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管理逐步规范化。为了进一步规范军队干部的等级制度,中央军委在1951年发布了《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需对全军干部评定个人级别,同时将级别分为了九等二十一级。其中准兵团级干部属于三等三级,在1954年期间共评定出准兵团级64人。本期文章,小编带大家来一起盘点下64位准兵团级干部中最为出色的8位政工干部。如果对武将感兴趣可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小编往期文章。
55年授衔前,准兵团级干部共64名,谁打仗最厉害?九大猛将这么定
第一位:方强
方强1905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早年投身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积极参与组织平江农民起义,随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 “围剿” 作战。1933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革军委警卫团政委,而该警卫团曾获 “红军模范团” 荣誉称号 。同时他也是西征的一员,经过九死一生后被释放并返回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129 师385旅政治部主任,他积极参与抗日斗争,为部队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
解放战争期间,方强率部参加了东北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以及第四野战军的南下作战,如广东战役和万山海战等,为全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方强历任海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初创和发展、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二位:赖毅
赖毅1903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赖毅南征北战,不怕牺牲,屡建战功,曾有“铁打的硬汉”的美称。1934 年,他被任命为福建军区第3分区的政委,在中央苏区反围剿失败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赖毅在新四军中担任多个部队的政委工作,参与创建和巩固了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进行了多次反“扫荡”和对日作战,随后又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华东的斗争,为解放华中、华东地区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赖毅转到地方工作,担任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等职,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三位:梁必业
梁必业1916年出生于江西吉安,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梁必业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等重要战役,为红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必业先后担任八路军第 115 师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直属政治处主任、第 115 师和山东军区组织部长等职务。他重视部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放战争期间,梁必业在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中担任高级政治工作职务,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他负责的政治工作有效保证了部队的高度统一和坚强斗志,对赢得关键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梁必业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在和平建设时期,他继续致力于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提高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同时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位:王恩茂
王恩茂1913年出生于江西永新,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他历任连指导员、团政委等职,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出色的领导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恩茂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宣传科长,359旅政治部副主任,359旅副政委等职务 ,参与创建和巩固晋绥抗日根据地。他不仅领导部队与日伪军进行战斗,还注重发动群众,加强根据地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王恩茂曾任一野第二纵队副政委、一野第一兵团第二军政委职务,参与指挥解放大西北的诸多战役。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都高度重视政治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思想教育等,凝聚了部队的战斗力,确保了部队的高昂士气和坚定执行力。新中国成立后,王恩茂曾任新疆军区政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书记等职,为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边防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位:冼恒汉
冼恒汉于1911年出生在田阳区的一个壮族贫农家庭,18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他历任连指导员、团政委等职,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斗争,展现出优秀的政治工作能力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任八路军120师教导团政治处主任、政委,120师独立第一旅副政委,120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反 “扫荡” 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冼恒汉在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担任政委,先后参与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著名战役,为西北战场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对解放大西北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冼恒汉历任西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委等要职,为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军队建设及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六位:杜平
杜平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的一个农民手工业家庭,21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军中,他从基层政工干部做起,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平曾任八路军129师留守处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 。他参加了守卫黄河河防、抗御日军和国民党军进犯的多次战斗,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贡献 。
解放战争期间,杜平在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中担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他深入一线,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保障战役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杜平不仅在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还涉足外交领域。他担任过驻越南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等职,积极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国际友好关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结语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中,这六位出色的政工将领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他们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聪明才智,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后辈应该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那么除了小编盘点的这6人之外,您还知道哪些声名远扬的开国将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点赞关注小编,下期文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