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1835年出生于北京城中的叶赫那拉氏家族,17 岁时,她通过选秀入宫,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手段,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为咸丰皇帝生下唯一的儿子载淳后,她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先后被晋升为懿妃、懿贵妃。咸丰皇帝病逝后,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击败了顾命八大臣,开始了垂帘听政,成为了大清王朝实际上的统治者。
慈禧太后掌权期间,生活极度奢靡。她对奇珍异宝的喜爱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据史料记载,她六十岁生日时,庆典花费高达一千万两白银,这些钱财本可用于国家的建设和民生的改善,却被她肆意挥霍在个人的享乐之上。她每日的膳食极为丰盛,多达近千道菜肴,且每道菜至多只尝一口,剩余的便全部丢弃,其浪费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据《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如厕的纸也是专门制作的,每次如厕后宫女站在一旁,口含清水,侵润厕纸,供慈禧使用,这也只是慈禧种种奢靡浮夸的挥霍之举的冰山一角。此外,她在衣着服饰、胭脂水粉等方面的开销也十分惊人,每年仅购置化妆品的银两就高达四万两之多,服装皆选用名贵的丝绸制成,珠宝首饰更是数不胜数。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危在旦夕。面对列强的侵略,慈禧太后惊慌失措,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在这紧急关头,她仍不忘自己的奇珍异宝,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它们带走。她的凤冠上镶嵌着九颗夜明珠,这些夜明珠价值连城,其中最大的一颗在当时市值就高达一千一百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八亿人民币。慈禧太后深知这些夜明珠的珍贵,她带着那颗最大的夜明珠出逃,同时将剩下的四颗夜明珠托付给了一个年仅 17 岁的宫女,命她将夜明珠交给李鸿章,希望通过李鸿章将其送给洋人,以换取他们的退兵。
这个宫女深知任务的艰巨和重要性,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夜明珠。然而,当她亲眼目睹了八国联军的暴行,看到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时,她对这些侵略者充满了仇恨,同时也对慈禧太后的软弱和卖国行为感到无比失望。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四颗夜明珠落入洋人之手,于是她将夜明珠藏在了一个枕头中,准备寻找机会将它们妥善保存起来。
在逃离紫禁城的过程中,宫女与慈禧太后的队伍走散了。她独自一人,带着装有夜明珠的枕头,历经艰辛,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西安。此时的西安,也早已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她的家人在战乱中不幸离世,她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此后,她隐姓埋名,过着艰苦的生活,始终将夜明珠的秘密深藏在心底。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由于忙于处理各种政务和应对国内外的压力,渐渐淡忘了这四颗夜明珠的事情。
那个宫女,则在西安默默地生活着,守护着这个秘密长达六十四年,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夜明珠的存在。公元1908年,慈禧在北京城因病去世,据当时的主管太监称,慈禧的陪葬品可价值上亿两白银。在这些珠宝中最为贵重的就数慈禧嘴里的那颗夜明珠了。慈禧太后去世时,为了防止尸身腐坏,将最大的那颗夜明珠放入了口中。
1928年,军阀孙殿英闯入慈禧太后的墓陵,将棺椁破坏,并盗走大量的随葬物品,其中就包含了这颗珍贵的夜明珠。《孙殿英东陵盗宝记》中记载了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这颗夜明珠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08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8.1亿元人民币现值,是为一颗绝世宝珠。
后来,为了逃避罪责,孙殿英将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据说宋美龄对这颗夜明珠爱不释手,甚至将其镶嵌在自己的鞋子上,不时炫耀。关于这颗夜明珠的最终去向,众说纷纭,有人说它被美国大亨洛克菲勒看中,重金买下,现藏于其家族博物馆中;也有人说它还在国内,但具体下落不明。
1964 年,那位宫女已是风烛残年,她在临终前,将藏有夜明珠的枕头交给了一直照顾她的一对老夫妻。这对老夫妻起初并不知道枕头里藏着如此珍贵的宝物,他们只是将其当作老人的遗物,妥善地保存了起来。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中拆开了枕头,发现了里面的红布包。当他们一层层地揭开红布、黄布、油纸和绵纸后,四颗晶莹闪亮、硕大无比的夜明珠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这对老夫妻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将夜明珠上交给国家。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赞扬和表彰,国家有关部门本打算给予他们十万元的奖励,但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表示,这些夜明珠是国家的宝物,能够将它们交还给国家,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四颗夜明珠的重现天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它们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晚清的腐败与衰落,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那段历史时期所遭受的苦难。那个宫女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不仅保护了国家的珍贵文物,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辉煌与荣耀,也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屈辱与伤痛。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让后人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