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雨多不下雨”是什么意思?

同华晖 2022-10-07 10:16:58

六月流火,八月半有伏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天旱与地旱的开始。其实六月流火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其本意并不是指火烧红了,也不是指太阳升起,而是指太阴生少阴,也就是水在火的上面,意思就是阴气增强,所以叫“火旺月”。以前人多认为“六月半”是由于上天下雨后,雨水下面的土壤被烧的又干又焦,形成了一个红色的坑,在地面形成了一个缺口,所以才说“火旺”。

其实“六月半”代表着火的力量最强,也是雨水最少,在人们的农耕社会,每到小暑之后,就会下大雨,所以“六月半”就变成了天旱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中,若辰雨,则木气上升,天气下降;若伏雨,则木气先降,天气后降”,意思就是小暑节气之后,也就是晴空万里之后,也就是初秋之前,就会下雨或者降雨,而六月的这一天雨很少,也就代表着整个夏半年的天气都不会太热。

《酉阳杂俎》中说:“小暑当中,天气上升,地气下降,木气开始发散,火气开始隐藏,水气开始抬头,故曰‘日上木,则炎热;日下水,则寒热;日中雨,则涝;日下雨,则虫蝗’。二”也就是说“六月半”代表着雨水较少,而且天气很凉爽。今年农历的六月初六,太阳黄经运行至十九度,阴为气清,阳为气浊,水气强于土气。俗话说:“六月雨多不下雨”,“三伏酷热,六月雨多不下雨”,到底是为啥?“六月雨多不下雨”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太阳北偏东方运行到了北纬35度,北半球的气候基本趋于稳定,气温在夏季最高,而且也在逐渐进入深秋,所以太阳的高度变化对气候变化是非常有效的,也是气候变化中比较大的一个变化。以往的农历中有句话叫“冬至大雪节,人间到此全归空”,意思就是冬至即将到来,寒冷的腊月就要来临,到时候人们也会在大雪节气之时,洗头和洗澡,洗衣服,并且打雪仗。而“六月雨多不下雨”其实就是由天气变化引起的,那么今年的天气变化具有什么特点?北半球太阳北行的时间有所不同古人常说“阴阳合历”。

也就是日影的长短和太阳黄经的长短是一样的,而“夏至三庚日,伏不出门”。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夏至的时间在午时附近,也就是太阳正好运行到东方之角时,所以冬至的时候,正好也是亥时,日影最长,也就意味着午时一切开始。而夏至的时间就在亥时之后,也就是太阳到达正南,所以冬至的时候,日影最短,也就意味着午时一切结束。根据《历法解》中的记载,《黄帝历》中的十五为“甲日”,“甲日”的长度等于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的一刻,为春季二十五天,夏季二十天,秋季二十天,冬季三十天。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