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北京海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一座台基式的纪念建筑,然而对于各种登山客和探险者而言,往往都会选择忽略……

事实上这座纪念建筑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而是由解放军总政联络部于2013年修建,并专门镌刻了铭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批无名英雄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秘密赴台湾执行任务,牺牲于台湾马场町一带。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普天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隐蔽战线,直到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灵魂,” 从而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且鲜为人知的故事……
信义:钟浩东和蒋碧玉为了党在台湾流下第一滴血
“因为皈依信仰,坦然面对生死,因为心怀大爱,无悔血沃中华。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夫人蒋碧玉面对保密局特务平静地说:我们难逃一死,但是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们将光荣地死去!” 而这一幕是1949年8月14日凌晨三点,发生在台湾基隆基隆中学校舍的真实场景。

钟浩东是台湾屏东人,祖籍广东梅州,从小就痛恨日本殖民,以至于在登记户籍的时候,故意登记为钟番薯来逃避取日本名字。上学时候更是偷偷阅读关于介绍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当被日本老师发现后,钟浩东将书扔过去,然后退学回家。
而蒋碧玉的养父是民众党创始人蒋渭水,为了摆脱日本殖民统治,蒋渭水不惜亲自前往国际联盟去控诉日本的罪行。受养父影响,蒋碧玉从小就接受了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的概念,并下定决心学医救国,报考护士学校,毕业后前往台北一家医院工作。在这里,她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同时也是影响一生的革命战友和同志—钟浩东。
1940年1月,新婚不久的钟浩东和蒋碧玉不惜跨海偷渡到广东,在惠阳国统区登陆,经丘逢甲之子丘念台介绍,钟浩东负责充当审讯日本战俘时的翻译,蒋碧玉则继续当护士医治抗日军民。
然而国统区的腐败很快让钟浩东和蒋碧玉失望,1943年两人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民主抗日同盟成员的公开身份活动,台湾光复后因为钟浩东是蒋渭水的女婿,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基隆中学校长负责接收。与此同时钟浩东和蒋碧玉又接受了来自党组织交给的潜伏任务,出任中共台湾省基隆市工委书记。
临行前钟浩东夫妇更忍痛决定,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钟继坚送人抚养,一旦两人牺牲,革命还有后来人。

重返台湾后,钟浩东和蒋碧玉一方面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并做好学校后勤工作,另一方面则负责编辑中共台湾省工委机关报《光明报》。由于《光明报》当时大力宣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在台湾年轻人群体中影响力很大。然而有一次送报的人将报纸送到了陈诚家门口,以至于国民党当局大怒,下令严查此事。
就在此时一位名叫王明德的男生为了追求心爱的女生,故意吹捧自己是共产党员,还拿出《光明报》炫耀,结果国民党特务很快就抓住了王明德,根据王明德出卖的线索,国民党当局摸清了中共台湾省工委在北台湾至少有台北成功中学,台大法学院和基隆中学等好几个支部,而这位叛徒王明德的儿子就是现任民进党民意代表王世坚。
之后又有多名学生相继被捕,当中一位叫戴芷芳的台大女生直接供出了报纸是由钟浩东提供的。终于在1949年8月14日,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决定执行逮捕任务,这才有了本章节开头那一幕。
钟浩东被捕后宁死不屈,一个月后就被判处死刑。1950年10月14日,钟浩东英勇就义,临刑前高唱民歌《幌马车之歌》:“去年送走你的马车,竟是永别,”还留下给蒋碧玉的遗书:“我希望汝能很快丢掉悲伤的心情,勇敢的生活下去,我将永远爱汝怀念汝,祝福汝。
蒋碧玉多年后才知晓,钟浩东就义时一共身中三枪,倒地时仍用尽生命中最后一口气,紧紧抓住地面上的泥土。
考虑到蒋碧玉是蒋渭水的养女,国民党并没有判蒋碧玉死刑。出狱后蒋碧玉依旧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台湾左派社会运动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运动当中去,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开放探亲后,蒋碧玉再度踏上大陆的土地,并通过台盟广东省委和台办的关系,在韶关找到了当年送人的儿子钟继坚并实现母子相认……
密使一号:对台隐蔽战线牺牲的最高级别英烈
在无名英雄广场正前方镌刻着毛主席五言绝句《赞密使一号》:“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背后则是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四人的雕像,其中吴石将军就是密使一号,更是在台湾牺牲的隐蔽战线级别最高的英烈。

