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上将10人,单论军事指挥,谁最出色,王震前三,周士第第五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2-06 14:39:40

引言

彭老总带领的第一野战军是五大野战军中最能吃苦一支部队。虽然西北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再加上敌人又是长期盘踞西北的马家军,给解放该地区带来了很大麻烦。但这支部队发挥了能打硬仗和苦仗的优良作风,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激烈交锋,最终取得了解放全境的伟大胜利。1955年授衔时,一野(包含后期调动的18和19兵团)共走出了10位开国上将,那在这10人中,谁的军事指挥能力最强呢?这个其实不好评定,下面小编来带大家一一解读,排名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可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第一位:王震

王震有着彭老总麾下第一大将的美称。他早年便投身于革命事业,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旅长,率部转战华北,开展敌后游击战,创造了“南泥湾大生产”的奇迹,不仅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还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树立了典范。解放战争时期,王震是第一野战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他率领部西渡黄河,成功保卫了延安,并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的战斗中取得三战三捷的显著战绩。随后,他率部参与了解放青海的战斗,并继续挥师西进,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后期,王震遵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进军新疆,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促进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担任农垦部部长期间,他大力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农垦事业,特别是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建立了多个大型垦区。同时还建立了多所院校,为边疆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当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第二位:杨得志

1928年,杨得志参加湘南起义,随后加入工农革命军,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员。他曾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红军长征期间杨得志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负责前卫和先遣任务,而强渡大渡河则是杨得志的成名之战,深得毛主席赞赏。抗日战争时期他,他在冀鲁豫地区指挥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不断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对敌作战中屡建奇功。

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参加指挥了一系列关键战役,如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等,尤其是在清风店战役中他全歼国民党第三军1.7万人,平津战役中全歼傅作义的第35军另2个师。抗美援朝期间,杨得志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重要战役,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张宗逊

张宗逊1908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堰头村,早年受到叔父张浩如的革命思想影响。192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张宗逊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一直紧随毛主席28年,忠诚地守护着主席的安全。他还参加了我军著名的三湾改编,见证了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变革。在抗日战争期间,张宗逊更是八路军最初的六大旅长之一,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参与了多次战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他与彭总在一系列战役中紧密协作,如延安保卫战、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等,成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为西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基础。1949年10月毛主席要调张宗逊去中央军委任职,彭德怀为此还专门找了毛主席沟通取消了调令,因为他在西北的工作十分需要这个老部下来支持工作。后来彭老总赴朝作战,张宗逊代理西北军区司令员,把西北战区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

第四位:周士第

周士第,1900年出生于海南琼海,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参与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并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他参与了汀泗桥、贺胜桥等重要战役,为北伐军取得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我党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周士第担任第25师师长,在起义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加入红军并参加了长征。抗战期间,他任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参与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他曾担任徐向前元帅的副手,在晋中战役中,他与徐帅指挥部队以少胜多,击败了阎锡山的军队。随后又指挥了非常艰苦的太原城市攻坚战,此战历时6个月零20天,最终成功歼灭阎锡山部13.5万余人,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顺利解放山西全境。随后率部进军西北,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并解放了40多座县城,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五位:彭绍辉

彭绍辉,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1928年7月,他参与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他表现十分出色。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手臂负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击退敌人,而手臂也因伤势过重被迫截肢,毛主席曾夸赞他是“红军部队里的独特人才”,而“独臂将军”的名号也开始在军中流传。

解放战争期间,彭绍辉率部参加晋中战役,歼国民党军2万余人并击毙国民党师长侯俊福,随后又在太原战役中歼国民党军2.2万余人并生擒国民党45师师长郑继周。他在整个山西解放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非常认可他的能力,并评价他是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

第六位:贺炳炎

贺炳炎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期间,贺炳炎表现英勇,多次身先士卒,带领部队突破敌人封锁,克服了极其艰难的自然条件和战斗环境。在瓦屋塘战斗中,他因伤失去了右臂,从此便改用左手拿枪,仍然坚持在一线指挥战斗,并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因此被尊称为“独臂将军”。在晋西北的反“扫荡”斗争中,他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期间,贺炳炎参与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宜川、蟠龙等众多关键战役。在宜川战役中,他果断指挥部队攻占瓦子街并及时堵住了国民党撤退的缺口,保证了战役胜利,也因此受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通令嘉奖。随后在荔北战役中,他率部大胆穿插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在战术起到了奇效,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一个准兵团级晋升为开国上将的将领。

第七位:王新亭

王新亭1908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22岁时加入鄂豫皖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并在红军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期间,王新亭参与指挥了多场关键战役,如长生口、神头岭和响堂铺战斗,以及漳南战役,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参加临汾战役,成功采用徐帅的坑道爆破法,歼敌2.7万人,所部第23旅被中央军委命名为“临汾旅”,之后又参加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均出色完成任务。随后,他跟随第18兵团并率第60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扶郿、兰州、秦岭、成都等战役。在革命生涯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历经多次职位变迁。新中国成立后, 他历任西南军区副政委、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第二政委、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政委等职务,继续为军队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第八位:甘泗淇

甘泗淇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一个教师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他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是大革命时期活跃的青年革命者之一。1926年入党之后,他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之后甘泗淇先后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围剿。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泗淇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主任,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又出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与张宗逊一同协助彭德怀参与指挥了解放大西北的多场重要战役,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提出了“钻进去,冒出来”的重要论述,这对全军政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指导作用。

结语

除了小编介绍的八位开国上将之外,还有两位上将未进行解读,他们是谁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野的这十位开国上将对于全国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后人铭记。那么问题来了,在广大读者心中,第一野战军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那个人是谁呢?欢迎大家讨论和留言啊!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