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即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也无法改变现状,因为没工作就没办法生存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还有网友说,我讨厌的不是工作,而是上班!
的确如此,在996甚至是007的制度下,很多人苦恼于工作无意义的同时,也被岗位束缚着无法享受自由,更没有时间精力去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兴趣爱好。久而久之,我们对工作感到疲惫,对上班更是厌倦。
如果你想不被无意义的工作捆绑,就必须得恶补以下三个技能。
第一、生存技能
既然上班是为了生存,那就让自己拥有不上班也能生存的技能,才能直接解决“不想上班”的问题核心。
那什么是生存的技能?
底层逻辑是有赚钱的能力,有很多年轻人因为不想上班,然后去奶茶店做兼职,去送外卖,用自己的时间和体力来换钱。
不是说这些工作没有意义,但是这种没有任何难度和挑战的工作,意味着你的单位时间不值钱,意味着你的可替代性极高。换句话说,不管你在这些行业深耕多久,可能到最后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提升,甚至是什么都不会。
我所说的生存技能,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可复利的能力,它需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痛点和需求。
比如说,你在做什么事情?在这件事当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这个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既然你需要,那其他人会不会也需要?
当你将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总结自己的解决方案,将其形成一个产品,去帮助其他人解决同样的问题,那么你就离赚钱不远了。
如果你拥有了这种能力,即便不去上班,不管在哪个行业,做什么都能生存下来。
第二、疗愈技能
不上班的人没有安全感,或许只有不上班的人感触才最深。
人是一种不断在寻求安全感的生物,我们所追求的稳定工作,房子、车子、甚至于结婚,都是人类对安全感的“物化”。
你不一定喜欢这份工作,只是因为稳定带来的安全感让你无法逃离;你不一定想要这个房子本身,只是对“家”带来的安全感的渴望;你根本不想要结婚,只是因为基因里对安全感的期待......说到底,是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的妥协。
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在降低对安全感的渴求之后,才会真正具备安全感。
其实上不上班,我们都会焦虑,既然焦虑无法摆脱,不如与之和解,寻求外界再多的帮助,最终都是要靠自己自愈,既如此,倒不如训练自己的疗愈技能。
治愈的本质是察觉到了自己的感受之后,理解并接纳它,做好客体分离,才能解决问题。
具体有3个步骤:
①自我思考、回想情绪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当你产生焦虑时,不要回避,反而要了解焦虑,才能战胜焦虑。
②第二步就是进行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比如说和他人聊天、写作或者是艺术创作等方式,一定要防止情绪积压。
③第三步是与外界建立练习。人类是群居动物,再内向的人也需要社交,如果能与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寻求到理解,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
第三、销售技能
如果你不想上班,就要有独自面对市场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销售”技能。
很多人一听到“销售”这个词,就会退避三舍,尤其是内向性格的人。
其实你们对于“销售”是有误解的,并非只有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人才能做好销售。因为销售是一个技能,和写文案、剪视频、写程序敲代码等一样,也是需要经过学习和反复练习才可以。
“销售”技能最核心的点在于表达,而表达是一个人认知和知识的积累,当你对一件事的看法(认知)是什么,那么你的表达就会是什么。
不管你是什么性格,你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表达,比如性格内向就可以通过文字进行表达,不害怕镜头就可以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表达。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表达”将自己与市场相链接,将自己或者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这样即便没有公司作为平台,也可以不上班就能赚到钱了。
其实不想上班有很多办法,但如果过于焦虑自己想不想上班这件事,只会带来无尽的内耗。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所以强烈建议大家要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做自己的个人事业,个人事业越来越好,你也会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