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袁家垅。一九二四年考入桂军军官学校。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连长,第十一军七十二团营长,第二十五军七十二团参谋长。参加过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率所部第三营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2月参加龙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一纵队纵队长,红七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清河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渤海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6年8月,指挥了解放德州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
袁也烈
袁也烈南昌起义时下过朱老总的枪,误把朱老总抓起当"俘虏"。1927年7月,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时任叶挺部下第二十四师二团三营营长的袁也烈,奉叶挺之命,率部开赴南昌。8月1日凌晨,随着"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响,南昌城里顿时枪声大作。袁也烈部队就像潮水般冲进敌军营房。经过两小时的英勇冲杀,袁也烈全歼了朱培德部的一个团,胜利完成起义总指挥部交给的任务。这时,南昌城内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袁也烈命令战士在东门一线设置掩体和路障,以防敌军逃窜。忽然,一个40多岁穿国民党军装的军官骑马过来,袁也烈厉声喝道:"站住!"那军官刚翻身下马,袁也烈就带着战士一拥而上,下了他的枪,然后让副官把"俘虏"押进营房,并向指挥部报告。不一会儿,副官慌忙跑来报告,说周恩来告诉他,刚才抓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什么?糟糕!"袁也烈连忙跑去"请罪"。朱德哈哈大笑,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夸奖说:"你警惕性还蛮高的嘛!"三人相视,发出朗朗的笑声。
南昌起义
1929年11月,受党的派遣,袁也烈来到广西龙州开展革命工作,任警备第五大队副营长,不久任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1930年2月1日,袁也烈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率部参加龙州起义取得胜利,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一纵队参谋长、中共纵队党委书记兼一营营长。1937年7月,袁也烈随徐向前进入山东,肩负特殊使命,被派遣到国民党的石友三部队做统一战线工作。1942年以后,袁也烈一直在山东省清河军区(后与冀鲁边军区合并,改名为渤海军区)勃海军区担任参谋长、副司令、司令员,参与作战指挥。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1950年1月,袁也烈调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1952年,袁也烈升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1955年9月,华东海军更名为"东海舰队",袁也烈任政委,由陶勇出任司令。
1960年兼任水产部副部长。1963年,担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6年8月8日于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