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在北海郡朱虚县有个青年叫管宁,他与邴原、华歆是知心好朋友。他们3个人都很有才华,又以清贫正直的做人气节互相勉励。世人羡称他们为一条龙。
华歆21岁年长,称龙头,邴原20岁次之,为龙腹,管宁18岁年少,为龙尾。3人中,以管宁最有淡泊名利的操守和骨气。
有一天,管宁帮华歆在他家的菜园子里锄草,就在这时,就听华歆手中的锄头“哗啷”一声,从土里创出一小块金子!华歆高兴得两眼冒光,急忙弯腰拾起那个小金块,扭头呼唤管宁说:“快过来看呀,我刨出一块金子,这下可发财了哈哈哈!”
华歆笑着笑着,忽然笑容就僵凝在脸上,他见管宁依然弯着腰锄草,对突如其来的横财连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华歆拿着金子的手,呆在那里。好半天才觉得不安,内心激烈起伏:“相形之下,他对自己见财狂喜的行为有然生出一丝惭愧,心中若有所失。自己平日里不是和管宁以甘守清贫,淡泊名利相勉励吗?怎么偶然见着一小块金子,就不如人家管宁淡然处之呢?
于是,华歆把那块金子左手倒在右手,右手又倒在左手,看了又看,最后狠了狠心,忍痛扔掉了。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同坐在一块草席上读书。忽然,窗外传来鸣锣开道的叱喝之声,显然是有达官贵人的豪华马车队从这里经过。
华歆立刻扔下书本,蹦起身子,急忙探头窗外,满脸显出艳羡之色,嘴里喃喃地说:“啧啧,看那仪仗队,看那马车,真漂亮呀!”
管宁望了望华歆,从腰间抽来一把利刀,默默地把和华歆共坐的那块草席,从中间割开,一脸庄重地直视着华歆说:“我和你的朋友情谊,从今天断绝了,分开坐吧!”这就是“割席分坐”典故的故事。
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他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但是,到了他这一辈,家庭早就一贫如洗。他16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朋好友可怜他孤儿寡母日月艰难,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
在贫苦中的管宁勤奋攻读,青年时代又外出游学,很快名声远扬,成为海内知名的才子。
就在这时,爆发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战乱蔓延到家乡,管宁不得不携带老母和弱妻幼子,离开烽烟四起的中原,到相对安定的辽东去避难。
当时,群雄崛起,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道路是投附军阀,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但是,“择主而事”的知识分子,须看主子的眼色行事,有的人由此进身,做了显赫的高官,但是也有一些人动辄得咎,甚至祸及身家。另一道路,就是淡泊名利,远离政治,做躬耕田园自食其力的隐士。
走这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危机四伏的官场中冒险,就寄情山水,笑傲风月,以图清高的名节和一世平安,三国时代的名士如:司马徽、诸葛均、石广元、孟公威等等,就是这类的人。
管宁是一个介于这两条道路之间的知识分子。他有清贫的操守,不贪慕名位,虽然做了远离官场的隐士。但是,他在隐士生涯中,又热心德化和教育工作,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贡献,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和后世的赞颂,所以他又不是一个纯粹的隐士。
三国时代的辽东,范围包括现在的辽宁、安东、朝鲜的北半部,辖平壤和汉城,是一片相当广袤的土地。
此时,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后,中原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由于地处偏远,没有实力问鼎中原,保持了一个相对独立、安定的局面。
公孙度听到管宁来辽东避难的消息,非常高兴,就在辽东首府襄平城内整修了宾馆,准备接待管宁。
公孙度为什么如此看重管宁呢?一是管宁在中原的名望很高;二是公孙度看到东汉王朝濒临崩溃,他有心称王辽东,需要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帮他做事,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管宁身材颀长,胡须漂亮,公孙度见他仪表堂堂,心中欢悦,与之谈论政事,管宁却只说了些做学问的话,避而不谈文治武略。公孙度想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参与政事,被管宁婉言谢绝了。
管宁避难辽东,不想当官,所以就没在襄平城内居住。而是选择了城北依山傍水的一个地方。他在乡间建了三间茅屋,招收流民子弟,开办学堂。
于是,从中原来辽东避难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聚居,没几个月就形成了一个学风盛行的城邑。
在这座三关五路避难流民杂居的城邑里,由于流民们生活习惯和地域风俗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不断地发生纠纷和龃龉,造成生活秩序的混乱。
为此,管宁致力于推行中原诗书之礼义,陈设庙堂俎豆之祭祀,引导民众明礼让,知廉耻,使诵读弦歌之声不绝于域外,安乐祥和之风盛行于民间。于是,流民百姓们无不对管宁怀敬服之心,公孙度也称管宁有爱民之德,数年之间,城邑大治。
最初,管宁的茅屋旁有一眼水井,流民们每天因争先在井中汲水发生斗殴。管宁就自己出钱买了若干水桶,雇人预先把汲满井水的桶,排放在井旁让人使用。
过了几天,争水斗殴的人们知道是管宁花钱为众人着想,都很惭愧,于是了到管宁面前自责,从那以后,再没有发生因汲水斗殴的事。
有一次,管宁的邻居喂养了一头牛,邻居的主人经常放出他的牛,吃管宁田地里的庄稼。管宁每遇见这种情况,就把牛从骄阳下牵到树荫中,割来青草,汲上清水饮喂它,牛的主人为此愧疚不已。
这件事传开后,乡民们都修建圈舍,管好自己饲喂的禽畜,禽畜糟害他人庄稼的事完全绝迹。
正所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由于管宁在德化教育方面的身体力行,使得他所在的地方,街巷无斗讼之声,家庭有安居之乐,礼义教化在当时半开化的辽东很快推广开来。
就在管宁在辽东避难的岁月里,这时,曹操已平定了中国的北方。
辽东在这个时候,虽然保持着在军事、政治上独立的局面,但是,在名份上,却是曹操把持下的东汉政府属下的一个藩属地区。曹操听说管宁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以汉献帝的名义发文给已经去世的公孙度儿子公孙康,让他把管宁送回中央政府做事。
公孙康和他的父亲一样,也有称王辽东的野心,他不愿意割舍管宁这样的人才给曹操,就把汉献帝发来的文书藏起来,没有理会曹操对管宁的征召。
曹操去世后,曹丕代汉称帝,曾和管宁是好朋友的华歆,官居新建立的魏王朝的司徒高官,他向魏文帝曹丕力荐管宁,曹丕于是再次征召管宁回中原做官。
管宁此时已经年迈,有了狐死首丘、叶落归根的念头,于是谢绝公孙渊(公孙度的孙子)的再三挽留,把公孙渊祖孙三代赠送他的礼物,原封归还,渡海回到原籍山东青州。
管宁回乡后,魏国朝廷给他送来太中大夫的任命书,他固辞不受。曹叡继位后,华歆要把自己担任的太尉职务让给管宁,司空陈群也极力荐举他,管宁婉谢不到任。
他在老家布衣蔬食,亲自耕田种菜,夏季在溪流中洗足,冬日拥红炉读书,恪守知识分子清高的气节,活到84岁才因病辞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