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前,准兵团级干部共64名,谁打仗最厉害?九大猛将这么定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2-06 14:37:04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管理逐步规范化。为了进一步规范军队干部的等级制度,中央军委在1951年发布了《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需对全军干部评定个人级别,同时将级别分为了九等二十一级。而兵团级位于序列中的三等且属于评定中较高的一个级别,其中正兵团级是三等一级,副兵团级是三等二级,准兵团级是三等三级。在1952年-1954年期间共评定出准兵团级64位干部。那么问题来了,广大军迷们最好奇的莫过于这些人谁打仗最厉害?谁的军事能力最突出?其实这个不太好评定。本期文章,小编带大家来一起盘点下64位副兵团级干部中堪称“虎将”的9人。

关于作战勇猛的正兵团级干部可以详看小编往期文章1952年评定了37位正兵团级干部,谁作战最勇猛?八大虎将应这么定

关于作战勇猛的副兵团级干部可以详看小编往期文章1952年评定了42位副兵团级干部,谁打仗最勇猛?十大战将应这么定

准兵团级干部64名目录及55年授衔情况

准兵团级干部64人,分别是: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万毅、王诤、孙毅、李作鹏、赵启民、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贺炳炎、陈沂、袁也烈、段苏权、解方、宋裕和、张致祥、周骏鸣、张凯、周文龙。上述被评为准兵团级的64人中,1955年授衔了上将 1人、中将54人、少将4人、未参加授衔 5人。您知道被授予上将的1人是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第九位解方

解方早年曾就读于奉天东北讲武堂,后赴日本留学并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曾在张学良的东北军进行地下党秘密活动,间接推动了西安事变。少帅张学良曾称他为“难得之才”,为了留住解方,曾一度想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解方,但被解方婉言拒绝。抗日战争初期,解方随军参加台儿庄战役,不久升任国军第114师少将参谋长,秘密职务则是中共51军工作委员会书记,这些都足以见得他的实力。

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解放东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为东北全境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担任志愿军参谋长期间,他帮助彭总制定了数次战役规划,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彭总经常戏称解方是“解诸葛”,可见对他的军事能力认可。

第八位罗元发

罗元发早期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红军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他曾担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参与指挥在平型关战斗中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顽强阻击日军增援,为大捷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保卫延安的战役中,他率领教导旅和警备第七团共5000多人的兵力前往南泥湾地区与胡宗南8万大军血战七天七夜,国民党的8万军队没能突破一道防线,保障了毛主席顺利率延安军民安全撤离,使胡宗南占领的延安只是一座空城。在随后的沙家店战役中,罗元发配合许光达的部队再次成功保卫了毛主席的安全。

第七位詹才芳

詹才芳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年少时曾组织高桥区农民自卫军,并带领农民自卫军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此后,他在木兰山一带坚持游击斗争,因其机智勇敢,有“飞毛腿”的美誉。他在豫皖苏区反“围剿”、创建川陕苏区斗争、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强渡嘉陵江等战役中表现出色。

解放战争时期,詹才芳率军积极组织地方武装在锦承铁路沿线开展破袭战,有效迟滞了抢占东北的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秋季攻势中,他指挥部队夺取辽西杨家杖子、攻克朝阳等地,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嘉奖。随后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等重要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六位聂凤智

聂凤智出生于湖北省黄安,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在红军中队伍中,他从基层班排长做起,逐步成长为连长、营长、副团长等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在胶东地区,他指挥了的莱阳、平度、高密等战役,有效打击了日伪军,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聂凤智在济南战役中将第九纵队的“助攻”改为“主攻”,而第九纵队各师团长攻城中表现的异常凶猛,彻底打乱了王耀武城东和城西的防守策略,最终不到三天济南城破,耀武被活捉,这其中聂凤智的部队功不可没。他还曾指挥了江山岛战役,重创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位吴克华

吴克华在16岁的时候就投身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他参加过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又在长征中担负后卫并阻击追敌,掩护主力脱离险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担任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有效组织和领导了敌后抗日斗争,为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吴克华的成名之战是塔山阻击战。在塔山阻击战中,他率部阻击国民党军,激战6昼夜,击退国民党军11个师进攻,阻止了国民党“东进兵团”对锦州增援,创造了我军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他也因这场战斗被誉为“塔山名将”,此战也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四位曾思玉

曾思玉曾在林彪麾下担任战术参谋,林彪对他的军事能力十分认可。1935年,他还进入了红军大学深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素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担任八路军林彪115师689团政委,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并在随后南偏城伏击日寇的战斗中,他击毙了日军山口旅团长,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时期,曾思玉在清风店中缴获的敌石家庄城防绝密部署图,为石家庄城市攻坚战的胜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在平津战役中,曾思玉在新保安顽强阻击了向东逃窜的傅作义第35军,随后配合兄弟部队完成了全歼敌军,为平津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头功。此外他一生数十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是毛主席的爱将之一。

第三位梁兴初

梁兴初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早年受尽剥削后投身革命。在红军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曾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解放战争中,梁兴初参加了保卫四平、进攻拉法和新站、三下江南战役等。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梁兴初面对五倍于己的敌人,坚守黑山地区三天三夜,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他们又参加了平津战役,并南下成功。

抗美援朝期间,梁兴初带领三十八军占领坚守飞虎山完成掩护主力撤退及美联合国军诱敌深入的任务。随后他率部在德川全歼伪七师,创造了辉煌的战果,而38军也因此战称之为“万岁军”。随后他在汉江南岸鏖战22天成功完成保障东线横城反击的任务;

第二位张国华

张国华1914年出生于江西永新,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他还参与了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代初,他率部进军西藏,对和平解放西藏、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并因此被誉为“佛光将军”和“喜马拉雅战神”。在西藏和平解放后,长期担任西藏地区重要职务,对西藏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张国华是前线总指挥。他出色的指挥部队歼灭印军3个旅,毙伤俘敌7000余人,并生擒印军王牌旅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此战维护了边境稳定,保卫了国家主权。不幸的是,张国华于1972年在成都病逝,享年58岁。

第一位郑维山

郑维山以能打而驰名,被誉为“虎将”。毛主席对他十分喜爱,曾说“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可见这位中将的军事能力十分突出。在红军时期,他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三次反“围剿”战役。在苏家埠大捷中,郑维山率部参加了双桥镇战斗,活捉了敌第34师师长岳维峻。解放战争期间,郑维山在新保安战斗全歼傅作义王牌35军,这间接促进了北平和平解放。随后他率部又参加了兰州战役,在兰州战役中他所辖的63军和兄弟部队一举将西北诸马之首马步芳部聚歼。

在金城战役中,他采用坑道战术不断逼迫联合国军与我军近战,同时还策划了3500人的大潜伏作战计划,顺利攻占南朝鲜军阵地9个要点,首创我军防御作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的范例,参战部队受到志愿军总部和中央军委的嘉奖。

1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