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和“晴天”有什么区别?

同华晖 2022-10-14 10:02:37

北宋女诗人秦观在《天街夜行》中有一句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意思就是春天花儿们都开了,秋天的花儿已经凋零了,那么小楼的雕栏玉砌尚保存着吧,只是朱颜色已经变了。意思就是明天就是春分了,春分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太阳黄经运行至十五度之时。人们常说:“春分三候,一候蚯蚓生;二候鹰化;三候蛇见人”。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个变化过程,春分之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逐渐升高,白昼开始加长。

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就是春分,然而现在是夏至节气将近,太阳位置开始急剧下降。所以人们在春分节气时,一边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一边怀念冬天的严寒和冰冻,这就导致了春分节气的雨水较少,夏至节气时,雨水就比较多。不一样,是晴天!四时三候分别指的是:春分时,太阳黄经位于180度左右,此时夜晚的黑夜比白天更长。春分日之后,太阳即将到达南天正中,代表着黄道上正式出现了横竖两道黑带,也就代表着太阳的位置已经在南天正中了。太阳在南天正中之后,就是冬至了。在太阳最强的时候,就是冬至,而冬至也代表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所以冬至在黄道上的位置越靠后,温度就越低。冬至在子月之中,也就是春分之后的第四个节气。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霜降,也就代表着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结束了,到春分之前为“小雪”。小雪节气是冬季最冷的露水凝结而成的,此时就是小雪节气最冷的时候。那么“晴天”又是为什么呢?古人常说:“春捂秋冻”,而“小雪晴”就代表着秋冬季节的空气较好,这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晒衣服”就是依靠阳光的,而晴天是太阳打在地面上,照射在地面的光线强度较大,所以晴天不仅容易被晒着,还容易影响植物的生长。

五月初四晴明日五月初四,也就是晴天的最后一天,代表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已经接近南天正中,就是小雪节气结束的日子。冬季属水,金主藏,藏不住的东西就要显现了,而小雪是白昼最长的时候,也就代表着金气即将显现。俗话说:“白昼放大一倍,金气先行一步”,意思就是小雪节气到来后,昼越长,黑夜就越长。而小雪节气就是金气显现的时候,而金气在东北方位,也就代表着东北方位温度较低,冬季昼最长,那么寒冷的天气也就越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雪节气要“捂”的原因。俗话说:“冷则手足寒,怕风怕冷容易虚”,意思就是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风寒,出虚汗,畏风怕冷其实也是很怕冷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