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创新助力三大电池性能发挥构建新能源健康产业链需协同破卷

科技总是有心情 2024-11-15 04:37:04

摘要:“协同创新,共同破卷。”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特别指出,无序的竞争会导致不均衡加剧,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才有未来。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一定各个环节都能获得合理利润,才能支撑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

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电池网11月14日讯(林音 常青 广州南沙 图文直播)“从碳基文明到硅基文明,其本质是一场新时代背景下的能源革命,更是产业升级的一次机遇。”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在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用一句话揭露了多氟多所在行业的产业变迁。

11月13日-16日,全球电池新能源行业盛会——ABEC 2024 | 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达沃斯”(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海融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500+嘉宾出席盛会,围绕“顺势周期 破局向新——大时代下电池新能源产业的中国力量”这一年度主题,在交流与分享中,掀起头脑风暴,点亮思维,实现价值对话与精准对接。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

14日上午,多氟多(002407)董事长李世江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材料支撑新能源 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多氟多在新能源领域的努力与成就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74岁的年龄,55岁的党龄,30岁的心脏,20岁的心态,偶尔还有点童心。”论坛现场,李世江用轻松诙谐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一位30多年一直奔波在新能源路上的老兵。

“任何的新材料都要有产业的牵引。一代材料,一代产业,一代装备,多氟多沿着新能源新材料一直做到现在。”据李世江介绍,多氟多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氟、锂、硅三个元素细分领域进行材料和能源体系研究及产业化,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的无机氟新材料领军企业。公司已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氟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

“经过疫情的三年时间,多氟多取得了三年翻两番的结果。”在李世江看来,多氟多能取得当前成就,是因为赶上了好时代,社会恰逢碳基文明到硅基文明的转变。而硅基文明的本质是能源革命。多氟多就站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立场上,遇到了能源革命。

“元素周期表上的‘氟’特别活跃,而多氟多把这个元素驯服了。”李世江进一步介绍,多氟多通过研究氟与新能源的关系,成功开发出以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钠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也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电池的普及。

李世江表示:“现在全球每三块电池中,就有一块用的是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据其介绍,多氟多晶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已经迭代4代,年产能达6.5万吨。

与此同时,多氟多新开发的六氟磷酸钠、二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型锂盐已成功实现产业化。李世江称,多氟多用六氟磷酸锂叩开新能源大门,形成了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材料体系。

“以氟为基——新材料支撑新能源;三个电池——新能源牵引新材料。”李世江还介绍,多氟多还研究了三个“新能源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形成了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格局。

在李世江看来,硅基文明时代,新能源的主动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手中,目前中国锂电全球占比65%,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69%,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领先;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在此背景下,多氟多正通过材料创新实现电池体系性能发挥;通过下游协同,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锂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因此,寻找替代锂电池的储能技术已经势在必行,同为碱金属的钠,储量高达2.36%,且成本低廉,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潜力。”李世江称,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多氟多已牵手客户端,成功研发出圆柱、软包、方壳电池产品,并在公司材料链创新赋能下,进一步降低了钠电生产成本。

按照李世江的思路,依托从材料到能源的产业链优势,多氟多当前已构建了“制能、储能、节能”三位一体的智慧能源体系,旨在以新能源产业牵引,实现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和智慧能源数智化平台的深度融合。

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李世江表示,多氟多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有信心、有意愿为新能源产业升级换代、为国家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未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共同破卷。”李世江特别指出,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无序的竞争会导致不均衡加剧,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才有未来。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一定各个环节都能获得合理利润,才能支撑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

最后,李世江总结道,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每个人,不管有意无意,都已经参与到科技强企、产业报国的史诗之路上,大家应敞开怀抱,传承红色精神,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用共建共享的思维,构建“新能源产业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能源革命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0 阅读:0

科技总是有心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