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经有过这样一段顺口溜“八亿人民八个戏,全国都唱红灯记,李玉和不好找,两腮没肉来不了!”
这段就是描述某个时期文艺内容的匮乏,全国都只能表演八个样板戏,老百姓编顺口溜进行的调侃。
到了新世纪,网上开始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批评样板戏。说样板戏只是特定的时代产物,艺术成就不高。
但面对这种说法,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闫肃是坚决反对的:何必妄自菲薄!样板戏的成就绝不逊于国外,于会泳更是天才!
那到底样板戏都有哪些?又是如何出现的?它们的艺术成就到底如何?闫肃口中的于会泳又是何许人也?
闫肃
咱们一一道来:
一、样板戏的诞生
样板戏诞生于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文艺领域也面临着破旧立新的重大使命。
沪剧《芦荡火种》堪称样板戏的先驱之作。这部以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为背景的沪剧,生动描绘了新四军伤病员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与日伪军巧妙周旋、英勇斗争的故事。
随后,京剧《沙家浜》在《芦荡火种》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进一步将故事的影响力扩大到全国范围。京剧《沙家浜》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部作品中在人物塑造上,绝对算得上鬼斧神工!阿庆嫂的机智聪慧、郭建光的英勇无畏、刁德一的阴险狡诈等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的经典唱段,如“智斗”一场,阿庆嫂与刁德一、胡传魁之间的精彩对唱,不仅展现了京剧唱腔的优美韵味,更将紧张的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京剧《红灯记》同样是样板戏中的不朽经典。它改编自电影剧本《自有后来人》,讲述了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铁路工人家庭为保护党的机密——密电码,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壮烈故事。
其中“痛说革命家史”这一段,直到现在还在传唱。一句“你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如今还是网络上的热梗。
《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将杨子荣深入虎穴、智斗顽匪的传奇英雄事迹搬上了京剧舞台。
这部戏在创作上充分发挥了京剧武戏的特长,通过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和紧张刺激的情节设置,生动再现了东北林海雪原的壮丽风光和剿匪战斗的惊险激烈。“打虎上山”这一经典唱段更是成为了京剧音乐的经典之作,其激昂豪迈的旋律和气势磅礴的演唱,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冰天雪地、充满英雄主义气息的战斗场景之中。
尤其是里面的那段“黑话”对话——“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已经成了老百姓人人知道的“口头禅”。
这些早期的样板戏雏形作品,在经过无数次的排练、修改和打磨之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模式。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成为了当时文艺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二、样板戏音乐世界的魔法师于会泳
提到样板戏,就绕不开这位音乐大师——于会泳。
这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人物,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了样板戏音乐创作领域的核心人物。
他出生于山东省威海乳山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的贫苦农民家庭。高小毕业后曾在本乡小学任教。到了1946年,20岁的于会泳参加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在文艺团期间,他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学习能力,学会了谱曲、编导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并整理出版了《胶东民歌集》。
1949年8月,于会泳被选送到上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修班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会泳在音乐学术研究和歌曲创作方面成果显著,发表了《山东大鼓》等专著,还开设了“民间曲调研究”和“腔词关系研究”等选修课,其撰写的相关教材也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于会泳
60年代,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表现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传统戏剧被抛弃,现代戏热潮兴起。于会泳受到感染,在《上海戏剧》上发表了两万余字的论文《关于京剧现代戏音乐的若干问题》,展现出他对京剧音乐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1965年起,于会泳被借调到上海京剧院,投入到《海港》《智取威虎山》两个剧目的唱腔设计中。
在这里,于会泳的“天才”表现出来,他成功的将传统京剧唱腔与西洋乐紧密结合,在保持京剧韵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之前纯戏曲工作人员不敢想也做不到的。
例如在《智取威虎山》中,他大胆运用中西混合乐队。“打虎上山”一段的音乐结构上就具有一定的交响性。
幕间曲部分通过急促的节奏和富有变化的旋律,加上幕后演员未露面的一句”穿临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不但戏剧效果拉满,还直接展现出来紧张的气氛和杨子荣的勇敢与豪情,类似交响乐中的序曲。前半段的二黄原板抒情,到了“迎来春色换人间”这一句,直接改为舒缓的西洋管弦乐,直接就把人物心境描绘淋漓尽致。后半段直接恢复了传统京剧的胡弦陪西皮快板,又表现来杨子荣的急切与坚定。
这种对比和变化使音乐更具张力和戏剧性,又与交响乐中的乐章结构有相似之处。绝对算的上于会泳的神来之笔!
