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应该要如何理解生意?不深谙人性,或许一切皆是在隔靴搔痒

采蓝说历史 2024-11-30 17:18:44

咱们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大谈特谈各种各样的生意经,依托于资本、技术、资源、渠道、市场、人脉等各个要素大做文章。

类似于这样的生意经,奉劝大家要少听一些,因为这些玩意跟所谓的成功学一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断章取义的片面灌输,其背后的目的是用别人的认可和投入来实现自己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目的。

咱随便举一个例子,在当下的平台经济时代,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在大肆灌输“资源整合”的概念和思维?难道那些平头百姓真的不知道“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吗?不是的,而是他们没有优势资源,不懂怎么去整合,没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机会。有些产业链的生意,做进去了就是日进斗金,但是普通人是真挤破脑袋也做不进去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明白生意经的故事就跟童话里的故事一样,却总是有人会愿意去相信它、追捧它呢?因为几乎不会有人把生意的本质逻辑毫无隐瞒地给大家讲清楚,因为既得利益者得为自己的既得利益预留一定的防火墙。而很多认知不够的人又极容易被所谓的希望、机会和成功所套牢,把自己的积极进取当成了解答正确率极低的人生难题的正确方法。

其实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生意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是供需关系的相互平衡与满足。

也就是说,最原始的生意就只有供方和需方两个节点的,是直接的利益和价值交换,是没有各种中间环节的。所以,最原始的生意就是简单的以物易物,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是,如果我们对社会、文化、人性有一些更深度的思考,就不难从生意的原始逻辑之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供需诉求是因什么产生的?比如以物易物的价值均衡如何实现?比如地域和资源障碍如何克服?

太史公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其实已经生意的演变解释得相当透彻了,生意其实是起源于人性的私欲。因为人的耳目口舌等器官都是欲望的接收器,耳朵想听到更好听的声音,所以就需要乐器;眼睛想看到美好的画面,所以就需要美妆;口舌想品尝到更鲜美的食物,所以就需要更高级的食物……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但是,生意的实现其实也是社会分工不同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必然产物。你想要享受的东西自己不生产或者生产不了,不就只能去跟别人交换。比如山(太行山)西和江(长江)南的资源产出就迥然而异 ,山西人要想体验一下江南的资源,是不是得拿江南人感兴趣的东西去换?

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生意经——啥是生意?顾名思义,让交易双方都生出交换意愿,这就是生意的前提。

所以到此大家要牢记,生意的本质是平等、自愿、合理、可行的互通有无、价值交换、欲望满足。

但人性永远是极其复杂的!只要生意的基本框架和模型建立之后,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往其中去引入、填充对自己有利的“新材料”的。这种往生意模型之中填充新材料其实也分两个阶段,一个叫丰富,一个叫搅乱。

比如为了方便结算,货币就诞生了;比如为了加速流通,商人就诞生了;比如维护交易秩序,权力就介入了;比如为了培植资源,技术就问世了;比如为了促进生意,资本就加入了……这些其实都是在丰富生意的内容,从而使得生意的进行更为顺畅,对整个社会是起正向刺激和维护作用的。

又比如因为价值交换是需要量化的,所以定价的权威就出现了。又比如交易会存在价值差,所以吃差价的中间商就大量涌现了。又比如需求和价值受环境影响,所以哄抬打压价格、囤积倾销物资的行为就出现了。又比如因为生意要规模化有资本需求缺口,资本盈利的玩法就出来了。又比如因为资源调配和市场秩序需要裁定,通过权力干预获利的玩法就出来了。又比如市场信息不透明、资源的区域投放有壁垒,各种利用信息差、地域差两头吃红利的奸商就出来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搅乱原生态的生意场的,使得生意的进行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整个社会生态是起负面干扰和破坏作用的。

咱们只有这么顺藤摸瓜地把生意的根本逻辑大致梳理一遍,才能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生意形式中尽可能看到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比如为什么现在有人说做生意就是做关系、做资本、做产品、做技术、做平台、做渠道、做金融……其实每一种说法都是上面提到的生意演变过程中人为添加进去的东西,有一定道理却又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

那么,在漫长的岁月之中,在生意的供需两个节点之间不断地塞新材料,难道就没有塞满的一天吗?如果塞满了,又怎么去衍生一些新的玩法和变量呢?咱们不要低估了我们的前辈和同胞们的智慧了,大的板块填充得差不多了,那就裂变出更多的细分领域来呗。

