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富源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在军事方面颇显才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
抗战爆发后,王甲本从"淞沪会战"后到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乃至1944年的长衡会战,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22场会战中,王甲本总共经历了9场和日寇殊死捕杀的残酷激烈大战。因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杀敌无数,战功卓著受奖,王甲本得到"硬仗将军"的光荣称号,获得"云麾勋章",并依次晋升为九十八师师长,七十九军副军长、军长。
王甲本
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主力一部企图在长沙附近磨盘州偷偷渡河撤退,被我军发觉。王甲本将军亲率其属下第二九四团全体官兵迅速奔袭,在磨盘山北岸建立起防御工事,阻击日军。敌人向我方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王甲本身先士卒,率官兵与日军浴血奋战,激战30余小时。敌我双方短兵相接,不时发生肉搏战。王将军指挥若定,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共同杀敌,这一仗共毙伤敌千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三次长沙会战,王甲本将军担任长沙外围守备指挥官。他在整个会战期间,日夜战斗在指挥所中,并亲自巡视阵地,详细了解前线战斗局势的发展和部队的伤亡、士气等情况,适时地作出了正确的兵力调整。他命第九十八师固守霞凝港、捞刀河一线,不久,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支持下进攻王部阵地,并派出有力部队偷袭阵地右侧,想一举突破我部阵地。形势万分危急,王甲本将军接到战区长官部的电话命令,亲自率领第二九二团从侧翼攻击日军,迟滞日军行动,阻止日军突破防线,以待主力集结长沙布防,消灭日军。在王甲本率领部队攻击前进的过程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机9架不断对我战斗队形进行狂轰滥炸,王将军不避艰险,亲自指挥战斗,命令第二九二团团长率两个营全线强占两侧制高点,坚决阻击进袭的日军。在王将军的正确指挥和其杀敌报国勇气的鼓舞下,全体将士誓死坚守阵地,仅凭借临时挖掘的简易工事和劣势的装备,使敌人寸步难行。深夜,王甲本得悉日军改变策略向我捞刀河主阵地加强攻击的敌情后,他果断地命令第二九二团只留下一个营担任阵地右侧掩护任务,主力迅速返回捞刀河指挥所一线,作增援战斗准备。日军主力数万之众,向我捞刀河主阵地数次猛攻,王部兵力处于劣势,但在王将军的适时调动厂,凭着坚固的阵地以及岳麓山炮火的支持和全体官兵的杀敌斗志,激战了两天三夜,我主阵地巍然不动,日军遗尸遍野,伤亡甚众,已成强弩之未,只得狼狈撤退。在战区长官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军展开追击,王甲本将军又率第二九四团奋勇出击,猛追败退的日军直至汨罗江北岸,杀敌无数,缴获甚多。后在战区作战总结会上,王甲本军长因杀敌报国而立功受奖,并得到"硬仗将军王甲本"的光荣称号,受到全军的普遍赞扬。
1944年5月,日军由于太平战场失利,海上补给线被美军切断,为了打通中国战场与东南亚地区的路上补给线,日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豫湘桂战役。
衡阳失守后,日军逐步向广西桂林等地攻击前进,蒋介石火速命令王甲本第79军从衡阳外围迅速向南转进至湘南东安、冷水滩和芦洪市一线阻击日军。王甲本接到命令后率部长途奔袭300余里,顺利赶到指定地点集结并构筑工事。紧接着,日军沿湘桂铁路两侧发动钳形攻势,与驻守在冷水滩一线的第79军展开激烈战斗。9月5日,祁阳、零陵县城相继沦陷。冷水滩不能再有失,王甲本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由于战斗异常惨烈,连军部直属部队都派往了前线。
王甲本将军亲率手枪排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日军突然遭遇,由于武器单薄,很快连同王甲本将军副官在内的数十人全部阵亡。将军全身多处受伤,他先用手枪击毙几名日军后,又与日军拼起了刺刀,头部、胸、颈等处被日军刺伤,整个人已经血肉模糊,仍然屹立不倒,最后数名日军用刺刀刺进了将军的胸膛,又一名抗日名将陨落。79军机枪连得知军长牺牲后,拼死抢回了王甲本将军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