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大部分职场人身上,都能发现一个信念: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然而真相却是,很多人勤勤恳恳十几年,最终等来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优化裁员。
一.职场最大的骗局:勤奋=成功
勤奋固然是职场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但如果只是没有策略地一味努力,那最终也只能沦为系统的炮灰。
举个网友的例子:他在大厂工作,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月薪2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时薪平均下来大约76元,五年后升到管理层,月薪涨到了3万,但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4个小时,还没有周末,时薪反而降到了71元。
拼命努力,终于涨了工资,却发现自己的时间越来越不值钱,这是多数打工人的宿命。
公司不会为你的汗水买单,只会为你的价值付费。所以,要想成功,就千万不要盲目勤奋。
二.真正会偷懒的人,都在闷声发财
在很多人眼里,「偷懒」是消极懒散代名词。但其实偷懒的本质并不是躺平摆烂,而是二八法则:用20%的精力撬动80%的成果。
那省出来的时间精力会被用来干什么呢?
答案是去做真正能带来财富的事情。
聪明的偷懒者不会只满足于在职场上做“螺丝钉”,他们懂得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进行价值最大化。
比如,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做自己的个人事业,就是因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经验差”在公司之外的价值。他们不必从零到一重新学一项新技能,就能靠副业赚取到更多收入。
另外,聪明的懒人更善于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能产生复利的地方。相比于线下实体店创业,他们更倾向于做线上事业,因为线上业务的链路很简单,只要跑通“定位-产品-获客-销售-运营”这个闭环,就能产生长期且持续的回报。
正因为如此,职场上那些会“偷懒”的人,也往往更富有。
三.如何做聪明的懒人
第一,先选择,再执行。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有1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再用5分钟思考解决方案。”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任务都值得你全力以赴,做事之前,先学会选择。去做那些最能体现你个人价值,最能给你带来成长或回报的关键任务,不要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
第二,用工具,提效率。小时候上思政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同样也被工具划分。聪明的懒人会借助AI工具和软件帮自己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甚至直接自动化自己的工作流程,从而腾出更多时间去做真正能增值的工作。
第三,练思维,强认知。真正聪明的懒人是不会在个人成长上偷懒的,因为他们知道,要过上更自由的生活,自己必须具备足够的价值和能力。因此,他们会通过自我投资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当然,投资自己也并不是说随便学个技能,报个班就行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且系统化的过程,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培养长期主义精神。
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不是时间拍卖。记得有本书叫《你只是假装很努力》,那些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的人,终将困在时薪不过百的牢笼里。
有人说:会偷懒的人,偷的是系统漏洞;不会偷懒的人,成了系统漏洞的耗材。
如果职场让你觉得疲惫,不如换个“偷懒”的方式应对,只有这样,你或许才能跳出贫穷陷阱,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