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1937年之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怜寒玩转旅游 2024-12-31 08:22:49

20 世纪上半叶的东亚地区被日本带来的战争阴霾所笼罩,日本的军国主义行径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黑暗篇章。

1871 年,日本挑起事端, 3600 名日军进犯台湾,不宣而战。清政府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息事宁人,承认日本的 “保民义举”,并赔偿白银 50 万两,把琉球的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1875 年日本占领琉球,4 年后把琉球改名冲绳县。

被日军抓获的清军“情报人员”

1882 年,日本策动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清政府派袁世凯率兵平叛。之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中日天津条约》。1894 年朝鲜东学党叛乱,清政府应朝鲜请求派兵援助,甲午战争爆发。

随后,日军占领朝鲜首都。并在中国辽东半岛登陆,占领旅顺口,实施了“旅顺大屠杀”,屠杀数千名中国平民和战俘。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完败告终,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让。

朝鲜国务大臣慰问日军

1911 年,辛亥革命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革命军以顽强的斗志打败了清政府的腐朽军队,终结了清朝长达 200 多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走向共和之路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20 年代,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击败了北方军阀,实现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1928 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山东。5 月 3 日,日军突然发难,大规模进攻北伐军,杀死中国军民 6123 人,其间,违反国际惯例,将山东交涉署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残忍杀害。

日军进攻中国旅顺

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触动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因为中国的日益强大威胁到了日本在中国东三省和蒙古等地的非法利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出于其狭隘的扩张欲望,认定必须在中国真正强大到无法征服之前迅速采取行动,以实现其妄图称霸亚洲的野心。

在得到日本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后,日本军方开始肆无忌惮地对中国事务进行粗暴干涉,且变本加厉。

日军抓获的清军“情报人员”

1928 年,日本策划了对东三省统治者、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暗杀行动,其理由仅仅是张作霖拒绝与日本全面合作,这种公然践踏他国主权和国际法的行为令人发指。此次暗杀事件极大地激怒了中国人民,民众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开展了更多的抵制日货运动,以此表达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强烈抗议和不满。 但日本并未因此收敛其侵略步伐,反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对中国悍然发动了不宣而战的战争。

侵略中国的日军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军队蓄意炸毁东三省南部铁路的一段铁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他们在中国领土,丧心病狂地打死中国卫兵,然后在世界媒体面前厚颜无耻地反诬中国军队阴谋搞破坏。

这一卑鄙行径成为了日本人占领东三省的借口,1932 年 2 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扶植中国末代皇帝、清朝废帝溥仪组建傀儡政权,妄图以此掩盖其侵略的本质,实现其长期殖民统治的罪恶目的。

侵略中国的日军

日本对东三省的野蛮占领,激起了中国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日情绪,国民党活跃分子的宣传与激励也使得这种情绪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和高涨。 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情绪日益激愤,终于在 1932 年爆发了流血冲突。上海民众出于对日本侵略行为的义愤,袭击了 5 名日本僧人,并造成其中 1 人死亡。日本以此为借口立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对上海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轰炸,致使数万名无辜平民惨遭杀害。

日军轰炸上海

日本在上海的滥杀无辜行为遭到了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日本不仅没有反思其暴行,反而自绝于国际社会,于 1933 年悍然退出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进一步彰显了其军国主义的狂妄与傲慢。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和罪恶本质。它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使无数家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也严重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扰乱了世界秩序。历史教训深刻地告诫我们,必须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只有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才能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