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权倾朝野,可以废立皇帝,为什么自己没有篡位做皇帝?

以丹聊历史 2025-04-11 15:44:39

历史上,权臣篡位的故事屡见不鲜,西汉的霍光却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权倾朝野,甚至能废立皇帝,却始终没有踏出篡位那一步。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原因?

时代局限,篡位概念的缺失

霍光所处的时代,从秦始皇一统天下直至他掌权之际,权臣篡位称帝的事情从未在华夏大地发生过。

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霍光把持朝政、掌控朝堂,甚至行使废立皇帝的大权,都还在可接受的范畴内,毕竟那时的政治生态允许权臣拥有极大的权力。

但要是他妄图自己称帝,无疑是打破了所有人的认知底线,犯下了天下间最不可饶恕的大罪。就算是他的心腹嫡系,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也极有可能与他分道扬镳。

霍光迈向权力巅峰的关键节点,是在盐铁之议后。公元前80年,霍光主导的盐铁会议,一举推翻了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不仅展现了他在朝堂上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借此赢得了地方士族阶层的大力支持,使得霍光在与其他辅政大臣的权力角逐中占据了绝对上风,成功压制住了对手。

一年之后,另外两位辅政大臣眼见霍光权势日盛,心生不安,妄图发动政变将其铲除。但霍光怎会坐以待毙,他抢先一步解决了这些政敌。从这之后,在汉朝的朝堂之上,再无一人能与霍光抗衡。

此时的霍光,已然站在了权力的金字塔尖,宫中的皇后是他的亲外孙女,京城的禁卫军队以及地方军队的调动大权都牢牢掌握在他手中,地方上的大地主、大富商也纷纷依附于他,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若是处在南北朝之后的时代,以霍光此时的权势,篡位称帝可谓易如反掌。但在当时,整个社会根本没有支持权臣篡位称帝的思想土壤。

往前追溯,赵高权势滔天,能够指鹿为马,甚至敢弑杀秦二世,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根本没有称帝的可能,最后只能无奈拥立秦王子婴,自己也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由此可见,时代观念的局限,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霍光难以迈出篡位这关键的一步。

家族短板,人手不足难撑大业

回顾历史,虽然权臣篡位称帝之事未曾出现,但权臣篡位成为诸侯王的例子却并不鲜见。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生了曲沃代翼和田氏代齐事件。

曲沃的家族通过激烈的争斗,打败了晋国的公族,成功上位成为晋国的新主人,而这个新家族实际上也是晋国公族的一个旁系小宗;田氏家族则是经过几代人的精心谋划与不懈努力,逐渐在齐国占据了大多数重要职位,最终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篡位。

这两个案例有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篡位。家族篡位有着天然的优势,掌权人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权臣,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则能够担任各级官员,一旦篡位成功,整个家族都将获得巨大的利益,实现阶层的跨越与权力的扩张。

霍光家族的状况却与这种成功篡位的模式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霍光的直系亲属数量极少,他只有战神霍去病这一个兄弟,可霍去病早逝,其独子也不幸英年早逝,霍去病这一脉就此断绝。

霍光父亲那一代的其他兄弟,由于霍光在10岁时就被霍去病带到汉武帝身边,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交集,感情淡漠,根本指望不上他们来支持自己的大业。

再看霍光本人的子女,数量同样不多,仅有一个儿子,其余七个都是女儿。霍光虽然凭借女儿们的婚姻,做了一些布局,招揽了几个相对靠谱的女婿,但这些人对于支撑起一个庞大的、足以篡位的家族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本家人,霍光缺乏篡位所必需的基础力量。那些追随他的旧部,心里也很清楚,跟着霍光篡位,自己无法像霍家本家人那样获得巨大的利益。

情感羁绊,深受皇恩心怀忠诚

霍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奸臣,他对权力固然有着强烈的渴望,但这种渴望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让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他深受汉武帝的知遇之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被霍去病带到汉武帝身边,逐步成长为权倾朝野的重臣,这一切都离不开汉武帝的赏识与栽培。

从情感深处,霍光对汉武帝充满了感恩与忠诚,他不愿意做出背叛汉武帝的事情。

当面临皇位与国家稳定的艰难抉择时,霍光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他内心的天平明显倾向于国家的稳定。他一旦自己篡位,必然会引发天下大乱,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后果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汉昭帝去世后,霍光拥立刘贺为帝,满心期待刘贺能够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延续汉朝的繁荣。可谁能想到,刘贺行事荒诞不经,完全没有身为皇帝的样子,短短时间内就让满朝文武大失所望。霍光无奈之下,联合百官果断将刘贺废掉,之后又拥立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也就是汉宣帝。

到了汉宣帝时代,霍光的权势进一步膨胀,相比之前更具篡位的实力,而且经过废立刘贺这件事,人们对于霍光在皇位更迭上的影响力也逐渐习以为常,接受度有所提高。但即便处在这样有利的形势下,霍光依旧坚守着臣子的本分,没有丝毫篡位的念头。

在这其中,情感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汉武帝的深厚感恩之情,以及对国家稳定的强烈责任感,如同坚固的磐石,让他始终不为皇位的诱惑所动,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护国家稳定的一边。

所以,霍光虽权倾朝野,却因时代局限、家族短板以及情感羁绊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未能迈出篡位那一步。



【文本来源@妖火说历史的视频内容】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