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戈ET142“异星”平板混合入耳式耳机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5-01-16 17:50:40

SIMGOT ET142 Planar Magnet Driver Hybrid IEM - TDS REVIEW

シムゴット ET142 平面駆動ドライバーハイブリッド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IMGOT ET142: V (Excellent)

这是兴戈 SIMGOT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二十一个产品。

跟 2023 年年底的多产品预热做法不同,2024 年临近年末的兴戈新品发布好像没有那么密集地给出预告,但是产品本身的特点却更加鲜明。在过去,兴戈给人的印象是动圈耳塞为核心的一个品牌,但是今年以来却做了很多形态上的新尝试,比如 TWS 耳机、多种混合单元耳机之类,还有在深圳展上出现的无线降噪头戴、开放有线头戴等等。这次没有漫长前瞻的新品也属于兴戈此前未涉足的品类:平板单元耳塞。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ET142 的包装看上去和类似价位的 EA1000、EA2000 之类动圈产品大小、结构类似,都是以黑色为底,质感不错。不过封套上直接地把耳机的外观图给出,倒是兴戈产品中不多见的。

说起来,ET 这个产品系列本身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在几年前,兴戈曾经推出过一副全尺寸平板头戴耳机 ET1000,那才是兴戈第一个平板耳机。从 ET142 的名字上,你也能看出来他们是试图把平板单元产品都算在一个系列中,打破头戴和耳塞之间的形态隔离。

和其他的兴戈耳机一样,ET142 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做“异星”,大概也是为了凸显这个产品跟以往兴戈产品的不同吧。某种角度上说,也指代了腔体表面的特殊结构,就像一颗孤立的星星附在暗灰色的表面。按照官方的说法,异星取的是“异形”的谐音,ET142 的命名刚好也包含“ET”,且符合《异形》系列电影中对于地外文明星球的命名结构。

包装内配件包含一个收纳盒、三种共十对硅胶耳套、两个替换插头以及四对可替换导管(导管的介绍在声学结构一节体现)、备用密封圈两代与海绵阻尼。

收纳盒表面材质处理类肤质、手感不错,通体灰色。盖子上的插头卡位和盒底设置的松紧网兜都保留了下来,内部空间放得下 ET142 本体和一条中小尺寸的小尾巴。

默认硅胶套的结构则与 EA1000 等型号中所配备的没什么区别,都是导管稍硬、开口大小适中的类子弹头形态,没有特别的地方。不过,这次兴戈给 ET142 加入的新耳套值得谈谈。首先是三对导管明显比耳帽部分短的橙红耳套,呈锥台形,耳帽表面相当亲肤,跟导管中的矮款搭配能够降低入耳深度,同时有着不错的舒适性。接着是总体都偏矮、偏软的黑色耳套,特点是开口偏大,对于提升高频响应有所帮助,也适合矮导管的搭配。

总的来说,尽管定价并不夸张,ET142 却是目前兴戈产品线里配件搭配最为丰富的型号之一。耳套、阻尼、导管、插头、线材,每个地方都能替换出不同的搭配结果。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ET142 有且只有这一种配色,即图上展示的略暗的金属色,官方介绍为“浅黑银色”。腔体材料为高密度合金材质,表面经过抛光。硬度方面,这段时间的使用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使用痕迹,出厂也带有保护膜这点好评。前后腔体之间的接合紧密,做工细节没有什么问题。

腔体的整体形态是典型的绕耳式结构,大小在平板耳塞中控制在一个非常紧凑的状态中,跟动圈型号 EA 系列的几个塞子也没有明显的体积上的增加。后腔外围做了半圈特别大的倒角,这样对于耳廓下端的压力会更低一些。

腔体内侧的饱满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不是严格的按照耳廓结构进行适配的设计,而是比较平滑的曲面。贴合程度不算特别高,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于耳甲艇部位的压力倒是也比较低。

佩戴的舒适程度在类似结构的平板耳塞里属于还不错的水平,稳定性则更多依靠线材的悬挂。它对于小耳廓的兼容性还可以,毕竟不需要严格适配耳廓结构,小耳廓可能产生的悬空问题也不会对于聆听造成太大影响。不过由于金属腔体和平板单元都有一定质量,佩戴时下坠感还有一定感知。

腔体表面的开孔共有两处,分别位于腔体内侧靠下和母座下方。除此之外面板表面还有一个我们在 SuperMix 4 上也能见到的结构,四周有一圈金属环,猜测可能与压电陶瓷的工作有关。 腔体整体的开放程度在平板耳塞里属于不算很高的,这也给它的被动隔音带来一定的加成。虽然贴合性并不是特别高,ET142 的被动隔音能力在平板耳塞里显然算是不错的了。

