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顶!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攻克"地下迷宫",北部交通格局迎巨变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5-04-20 16:02:34

【重磅进展】4月18日。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滘心-广州北站)水沥站率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成为这条纵贯白云、花都的交通大动脉首个完成主体建设的车站。

这不仅标志着该线路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更为后续盾构双向始发创造了关键作业面。

地下蛟龙再添新翼:八号线北延段工程全貌

这条串联城市北部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全长20.7公里(不含江府站),设11座全地下车站,其中5座为换乘枢纽。

线路起自滘心站,经凤翔路、江高、江村等重要节点,终至广州北站,新建的雅瑶车辆段将承担列车停放检修重任。

建成后将与既有八号线贯通运营,形成总长超过50公里的轨道交通走廊。

水沥站作为全线"先锋站",位于广花路西侧,其247米的超长站体、21.3米站宽及17.7米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创下多个技术标杆。

这座盾构双向始发站的封顶,意味着后续可同时向南北两个方向推进隧道掘进,施工效率将成倍提升。

攻克"溶洞蜂窝":81%见洞率的建设奇迹

鲜为人知的是,这座标杆车站竟建造在"地质禁区"之上。

水沥站所在区域岩溶发育异常强烈,地质勘探显示溶洞见洞率高达81%,相当于每平方米地下都可能存在空洞。

这种"千疮百孔"的地质结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塌陷、涌水等重大事故。

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广州地铁联合中铁建工集团创新采用"一槽两钻+溶洞探边"组合技术。

工程人员形象比喻:"就像给地下做CT扫描,每挖一米都要先探明前方5米的地质情况。"在连续墙施工中,每个槽段都进行双钻探孔,配合三维地质模型实时更新,确保每个支护结构都精准落位。

施工现场更上演"水陆两栖作战":坑内42口降水井昼夜不停抽排,配合明渠排水系统,将地下水位始终控制在安全线以下。

监测数据显示,施工期间周边建筑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内,真正实现了"零事故"穿越溶洞群。

北部发展引擎启动:当前建设进度全景

截至4月中旬,八号线北延段整体土建已完成16%,11座车站中已有7座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江府站作为支线工程先行启动,其余站点正加紧推进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盾构区间方面,1个区间已开始地下掘进,其余区间正进行始发井施工准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线路在神山东站预留与规划地铁35号线换乘条件,广州北站更将实现与高铁、城际、常规公交的立体换乘。未来从花都中心区到珠江新城,轨道交通通勤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以内。

【未来展望】

随着水沥站封顶,八号线北延段建设正式进入"多点开花"阶段。

这条贯穿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轨道交通干线,不仅将改写北部居民的出行方式,更将激活沿线240平方公里产业带的升级动能。

据工程负责人透露,2024年底前将力争实现5座车站封顶,盾构掘进里程突破10公里,为2027年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0 阅读:10

东惠看那份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