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日名将,主张对鬼子不用讲人道,令鬼子胆寒

历史点滴 2017-09-22 23:49:17

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广府人。行伍出身,由士兵一步一个脚印升为19路军上将总司令。1931年11月,蔡廷锴的第19路军奉命担负京沪沿线的警卫,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日本入侵,此时的日本正企图从海上登陆,实现南北夹击中国,从而企图灭亡中国。

蔡廷锴

​1932年1月,日军企图占领上海,要求防守在上海的19路军后撤15里,国民党高层已经同意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但命令传达到蔡廷锴这里时,蔡廷锴断然拒绝执行。

1月28日,日军见谈判不奏效,悍然开战攻打上海,蔡廷锴毫不示弱的还击,当时驻守在上海的19陆军只有4万多人,而且多以轻武器为主,因此面对日军的疯狂炮火,19路军非常被动。

当时的小日本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东北,对小小一个上海根本不在乎,放话3天即可占领上海,却万万没有想到,蔡廷锴足足和日军血战了33天,迫使日军4次撤换指挥官。

​不过不得不说日军打起仗来完全不要命,疯狂的对19路军的阵地发起冲锋,但每次都被打了回去,后来张治中的5路军也赶来增援,日军更是寸步难以向前。在蔡廷锴看来,狗日的,小鬼子的这是找死,省的老子跑去东北找你。由于蔡廷锴的部队没有防空能力,日军不断的用飞机进行轰炸,和日军打了二十多天时,蔡廷锴已经知道怎么应对日军的轰炸和反扑了 。

他下令战士在挖战壕时,要挖的深一些,深到举手都够不着的程度,战士们都踩在小凳子上作战,敌人轰炸就躲在战壕,日军冲锋过来就带着凳子一起撤退。

小鬼子冲到阵地后,来不及看战壕有多深就往下跳,日军本大多数是矮个子,跳下战壕之后根本够不着,想爬起来也很困难,这时我军战士迅速反冲锋,手榴弹全往战壕里面丢,把小子鬼炸的血肉模糊,一片哀嚎。这就是蔡廷锴反击的高招,你有飞机也照样拿不下我的阵地,对付小鬼子不用讲人道,有什么招尽管使。后来蔡廷锴又想出了一个妙招,在从前线返回司令部的路上,蔡廷锴走的急被几颗黄豆给滑倒了,在晚上洗脚时,他就想到这个妙招。

第二天他让警卫员搞来大批的黄豆,撒在日军进攻的各条巷子里,等日军冲进街道和巷子时,皮鞋踩在黄豆上滑倒一大片,这时候日军来不及起来就已经被打成筛子了。

蔡廷锴坚守上海33天,日军始终未能占领,1932年3月24日,在英美法等国的斡旋下,日军和中国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暂时遏制住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野心,给上海带来了多年的太平。 

1966年"文革"---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降临在中国人民头上。红卫兵横冲直撞地"破四旧",全国陷入恐怖混乱的深渊。民主人士首当其冲。蔡廷锴的老朋友蒋光鼐家里最先被红卫兵抄家。红卫兵走后,蒋光鼐深怕性情刚烈的蔡廷锴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冲击和侮辱,急命夫人黄晚霞给蔡廷锴打电话,让蔡做好思想准备,不可冲动、不能发火,免吃大亏。蔡廷锴接电话后当然非常震怒。他一言不发,在屋里来回踱步。幸亏周恩来在关键时刻向毛泽东建议,对13位高级民主人士进行保护。毛泽东批准了这个建议。蔡廷锴家由于有解放军的把守才幸免于难。1968年4月25日,蔡廷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