在国民党军队中,吴石有着十分显赫的经历,他是白崇禧的同学,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还曾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北伐战争期间是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部作战科长,抗战前就是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出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并于抗战胜利后官居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的高位。

但就是这样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彻底认清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于1948年秘密参加革命,同中共中央社会部和华东局单线联系。
南京解放前夕,白崇禧和陈诚曾下令将南京国防部保存的500箱机密文件全部运往台湾,吴石以福州进退可守为借口,说服了国民党政府将上述文件暂时寄存在由他兼任的福州绥靖公署,然后立即联系党组织,想办法将其献给解放军。后来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吴石只把其中的诸如科普类和教程等充数转运到台湾,其余真正的机密文件全部留了下来,于福州解放前夜通过地下党安然无恙地由解放军接收。
在顺利完成使命后,吴石本可以通过起义的方式留在大陆,但他却选择前往台湾,临行前他对地下党组织成员这样说道:“ 自己的决心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上什么!”
到达台湾后,吴石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军用地图上对岛上所有布防都进行了标注,先后六次与华东局交通联络员朱枫进行秘密接头,由朱枫将情报送回大陆。与此同时解放台湾也正式提上了日程,中央拟定由粟裕挂帅,并内定舒同为台湾省委书记,刘恪平为台湾省长。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时任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却叛变,供出了台湾地下党组织的全部信息。即便如此,吴石仍冒着巨大风险同朱枫接头,传递出最后一份情报,只不过很快就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同吴石朱枫一起被捕的还有国民党军联勤总部第四兵站中将总监陈宝仓和总务处交际科上校科长聂曦。

不久以后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四人全被判处死刑,就义前他们慷慨赴死,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新中国万岁”的口号,大义凛然的走向刑场……


真实版潜伏:在岛上坚持数十年的地下工作者
“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你们,在烈火中永生。” 如果说由孙红雷主演的《潜伏》仅仅是影视作品,那么真实的“余则成”们,他们面临的环境要更加严酷,有人甚至在同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海峡那头坚持了长达近半个世纪。

1949年,中共中央社会部交通员刘光典接受党的指示,秘密潜入台湾,出色地搜集并送回关于岛内国民党机关分布的第一手情报信息。当得知蔡孝乾叛变后,刘光典放弃了撤出岛内的黄金时机,而是发出了一封快信,内容是“俊弟得急性脑炎亡故”,将中共台湾省工委被一网打尽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大陆。
之后在省工委成员王耀东的掩护下,刘光典先躲到台湾南部山区一户农民家中,后又躲入深山继续坚持斗争,最艰难时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中掘地为穴,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收集的露水,直到被叛徒出卖,刘光典才被捕,于1959年2月4日凌晨在台北英勇就义。

当时还有一位由中共中央华南局派遣的交通员谢汉光,为了守住党组织的机密,一路躲到台东县某林场,谎称自己是国民党逃兵,因无户口才逃来此地,在场长的帮助下,谢汉光顶替了失踪已一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的名字,重新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隐姓埋名长达38年。由于谢汉光毕业于林学专业,又勤劳肯干,不少热心人都想要给他介绍一门婚事,但他始终怀念在老家的妻儿,不肯再婚,并坚信能看到红旗在台湾岛上飘扬的那一天!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限制,第二年12月,谢汉光以台胞“叶依奎”的身份,经香港回到了家乡广东丰顺县。起初由于历史不清,身份不明,当地政府只把谢汉光当成“困难台胞”,每月发2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直到1994年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认定,谢汉光才恢复名誉,确认享受离休待遇,并与家人团聚共享分离了几十年的天伦之乐。
如今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纪念墙上已刻有超过1000名赴台隐蔽战线工作人员的名字,并且还留有空白等到以后根据新披露史料进行挖掘,待彻底铲除台独分裂势力和1450们,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那一天,才是对所有无名英雄的最好告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