回你考得很好,咱就好好去上学,将来多学知识,才有出息。”

我听完母亲的话,用力的点点头。

当年9月,父亲找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终于给我交齐了学费,1997年,我成了一名初中生。

记得很清楚,我的班主任是一名女老师,她看上去没有那种很严厉的感觉,就好像是邻家阿姨一般。

开学第一节课,她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介绍她自己,她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自我介绍道:“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叫李凤娟,未来的3年,我们将会一起携手共进,希望这3年会成为你们更进一步的跳板。”

李老师与其他老师不一样,第一节课她不讲课本内容,而是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将会用一辈子去追寻,那就是:“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也正是那天起,我才认真思考起我的梦想和追求,可以说李老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引领和点燃我内心的梦想。

那天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有当飞行员的、当老师的、当火车司机的、当工人的,反正就是各式各样,轮到我发言时,我说我想当一名医生。

李老师听到我的梦想是当医生,于是继续问我道:“毛林同学,你的梦想是医生,可以简单说说为什么会选择医生呢?我知道,你们平时最害怕的就是打针吧!”

李老师这话一出口,同学们都跟着附和,看来这个确实是大家童年的阴影了。

我脸一红,低下了头,此时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愣愣地站着。

李老师看出了我的害羞,她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我,鼓励我说道:“毛林同学,你的梦想很好,医生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对吧!”

有了李老师的鼓励,我也终于鼓足了勇气,说道:“如何我当医生,就能给我母亲治病了,她就再也不用瘫痪在床了。”

我一口气说了出来,李老师听完愣了一下,接下来她竟然鼓掌起来,同学们也跟着一起给我鼓掌,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在我们这里,初中是要住校的,我们是重点班,每周只有一天休息,可我心明白,家务活太多了,弟弟妹妹们也都还小,帮不上太多,父亲一个人既要外面挣钱,家里还要操心。

于是我就跟李老师请假,周六就不补课了,原先李老师并不同意,怕我跟不上学习节奏,在我再三保证绝对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她才答应我。

镇上初中离家里有近10个公里,那会儿还没有公交车,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父亲在用,我为了更快到家,只得走捷径,花一个多小时翻越三个山头,就到家里了。

回到家后,我把第一周上学的新鲜事都和母亲说了,母亲得知我是翻山回家的,她眼泪止不住落了下来,母亲自责地说道:“林子,都怪妈妈,我把这个家拖累了 。”

我眼眶湿润起来,上前给母亲擦拭眼泪,坚定地说道:“妈,你放心,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你送出去治病。”

母亲听到我的话,欣慰地点点头。

周末两天,我尽可能多做家务活,猪草一次性割了三大筐,地里也要拔草,闲暇时还得给弟弟妹妹们辅导一下作业,最后睡前的一点时间,我才能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

初一我的成绩班级第一,年纪第三,虽然我家庭条件不好,可我还是用学习成绩证明了自己。

家里弟妹们都上小学了,家里压力更大了,学校吃饭是学生自己带米饭的,每个礼拜交上去,然后换成粮票,每个礼拜六斤大米,然后学校会配一些菜,一般都是豆腐、黄豆、包菜,这些素菜,如果想吃肉,就得自己出钱加菜。

我为了省钱,从来不会去加菜,虽然父亲每周会去给我3块钱生活费,可我都是存起来买生活用品。

初二上个学期,我更加用功,也可能是用脑过度,可能长期不吃肉的原因,身体消瘦了很多,提抗力也差了不少,经常头晕眼花,上课都没法集中精力了。

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饭,李老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她突然出现,让我有些紧张,下意识将自己的饭盒转过一边。

李老师在我对面做了下来,她看了看我饭盒,里面就是白米饭加上包菜,我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偷偷瞄了一眼她的饭盒,里面是土豆焖鸡,还有青菜,我知道这是教师餐,陈陈肉香气扑鼻,我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李老师笑了笑,说道:“唉,我最不喜欢吃这个鸡肉了,来分一点给你。”

她说着就讲碗里的鸡肉夹到我饭盒里,没一会儿功夫,她几乎全部鸡肉给到我了,我小声说道:“老师,够…,够了,您也留一点吃。”

她看了看自个饭盒里已经没肉了,这才停了下来,她又从我饭盒夹了几片包菜,说道:“我就喜欢吃包菜,没那么油腻。”

后面李老师为了照顾我,她托关系一个星期帮我弄了两张教师餐,我一个星期也能吃上两顿肉了,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

初三那年,家里传来噩耗,父亲在一次给人抗水泥的时候,没掌握好力道,导致要不受伤,只能躺在床上休养,也干不了重活。

家里没人在家照看,我不得不逃课回家,回家后看到家里的情景,我是家中长子,是应该要撑起这个家了,我考虑了好久,决定辍学了,这也是我应尽的责任。

母亲原先还想着劝我回去上学,可看到父亲这样,家里太苦了,她也没办法,只能默认了。

在我逃课第三天后,那天我正背着竹筐去打猪菜,刚出门竟然碰见了李老师,她满头大汗,一见到就一脸苦笑道:“哎哟,爬了三座大山,可终于找到你了。”

原来,她向全校师生发出针对我们家的爱心捐款,还向学校申请了贫困家庭补助,后面我都不用交学费,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这才得以重返校园。

再后来,我考高中,上医学院,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这一切都是李老师给我的帮助,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往事如烟,转眼就过去了这么多年,后来听说李老师调走了,那个时候我正在外地求学,也越来越忙,就断了联系,如今得以再聚,我一定尽自己毕生所学,将老师医治好。

这个时候,实习医生小张敲门进来,他说李老师的检查报告已经出来了,让我诊断一下。

我看了李老师的检查结果,李老师需要安装支架,不然有心梗的风险,而且越早越好,支架数量可能要安装多个。

我让小张通知李老师家属,尽快安排手术,结果下午小张却跑来,说病人不愿意手术,说不浪费这个钱,看着小张一脸无奈着急,我直接对他说:“你通知家属,就说医院搞活动,可以免费进行手术。”

小张一脸诧异,他有些懵懵的,反问道:“毛主任,这医院有这个活动吗?怎么没听说啊!”

虽然小张心里以疑惑,但还是照我的意思去做了,然后我联系了医院的心内科权威专家,帮忙给李老师做手术。

手术很成功,李老师家属一个劲的感谢我们医护人员,我见到李老师康复后,脸色也好了起来,心里也很高兴。

医院收费室打来电话,催促要收李老师这笔手术费和住院费,我直接下去,在费用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李老师住院的所有费用,我来承担。

李老师出院那天,我特意到病房相送,但是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李老师临走前,她一直盯着我看,嘴里念叨着:“你这小伙子,怎么那么眼熟啊。”

李老师对我的恩情大于天,难以报答,看着李老师健康起来,我已经实现了当年第一节课时谈起的梦想,学会感恩,才能不忘初心。

0 阅读:0

庆庆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