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后,自己就是那个屋檐,再也不能在别处躲雨了

晨毅来看趣事 2025-03-10 03:30:04

老姐妹们常说:"年轻靠爹娘,中年靠伴当,老了靠啥?靠自己的脊梁!"

这话听着扎耳朵,可仔细咂摸,句句都是实打实的理儿。

人活到60岁以后,就像老房子换了新梁——外头看着还是那个壳,里头早该自己撑起一片天了。

一、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有很多人,前半辈子活得像个甩手掌柜:爹娘在时,头疼脑热有热汤热饭端到床头;老伴儿硬朗时,煤气水电从不用自己沾手。

可到了60岁以后,爹娘成了墙上的照片,老伴儿可能走得比你早,孩子们也忙得脚不沾地。

半夜腿抽筋了,得自己捶;买菜爬楼梯,得歇三回。

这时候,才嚼透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滋味。

不是儿女不孝顺,是我们的心里跟明镜似的。

孩子们背着房贷、养着娃,加班熬夜比我们当年还苦。

要真心疼孩子,就别当那根拴风筝的线。

平时好好爱惜自己,把身子骨养硬朗了,把退休金攥瓷实了,少给孩子们添麻烦——这才是我们这辈人最体面的慈心。

二、自己的骨头自己疼,自己的日子自己撑

人老了最怕两样:一是躺床上等人伺候,二是蹲墙根儿数日子。

前楼的刘老太去年脑梗住院,她闺女从外地赶回来伺候。

出院后,她硬是撵孩子回去上班,她说:"你妈还没瘫呢!你赶紧该干嘛干嘛,你那一家子还指望着你呢。"

这话听着很心酸,可细想起来,却是硬道理。

人老了,只要自己还能撑着,就尽量还是不求人吧!

前几天,我去社区的活动室晃了晃,发现里面热闹得很:

有人在教老年人发红包,还有养生讲座在教拍八虚。

最开始,大伙儿抹不开面儿,觉得老了还当学生挺丢人的。

可真学会了用手机挂号、网上买药,那份得意劲儿,比年轻时涨工资了还痛快!

昨晚,我出去遛弯,听到前面3个老太太讨论,说网上可以看病,只要把症状详详细细地发给豆包,它就能给你分析个七七八八。

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要我说,老了也要当块吸水的海绵,要活到老学到老。

这倒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得到那份"离了谁都能转"的底气。

三、闲着不如找事忙,心气足了病就少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

我见过好多老年人,钱存了不少,可日子过得一点滋味都没有。

其实咱老了以后,最宝贵的不是存折里的数字,而是那种能把平淡日子过出滋味的劲头。

像我们一楼的老赵,闲着没事就把院子里那块边角地,改成了小菜园,种了一些好长的菜。

那些丝瓜秧顺着架子往上爬,到了秋天,结的果吃都吃不完。

还有小区的老钱,天天沿着河堤甩开膀子大步走。

她告诉我,就这么坚持了半年,连降压药都能少吃半片了。

这些事儿看着不大起眼,可都是特别好的养生办法。

年纪大了,整天闲着容易生病,还不如找点儿事忙,心气足了,病就少了。

我觉得,自己搭起来的屋檐最结实,自己攒下的底气最经得起折腾。

60岁以后,要学着减少期待,自己把日子过好。

孩子们回来看咱,那是他们的情分;要是不常来呢,也没啥可埋怨的,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日子要忙,这都是本分。

我们这代人,当年可是吃过糠、咽过菜的,个个都有一身钢筋铁骨,有啥好怕的?

0 阅读:1

晨毅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