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想上班,是害怕出去工作

探元素 2025-02-21 15:06:52

其实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根本不是不想上班,而是害怕上班。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是懒,就是打心底里的害怕,但是这种心里话,又很难开口跟家里人、朋友讲,就只好一边逃避,一边半推半就的找工作,结果就是,每天都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中。

过完年复工前一天晚上,一个30多岁的朋友半夜打电话痛哭流涕:我真的快要碎掉了,因为第二天要上班,焦虑到现在都无法入睡,我已经30多岁了,这样正常吗?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

其实从大四跑招聘会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她是真的害怕上班,当所有人都忙着到处投简历、面试的时候,这位朋友躲在宿舍不出门,她几乎是所有人中最先开始筹备考公考编考研的,她说自己想留在学校工作,但遗憾的是,所有稳定的工作,她都没有考上,家里又拿不出钱来支持她继续考下去,只好作罢。

那个时候她就曾跟我说过一句真心话:我没那么想考公考编考研,只是真的不敢出去找工作。

后来她的同班同学推荐她去了一家公司实习,就顺其自然的转正工作了。

我以为工作这么多年,她总该顺利“社会化”了,但没想到,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害怕上班”的人,有5种情况:

第一,不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去找”

特别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抗拒直面社会。

一方面,是内心还无法接受自己即将进入新的人生阶段,适应不了新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直接下场,意味着直面竞争,而社会的竞争简直是“绞杀”,并非学校里的“线性良性竞争”。

那些工作一段时间后,仍然害怕“找工作”的朋友,其实是有一些PTSD了,所以就产生了“逃避”心理。

找工作,就是一个“被筛选”的过程,也许你投递1000份简历,就需要经历800次的石沉大海,这种“没有回应”的次数越多,自我的价值感就越低。

找工作,是需要主动的,但现实就是,大部分人都是“被动”的。

但是不主动去找又不行,因为父母一辈就经历过“生存危机”,不敢去找工作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废物”,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年轻人仍然在对抗父辈的生存恐惧。

第二,不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面试”

除了少数本身性格就外向活泼,乐观向上,极具生命力的人以外,绝大部分人在“面试”过程中,都需要“伪装”,尽量呈现出自己是一个“积极求职者”,但这种形象跟自己内心十分割裂,所以会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

并且“面试”过程中,会控制不住的在大脑中预演失败场景,会精神紧绷,情绪敏感,如果在过去的工作中曾有过不好的回忆,就很容易在面试中被某句话刺激到,产生生理性厌恶。

如果有些朋友,因为过去的经历,害怕与领导、长辈打交道,畏惧权威,面试成功率就会更低。

有一些公司,面试的流程设置的堪比“酷刑”,几轮下来,还要进行“压力测试”,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人都会恍惚。

第三,不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社交”

工作没什么可怕的,就是做事而已。

但痛苦的,是要不停的跟同事对接沟通,应付客户、合作方,跟老板领导打交道。

即使工作环境接触的人都还不错,也会耗尽心力,就更别提,大部分职场的人际关系都不会那么让你舒服了。

现在很多大公司,动辄几百上千人,开个会几十个人,打工人早已经“社交过载”了,人类大脑进化适应150人左右的邓巴数字。

如果被要求在众人面前发言,会让“社恐”打工人更加痛苦,那种被凝视、审判和打分的感受,简直让人晕眩。

虽然公司的下午茶被设计的“花里胡哨”,目的是为了“缓解精神压力”,但其实已经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交场所”。

第四,不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犯错”

有些人在工作中并不能发挥最大价值的原因就在于:做不到放松。

战战兢兢,害怕犯错,于是更不敢尝试去做,就会畏手畏脚,唯唯诺诺。

PPT写个错别字,可能就会被客户认为“不专业”;排期表漏掉一天,就会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复盘数据有一个误差,就会导致后续决策性失误;沟通上带一点负面情绪,就会升级矛盾……

以前上学的时候,错了一道题,无非扣掉几分,被批评几句,但损失不会进一步扩大,直到高考那一刻,才会给到你一个比较具像化的“错误致损率”,你错的越多,考的大学越差。

在进入社会后,“错误致损率”越来越有画面感,在工作中犯的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人力损失、资源损失,甚至还会出现“错误牵扯范围”,一个人犯的错,需要整组人连坐,最后还得找个人背锅。

犯错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工作的顾虑也就越来越多。

第五,不是害怕工作,而是害怕“坐班”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一整天8-12个小时坐在办公室的工作方式的。

所以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上班”,而是适合户外工作,弹性工作,自由职业……

一方面,在办公室工作,真的会被频繁打扰,几乎每4.3分钟遭遇一次干扰,深度工作时长其实很短;

另一方面,坐班时间太长,人真的浑身都不舒服,肩颈酸,屁股痛,眼睛胀,偏头痛随时都会降临。

长期坐着办公,会影响正常如厕,导致新陈代谢减慢,肠应激,菌群失衡,最后抑郁。

那怎样才能改变“害怕上班”的心理状态呢?

一、把「找工作」拆解成可落地的小步骤

1)每天花2小时搜集匹配的岗位,整理核心需求。

2)根据核心需求,反向优化简历。

3)每天只筛选10个匹配岗位,认真沟通,约时间面试。

二、创造放松、有安全感的面试方式

1)面试前吃口香糖,咀嚼可以抑制杏仁核活跃度,缓解焦虑。

2)提前设想面试官可能会针对简历询问什么,用幽默的话术应对。

3)给自己安排几场测试性面试,你没那么想去的公司,协助自己演习,练习放松。

三、在职场社交中,放下情绪,关注事实

1)任何需要你发言的地方,都是“案发现场”,这样就不容易出错。

2)任何需要你沟通的部分,都是“角色扮演”,这样就不会太紧张。

3)任何你不喜欢的社交,都可以“拒绝”,或者“提前离场”。

四、改变对“犯错”的认知

1)错完就过去:你的失误在他人记忆中的留存时长<24小时。

2)创造高光点:把精力用在提升自我上,你的高光时刻价值连城。

五、改变工位环境,调整工作习惯

1)养盆栽花植、养鱼、盲盒摆件等,让工位生气勃勃。

2)扔掉、换掉你不喜欢的设备工具,比如换个舒服的椅子、买个好看的桌垫……

3)创建1小时碎片化运动时间,做深蹲、拉力带拉肩背、工位瑜伽等。

照着以上去试试看,坚持一段时间。
0 阅读:4

探元素

简介:在探元素,开启你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