咱只举个例子,资本介入的问题。按道理说,我家有牛,你家有羊,我们两家是不是可以自愿进行交换?但是如果资本要介入这个交易时,首先可以用结算规则限制我们不能以物换物,得使用货币结算。那我是不是要先卖掉我家牛才能买你家的羊?或者你卖掉你家的羊才能买我家的牛?然后我们的牛和羊进入资本市场,就没有了定价权,比如通过货币换算,一头牛可以换五只羊也可以换六只羊,资本方说了算。然后交易的及时性和顺畅性也不由我们决定了,也许我卖了牛也买不到你家的羊了。又或者我们想把贸易额做大,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周转,也就更加依赖于资本方了。最原始的资本干预就是资本借贷吃利息嘛!然后慢慢是不是衍生出集资、分成、套现、抵押等各种新玩法?

总而言之,人在脑洞大开之后,啥匪夷所思的招都是可以想出来的。比如大家从前面的介绍应该可以看出,原本供方和需方是两个相互对等、互相需要的主体,为什么当下的生意场中到处是“甲方优势”、“甲方思维”和“乙方劣势”、“乙方智慧”之类的词汇呢?因为甲乙双方的关系在诸多市场中间因素的干涉下,变得严重不对等了嘛!

但是,上述这些就是生意的终极形态吗?不可能!因为大家要知道,生意是源于人性和欲望的,而人性和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生意的形态演变也没有尽头。人性永远会被人利用,欲望则可以被放大、勾引、引导甚至虚拟。也就是说,生意到了当下,供需诉求是可以被虚拟出来的,或者叫人为营造出来的。

咱不说别的,当下有一种生意叫兜售概念,这是不是一种虚拟经济?

其实讲一千道一万,就一句话,到了今天,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人性和欲望给设计出来的!

比如卖保健品的为什么要首选老年人群体?因为老年人工作了一辈子,身体或多或少会有点毛病,手里又多少有点积蓄,生活也还过得幸福……他们是最接近死亡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恐惧死亡的群体,用健康长寿这些东西去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是最容易的。

比如搞教育培训的为什么要首选那些青年父母?因为他们生活工作不能兼顾,没有什么时间去亲自监督孩子的学习成长,结合自己在社会、生活之中的一些挫折、碰壁,再加上一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引导,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言论和理论去给他们制造焦虑是立竿见影的。

比如搞虚拟游戏得为什么要首选那些不够成熟的孩子和年轻人,或者是那些有钱任性的富二代?因为这些人的心性不够成熟,认知也不够深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时间精力成本都不够,很容易陷进某种虚幻的快感中出不来。用这种低成本的虚幻乐趣去给那些原本就不关注时间成本的人做时间和精力无痛人流,一般都是事半功倍的。

绝不是危言耸听,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情感。六欲:指生、死及眼、耳、鼻、口所产生的欲念,其实无不被人利用起来做成了某种生意。否则,大家以为自己经常听到的“提供情绪价值”、“大饱眼福”、“高级感”、“优越感”……背后是利益方面的纯粹与真诚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生意场的水到了现在这个状态,已经被搅混得差不多了。咱们普通人真的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足够精明,能够把握生意链上的各个变量。

大多数的生意其实都是针对特殊群体的认知盲区、信息盲区、资本资源缺失、渠道关系短板等而设计的,屏蔽一部分要素,单独拎出来一部分对主导者有利的因素来降维交流,大家真的觉得自己能做到心如明镜吗?

清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临终遗言,要子孙后代勿近白虎。后世人对“白虎”这俩个字诸多揣测,莫衷一是。但窃以为,白虎在四象中主西方,西方在五行之中属尽,白虎又有主杀之意,结合胡雪岩的身份和一生经历,他交代子孙勿近白虎大意应该是不要去谋求自己没有话语权的利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一切,勿近白虎其实就是要远离那双无形的手的意思。

而当下,我们很多意气风发的朋友总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自己想干的事情就一定能干成,就一定能得到命运丰厚的馈赠,这其实是相当危险的。

喜欢毒蛇泡酒的人只会告诉你们抓毒蛇能赚钱,而不会告诉你们抓毒蛇可能违法、可能会送命。

那些搞金融房贷的人只会告诉你们人生要及时行乐、要敢于提前消费,而不会告诉你利滚利的套路背后是你可能一辈子都轻松不起来的欲望代价。

那些炒作学区房、奢侈品的人只会告诉你们生活需要体面、需要优越感,而不会告诉你这些虚荣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社会价值,也并不会有多少人会因为一件奢侈品而高看你多少。

