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MDR-7502头戴式监听耳机-TDS无心快语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5-01-31 17:50:38

SONY MDR-7502 On-Ear Dynamic Headphones - TDS GLIMPSE

ソニー MDR-7502 オンイヤー型ダイナミックヘッドホン - TDS グリンプス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ONY MDR-7502: IV (Recommend)

这是索尼 SONY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五十六个产品。

本篇文章发布于乙巳蛇年正月初一,TDS 祝您农历新年一切顺利。

我们在 2024 年对于索尼现产的封闭式监听耳机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作为长时间的索尼监听线产品用户,我对于一些古早冷门型号却不是非常熟悉。一直以来 RKTALLK 有个索尼专题的企划,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却只能搁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要牵涉的型号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今天我们就要介绍这么一个过去在我的发烧历程中算是"漏网之鱼"的监听产品。本文涉及的 7502 来源于家访 Jeff 的过程中,在此感谢借用。

MDR-7502 跟 75 系列的其他型号一样,都有个其他系列的"马甲"。7506 与 MDR-V6、7509HD 与 Z900HD/V900HD、7510 与 ZX700、7520 与 Z1000 以及 7550 与 EX800ST,都是这样的关系。那么 7502 的马甲又是谁呢?

这就要追溯一下这个形态,MDR-V 系列和 MDR-AV 系列一部分产品被索尼称为“AV Monitor”系列,7502 的形态往前追溯可以到八十年代末期的 MDR-V202 / V404 / V606。这三个型号都是表面有开孔的压耳式头戴,且头梁结构与 MDR-V6 / 7506 的类似。

MDR-V404,图源:http://20cheaddatebase.web.fc2.com/SONY/MDR-V404.html,侵删。

这类产品的用途被设计为影视监听、广播监听。事实上,MDR-V 系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里面包含了 DJ 监听、广播监听、录音监听等很多分支,产品的形态也不尽然一致。之后和大众熟知的 MDR-V6 同一时期的 MDR-V4 / V5 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只是 V4 能够折叠罢了。从参数来看,其实 7502 是要比这些型号定位稍低的。

再到后来,则是 MDR-V150 / V250 时期,这也是目前我能找到的与 MDR-7502 最为接近的时期了。似乎不像 7506、7510、7520 等兄弟型号那样有一个确切的马甲,与 7502 形态完全一致的产品我没有找到。如果有对索尼老耳机特别熟悉的读者,欢迎留言补充一下,在此感谢。

尽管按照我能查到的资料来源,7502 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在产,但是似乎到 2010 年之后才逐渐停产退市。在大陆市场,7502 其实也是曾被引进过的。在 2008 年前后,7502 曾经被广电系统的代理引进,部分货源在消费渠道也有流通。相较于 7506 来说,7502 的存在感其实相对较低,当时共同引进的还有 7509,放到现在来看其实也属于保有量不高的状态。那批 7502 的包装也与当时的 7506 包装近似,采用了正面透明的设计,可以直接看到内部的情况。配件则不可考了,至少从标配螺口来看,应该是会赠送 3.5mm to 6.35mm 小转大插头。

7502 的结构相当简单,基本的设计理念与 MDR-V4 等一脉相承,是 7506 的压耳式简化。没有了折叠结构也不能旋转平摊,它和 HD25 一样没有任何可以缩小收纳的设计。

头梁垫是一层橡胶包裹,目前看下来耐久程度倒是不错,不过确实有一些廉价感。两侧可以拉伸的距离均在 4cm 左右,对于一些大头围的佩戴舒适度也还不错。头压、耳压都很轻。整体重量非常轻量以至于比 HD25 这类的佩戴表现都更加合适。耳罩有一定的厚度,这对于提高包裹感大有裨益。表面还是和 7506 一样的“青蛙皮”。

被动隔音尚可,跟 HD25 这类肯定是比不了,也与自家大哥 7506 有明显距离。这个一方面与耳压不高有关,一方面也与后腔的结构有关。在 7502 面板上你可以看到当下我们熟悉的 75XX 监听产品中很少出现的开放槽。透过这个槽可以看到内侧的阻尼结构,这个槽加强了 7502 的开放程度,但是向外漏音并不算很多,属于半开放的状态。这也给它的声音特性带来一些与 7506 的不同。