在《海港》的音乐创作里,于会泳又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这部以海港工人生活为背景的样板戏,要求音乐能够生动地反映出港口繁忙的劳动场景和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
于会泳深入海港,亲身体验工人的生活与劳动节奏,从而创作出了极具生活气息和劳动韵律的音乐旋律。例如在一些表现工人装卸货物的场景中,他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动机,通过乐器的巧妙编排,模拟出了起重机的轰鸣声、货物的搬运声以及工人们的劳动号子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繁忙的海港码头之中。
而在一些抒情段落,如方海珍的唱段中,音乐则又变得悠扬婉转,细腻地表达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其中的合唱部分更是精彩绝伦,不同声部的和声配合犹如一部和谐的交响曲,生动地描绘出了海港工人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将工人阶级的形象通过音乐的形式高高地树立在舞台之上。
于会泳还深入借鉴西方瓦格纳歌剧创作中“主导动机”手法,赋予京剧音乐全新的活力。为剧中人物精心打造极具象征性的音型,使之成为贯穿全剧音乐的灵魂线索。
在样板戏的乐队构建上,他的中西混合乐队理念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明确唱腔与“三大件”的核心地位,确保京剧艺术风格得以鲜明凸显。同时也规范了京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四把第一小提琴,三把第二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以及各一把的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构成了弦乐部分;管乐器则包括黑管、双簧管、大管、长号各一只,小号、圆号、长笛各两只,
这一中西合璧的乐队模式成为样板戏的标志性特色,为京剧音乐表现力的飞跃立下不朽功勋,也为后续音乐创作在传统与现代融合方面提供了光辉典范。
于会泳在编排《红灯记》的配乐时,更是出神入化引入了钢琴伴唱。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的中国艺术领域激起千层浪。
此后每逢国庆佳节以及各类重要节日庆典,钢琴伴唱《红灯记》必然隆重登场,成为舞台上的焦点与核心节目。
在国际大舞台上,钢琴伴唱《红灯记》更是扮演了文化使者的独特角色。它像是一座桥梁,将国际音乐元素与中国民族特色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世界各国通过这一窗口,得以窥探中国革命文艺在特定时期结出的崭新硕果。
三、样板戏,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辉煌篇章
样板戏作为中国文艺史上的独特现象,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力上,更在于它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形式等多方面所做出的卓越探索,这些成就使其在世界艺术之林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尽管样板戏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在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创作、思想内涵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如阎肃先生所说,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以客观、全面、历史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样板戏。样板戏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见证了中国戏曲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实践,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参考资料:
浅析“样板戏”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影响 李佳骏 戏剧之家2024-02-10
浅析样板戏诞生背景之一批判《武训传》 袁玥 戏剧之家2017-09-23
分析“样板戏”里交融的中西音乐元素——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杨睿 艺术品鉴2020-03-19
聚焦京剧“样板戏”中于会泳的音乐创作 刘云燕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9-15
是,民族性、音乐性、时代感,样板戏把舞台艺术推向了高峰。
六、七十年代是中国艺术的历史性巅峰期
老百姓喜欢,人民大众喜欢
样板戏中的唱腔、音乐,乃是经典,将京剧推向一个巅峰。
样板戏是经典中的经典,百姓心灵的享受。
闫肃说话不严肃
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