家人们,咱永远是希望大家能够脚踏实地先就业再创业,尽量精耕细作于一些实体行业,不要过于眼高手低地去搞大事、赚大钱,总想着不劳而获的好事……讲句让大家比较绝望的话,如果你不是生来就处于生意链的顶端,就几乎没有可能去创造所谓的商业神话。奇迹可能存在,但我们永远不要坚信奇迹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当然,很多希望用做生意的方式来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这一种意愿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咱之所以把生意场中的深水逻辑大致地讲一遍,不是不倡导大家去经商创业,而是不希望大家仅凭一腔热血、满腹欲望去盲目跟风。

如果大家真的就想着要做生意,以下的基本条件应该是要想办法去自我确认的:

首先就是行业和方向的确定:尽量选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贸易、技术、工程、产品这些分支要明确,不要想着什么都干,什么都想干往往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干不好。先做精才能慢慢做大。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也会让你前期少踩坑,会减少很多前期的试错成本,降低市场壁垒。目标明确也更善于自己去集中优势。

其次就是要能迅速地锁定目标客户:你的目标客户在哪?是谁?他们的需求点在哪里?整体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怎么去有的放矢地建立合作关系?你自己的盈利点在哪里?成本投放的精准切入点在哪里?你能解决客户的什么核心问题?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去推演的,不能打战略迷茫的生意仗。

然后就是自我条件的精准筛选:这一步步骤其实分两个方面,你有什么和你缺什么,然后按图索骥地补齐你所缺的东西,发扬你所具备的优势。比如你选择做贸易,那么你的进货资源和渠道是不是靠谱?有没有优势?你的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有没有问题?你打通后端的方式是走关系还是拼价格,还是靠资本强行开道?如果有些贸易是以人脉关系为主,那你就得看看你具备不具备这种构建人脉关系的能力和途径?如果有些贸易需要大量资金托底铺路,那你就得盘算一下自己的已有资金是否能支撑得起来,有没有融资渠道……其实做技术、做产品也是如此,得把核心条件一一拆分出来,看自己有什么缺什么,缺什么就想办法去补什么,有三个以上的关键条件补不齐的生意就要赶紧放弃。

最后就是具体的商业操作:人、机、料、环、法各个方面要区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要学会去抓主要矛盾。有些生意决定因素是人,那就把主攻方向放到关键人员身上去;有些生意的决定因素是性价比,那就把重点放到提高服务性价比上去;有些生意必须依赖于大环境的状态,那就必须要关注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总而言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业操作,只有亘古不变的利益成全。

咱们很多普通阶层的朋友受信息、见识和修为的限制,其实对生意的理解和操作是非常容易陷入一厢情愿的自嗨模式的。总是容易觉得自己具备了某一个优势就能干很多很多的生意,甚至啥优势都不具备仅仅是因为自己信心满满就觉得一切皆可为之了。

打个比方,经常会有一些小伙子跟我说,自己认识某厂的一个领导,然后觉得这个厂的生意自己都能搞……这样的人其实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关系,很多时候只能锦上添花,而不能用来雪中送炭,更不能用来事后兜底。

现在有很多人到处在宣讲各种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有些甚至神奇到他们想让谁富有就可以让谁富有,咱不随便去拆人家的台,反正希望相信老易的家人们慎重一点。不管怎么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支出、收入和利润总得实现一个终极平衡吧,那些又让生产商赚钱,又让消费者受益,还要让中间商赚一大笔的生意,是依靠什么技术和理论呢?永动机的原理吗?

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生意被资本和技术给笼罩了,其实是被人性给笼罩了。

咱为什么不鼓励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轻易走入生意场?因为江湖险恶,年轻人不经意间暴露的贪嗔痴,都可能成为一些黑心生意人反杀你的诱因……你有钱,我就用各种高回报的项目吸引你使劲投资;你有关系,我就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去低成本消耗你的关系;你有资源,我就分级合作的方式让你在低回报区间给我输送资源;你有技术,我就用其他的因素来压低你的技术价值……小年轻是很难玩得过老江湖的。

当下,衍生出了诸多光怪陆离的生意,不要觉得大惊小怪,看懂它们背后的人性和欲望背书就可以了,虽不中亦不远!

要懂得利他和利己的相辅相成,要懂得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这是生意人必备的思维基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