线材方面,7502 是不可换线的双边出线长线设计,线材相当结实,这对于工具化的高强度使用是颇有好处的。材料方面则不必深究。

单元直径 30mm,是索尼小头戴的标准尺寸——尽管按照索尼专业网站(pro.sony)的说法,7502 的单元尺寸是 50mm,我严重怀疑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阻抗 24Ω,灵敏度 102dB/mW,7502 是一副相对好推的耳机。尽管灵敏度按照当下的惯例来看并不算高,但是基本上各类小尾巴都能驱动至理想响度,它的单元素质也不要求你进行多么高的功率储备进行潜力的探索。毕竟设计就是为了广播监听这种场景,力气大的设备和力气小的设备都可能用得到,所以设计的最大功率支持也比较高。风格搭配方面也不挑剔。

下面简单说说原始耳罩、原始线材下的声音吧,满足了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少一点,厚度和饱满度不算突出。弹性表现尚可,下潜能力中规中矩。收放速度稍快,保留的残响不算多。氛围烘托的晕染感轻微,没有什么浓郁感。7502 的低频总体上是非常平和的,听上去没有什么冲击力,有着不错的清晰度和一定的速度感,相对来说比较“点到即止”,起到衬托的作用即可,这也让这颗单元的中高频表现会更加容易凸显出来。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保留了不算远的距离,厚度适中,听上去口型大小有一定的控制,不会有明显的贴脸感。人声的质感和线条显然是更偏向于前者,虽然 7502 对于人声的呈现并非强调化的表现,但是线条的确是不会像同属索尼监听系列的其他一些型号那样突出的。对于男女声之间的偏向性不算明显,适应的声线类型更多地是比较细、比较亮的类型,一些偏厚偏粗的人声听上去可能会有些“缺乏味道”。颗粒感有一定的保留,这点倒是相当不错,对于比较准确反应部分人声的质感来说有好处,顺滑程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音色渲染的比例不算多,在中高频有轻度的改变,但是对于判断音色的干扰不强。喉音的位置比标准要稍微高一点,气声的比例稍微多一点,齿音的比例不算很强,仅在部分曲目中有轻度感知。人声的通透程度相当高,听上去带有轻微的明亮感。

乐器方面,7502 对于大部分乐器的质感和线条表现有着基本平衡的照顾。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的质感听上去不算丰富,会有一点干,但是还没有到刻板印象的直白化,拉拨弦细节的量不算很少,不会刻意突出。大提琴的形体感清晰度不错,但难免也有偏薄的情况。铜管类的气势感中规中矩,需要亮感的小号等有足够的亮度,但是能量感不会强。木管类的空气感表现相当不错,音色的自然度良好。乐器的泛音足够自然,量则不算很多,也不会有所拱出。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不算强,Snare 收放速度适中,镲片类有一定亮度但不会刺激,更没有金属感溢出问题困扰。

声场的规模在这个体积的小头戴里显得相当不错,这也与它的开放度有关,边缘清晰度也不会有所强调。横向距离稍微比纵向拉开一点,声音的“高度感”不会很突出,听上去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略呈扁椭球形状的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还可以,整体感不缺乏。解析能力在当下来看属于 500 元以内价位里尚可的水准,年代久远已经很难根据当时的价位来素质水平了,“解析感”则不会有不自然的溢出。动态适中,瞬态还可以。

7502 是怎样的监听耳机呢?或许我们可以理解它是后来 ZX 入门监听系列的先祖。ZX110、ZX310 等等,都是一两百价位的压耳设计,可以说销量相当不少了。声音其实与可参考性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耳机的用途更多地是随取随用、响度优先。没有任何的折叠结构意味着不需要担心与其他东西收纳在一起可能导致转轴出问题。相对耐用的特性也使得它在片场中颇为常见。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实很难把它列入到 ProQua 专业用途认证中去,更何况同时引入的三个产品只有 7506 延续下来,已经告诉我们这是被市场淘汰的形态了。不过,对于想要找个有一定封闭程度的小头戴受众来说,7502 有清淡的风格,密度不算高,听上去很舒服,没有密集的能量或者是刺激点——这些是 HD25、Porta Pro 们不具备的。它也并不昂贵,找得到真货,拿来偶尔听听也无妨。

KingTsui, TDS Studio.

Jan 2025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GLIMPSE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0 阅读:6

我是音频数码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