来谈谈 ET142 上的导管替换结构,之前我们已经在 EA1000、EA500LM 等多款兴戈热门产品上见过了类似设计,但是 ET142 则很有可能是平板单元为核心的耳塞产品中第一个做这类结构的产品。ET142 的螺纹结构和 EA1000 等的可以通用,这次默认配备的两种标准长度导管分别是钛材质、经过烤蓝处理的“烤蓝钛管”和“金色铜管”导管。其中,烤蓝钛管的表面经过高温烤蓝工艺处理,实际上的观感是蓝紫色之间的渐变,每个导管之间在外观上都因为工艺特性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你是所谓 EDC 玩家,对于 EDC 玩具或者收纳、刀具之类比较熟悉,那么自然对于钛金属的烤蓝处理也不会觉得陌生。

两种导管在内部结构以及长度上没有可见的区别,区别一方面体现在材料对于音色的影响上,还体现在阻尼的不同。烤蓝钛管的导管口阻尼要比金色铜管多加一层。除此之外,包装内还附带了一些密度较低的海绵阻尼备件,可以塞到导管里对于声音进行微调。

此外还有两种矮导管,均为不锈钢材质,分别搭载红色、黑色胶圈。这两种导管的长度明显要比前两种短,阻尼的复杂程度也更高,除了金属滤网外内部还填充有海绵阻尼。红色圈的钢管内壁直径会比黑色圈的有所收窄,在反射上会有不同的特性。

所以综合来看,ET142 所配备的四种导管,在材质、阻尼、长度、直径等方面都有区分,这也给声音变化带来相当多的可能性。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这次兴戈在线材上应该算是做了相当大的工作,直接把 LC7 升级线标配给 ET142 了。在短内容中我们曾经介绍过这条线跟 EA1000 的搭配,单独售价 399 元。

LC7 的材质标称为高纯度无氧铜与铜镀银的混编,Litz 编制,分线器以下为双股缠绕,单股较粗。透过线皮可以看到屏蔽层相对比较厚。线材整体有一定的硬度,不过在类似粗细的线材里还算克制。

可换线结构基于 0.78mm 2PIN 平座,母座四周没有下沉。实际测试下来对于各类平座插针、凸插针都能够兼容,插针紧密程度较高。线材端的插针也相对于保护壳有约 1.5mm 的突出,没有防呆槽,所以你也可以给其他平座、凸座,以及个别无防呆槽的下沉幅度不高的凹座耳机使用。

可换插头结构与之前兴戈采用的 4PIN 接口一致,带有防呆槽,没有锁紧装置但是接触力相当大。包装内附带了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插头可供使用。

单元方面,ET142 的型号其实已经很明了地告诉了你它单元的一些信息。核心是一颗直径为 14.2mm 的平面磁单元。双面对称式磁路,单边为七条磁铁组成的栅格状阵列。中间的振膜,表面电路以 S 形蚀刻。平板单元后端有一颗多层 PZT 压电陶瓷单元,采用纯铜振动基板+多层复合压电陶瓷镀层结构。把压电陶瓷后置的做法可以利用后腔体对于它的高频峰进行抑制。这也是为什么 ET142 很大程度上并不会有什么刺激的金属感,同时保留了平板和压电陶瓷的高频素质。

阻抗 14Ω,灵敏度 118dB/Vrms。ET142 在平板耳塞里显然算是相当好推的,即使是中低价位的小尾巴也能够比较轻松地将其驱动到合适的响度。不过,要想让那颗压电陶瓷单元和平板单元都能发挥好,还是需要一定的驱动力,基本得上到 CDA-M2 这个等级的小尾巴或者山灵 H5、TEAC HA-P90SD 等类似等级的便携一体机,会有更完全的发挥。便携设备下请尽量选择平衡驱动。风格搭配上,不用特别担心,基本上是不用考虑风格互补的问题。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基于烤蓝导管、黑色导管耳套、默认 LC7 线材平衡驱动,已经满足驱动所需功率条件。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充足,弹性相当不错,下潜能力还不错。收放速度稍快,保留的残响不算很多。氛围烘托有轻度的晕染感和浓郁感。ET142 听上去低频是饱满、扎实、弹性十足的,能量丝毫不缺乏,但是控制在不会溢出、不会抢戏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层次。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有轻微的前倾感。

中频,人声有一定距离,口型大小比较标准,精致程度比较高,听上去没有过分的贴脸感。ET142 对于人声的质感和线条基本上能够平衡,保持了一定的厚度,线条清晰度比较高。对于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没有特别明显,大体上对于各类声线都有所兼容,不过一些特别粗厚的人声听上去会显得过于顺滑。颗粒感保留的比较少,是更多为顺滑度服务。音色渲染程度不高,仅在上盘有轻微调整。喉音的位置比标准稍微低一点,气声的比例稍微多一点,齿音有所打磨。不过,ET142 的人声通透度相当高,听上去稍有点明亮感。

乐器方面,对于质感和线条也是有所兼顾的。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有着比较合适的厚度和稍突出的抓耳感,拉拨弦细节在两千元以内价位属于较多的。大提琴的形体感扎实、不会过于偏薄。铜管类的气势感充足,需要亮感的小号等亮度也足够。木管类的空气感有些突出感,自然度表现还可以,听上去能量比较多。乐器的泛音量充沛且有一定突出。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合适,Snare 收得比较快,镲片类比较亮,带有一定的金属感,刺激感则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高频的亮度适中略偏亮一点,有一些尖峰,但是突出程度不会特别高。极高频的延伸能力不错,滚降不会过早、过快。

声场规模比这价位大多数动圈塞子明显要拉开得更大一些,横纵向都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并不是完全相等。空间的“高度感”也会有所增强,边界感又因为腔体的密闭程度较高等因素听上去是比较清晰的。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拥挤、有层次、有边界但是不是那么充实、高密度的空间。对于一些器乐作品来说,这个空间表达听上去是一耳朵能有新鲜感的。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表现良好,整体感没有缺乏。解析能力明显要比怪物房普遍水准高,有轻度的“解析感”突出。动态表现出色,尤其是中低频。瞬态也比较足,也不会让声音显得过于细碎。

基于金色铜管、黑色导管耳套、默认 LC7 线材平衡驱动引入的变化。

低频饱满程度有所增加,但是其他特性的变化非常微弱。人声的气声有所打磨,整体听上去会更暖一点,中低频更加圆润、柔和一些。乐器的泛音听上去会突出感低一些,音头的突出程度也会低一点,打击乐器和铜管类的金属感在亮度不过分影响的同时有所收缩。高频的平滑程度会更好一些,能量感有些许收缩。大体上你可以理解金色导管是一个更加温和的版本,对于需要一点暖色的烧友友好程度更高。两种导管的主要变化位于中高频,不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考虑到单元特性以及综合听感,我更建议搭配烤蓝导管,更能凸显特色。对于瞬态、乐器线条以及人声通透度有所要求的烧友对于此搭配大抵会有更高的评价。

基于黑色胶圈钢管、黑色导管耳套、默认 LC7 线材平衡驱动引入的变化。

整体声压有所降低,中频的密度感听上去会凸显一些,音色仿佛加了一些压缩感,听上去质感更加结实。低频的弹性降低,听上去会有更多的弥散感。人声的气声比例稍有提高,喉音位置略有下降。声场的边缘清晰度有所弱化,声音的高度感有一定压缩。

基于红色胶圈钢管、黑色导管耳套、默认 LC7 线材平衡驱动引入的变化。

与黑色胶圈的压缩感类似,但是音色听上去会更暗、更暖一些,同样听上去质感是结实的。低频的弥散感介于铜管和黑色胶圈钢管之间。气声比例不会像黑色胶圈下那么多,喉音位置则也有一定概念化。声场高度感同样会比标准长度的听上去低一些。

我个人的喜好是烤蓝钛管 > 金色铜管 > 红圈钢管 > 黑圈钢管。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ET142 总体上适合大多数流行分支的聆听,尤其是金色铜管的搭配下,对于一些爱好传统人声风格的烧友也更加友好一些。大部分 J-Pop 曲目则更适合烤蓝钛管下的搭配。Anisong 的适配性还不错,不过烤蓝钛管下听上去或许会稍有点亮,可以自行搭配一下。RnB 与摇滚类覆盖面相对还比较广,对于场面感能有所兼容,金属大类只要不是特别极端的,都有着还不错的听感。电子大类方面,ET142 更加适合那些对于 bassline 质量有所要求的类型。Acoustic 大类,它在金色铜管下对于爵士的表现还不错。中小编制的器乐普遍更适合用烤蓝钛管进行搭配,有着更好的泛音表现。

总体上来看,ET142 整合了平板单元和压电陶瓷的优势,在保持了优秀的全频段素质基础上,没有让压电陶瓷听上去出现明显的毛刺感。广义上风格杂食,动态表现和扎实程度都比较良好。在平板耳塞大类里,它也并不算难推。如果你想要一条整体封闭性还比较高、能够适应便携听音需求、有平板单元音色特色的耳塞,ET142 是这个价位上下限都比较高的一个选择。

KingTsui, TDS Studio.

Jan 2025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2

我是音频数码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